【談史論兵】第八集:甲午戰爭(上)

【新唐人2009年3月1日訊】開戰前,清朝國力勝於日本,為何一敗塗地?

【談史論兵】第八集:甲午戰爭(上)

甲午戰爭(1894-1895年)是中國人心頭的傷痛,但它又是任何關注歷史的人無法回避的一筆,任何想要瞭解近現代的中國的人,都無法回避這場戰爭帶來的深遠影響。

世事如棋局,19世紀是大航海的時代,往來於各大洲間的帆船、蒸汽船,也一步步地把全世界帶入一體化的進程。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發生的事,不再是一個地區性的孤立事件,而是將對世界的另一端帶來間接和深遠的影響。當然,這種效應似乎是掌握在冥冥造化的手中,歷史中的當事人是渾然不覺的。

1815年拿破崙的失敗,讓英、俄、奧地利等歐洲大國長出了一口氣,斷斷續續進行了十五年的歐洲全面戰爭終於告一段落,各國可以安享太平了。拿破崙的失敗,其最直接後果就是使英國成為了歐洲事務的促裁者,歐洲大陸則出現均衡態勢,沒有一國能強大到向英格蘭的海權挑戰。從1815年的“維也納和會”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其間100年,歐洲處於總體和平的狀態,沒有爆發全面的戰爭,這100年史稱“不列顛的和平”。正因為有英國扮演歐洲事務促裁者的角色,而英國又對歐洲沒有領土要求,使得和平局面得以維持,各國都專注於自己的“工業革命”,以及拓展海外殖民地,於是有了東西方的密切接觸,有了“鴉片戰爭”。

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東亞的近鄰,基本是同時開展近代化運動的。中國的“洋務運動”開始於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後期;而日本的“明治維新”則正式開始於1869年。中國“洋務運動”是引進器物、文化自立,重點是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目標是“強兵富國”;而日本則是從文化和習俗等方面全面學習西方,進行更徹底的變革。

大清的“洋務運動”從1864年“安慶軍械所”的創立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歷時30年,可稱得上是大清“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其間近代工業從無到有,到具備一定的規模,可以說是成效顯著。而清軍從大刀長矛加抬槍土炮,到清一色的後膛槍炮,也完成了近代化的改造。1876-1878年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1885年中法戰爭,清朝兩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也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極大的提高。而“洋務運動”最具標誌化的成就,則當屬“北洋水師”的成軍。

1888年,由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水師”在山東威海劉公島正式成軍,該艦隊總噸位號稱世界第四(一說第六),亞太第一。清朝建立了以“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廣東水師”三大主力,輔以一系列軍港、岸防炮臺的完善的海防體系。尤其是“北洋水師”,是一支具有強大威懾力的攻擊型海軍,它的“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都是排水量在7000噸以上的鐵甲巨艦,是當時太平洋上最具威力的戰列艦。“北洋水師”的超強戰力使鄰國日本感覺如猛虎在側,深受刺激,於是奮起直追,傾全國之力開展了擴軍行動。

但是上兵伐謀,中日兩國雖然都進行海軍建設,但建軍思想卻大相徑庭。清朝從一開始就是把海軍等同於“海防”,把它打造成盾;而日本則目標明確地將海軍作為攻擊性的力量,把它打造成矛。建軍思想上的差異,為兩國後來的較量中高下勝負之分埋下了伏筆。

1894年兩國開戰前,清朝的綜合國力勝於日本,卻為何一敗塗地?請與文昭、賀宇博士兩位一起拂去歷史的塵埃,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