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經濟回顧(2010年11月14日)

【新唐人2010年11月14日訊】中國模式,引發世界範圍大蕭條的導火索?

一周經濟回顧(402)(2010年11月14日)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周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

這個星期工業20國高峰會在韓國召開,平衡貿易,平衡全球經濟是重點話題。說起今天世界經濟的格局,還得從四十年前說起。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之後,美國石油公司就開始動腦筋在中國開發油田,他們首先提出要求,要求對企業徵稅。當時中國領導人大為不解,首先,中國的企業都是國營的,利潤統統上繳,不存在繳不繳稅的問題;其次,誰會主動要求給自己加稅啊?經過一番解釋,北京政府明白了,原來美國石油公司不是願意給中國繳稅,而是可以逃避美國的稅收,只要中國徵收企業盈利稅,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盈利就不需要繳納美國的企業盈利稅,而且交給外國政府一塊錢的稅,就可以少交給美國政府一塊錢的稅,從交給美國政府的稅收中扣除。除此之外,交給北京政府的稅可以要求花在石油公司頭上,比如在油田修建鐵路、公路,要求警察維持秩序等等。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外資蜂擁而入,中國勞動力不但成本低廉,而且不需環保,也沒有工會作對,把工廠搬到中國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哪個跨國公司的總經理不想方設法在中國投資建長,可能都會被董事會炒魷魚。裡根執政時期,為了獲得貿易最惠國待遇,北京政府勉強答應改善工作環境,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在環境保護、工會和尊重人權上做出承諾。國際社會並不指望中國從此以後象自由社會那樣注重環境保護和保障人權,國際社會的想法是,從貿易上跟國際接軌,可以促進中共的改良,互相更加公平的競爭。結果呢,北京政府的承諾是一紙空文,侵犯知識產權,盜版滿天飛,環境日益惡化,童工、奴工的報道屢見不鮮,除了中共操縱的以外,不存在實質意義上的工會,有毒食品也走向國際。

1985年,中美貿易是平衡的,自打那以後,貿易開始傾斜,今年九月,美中貿易逆差高達2百80億美元,這種長期的傾斜造成大量的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向中國。你也許會說,對啊,自由貿易就是這樣啊,中共勞動力和供應鏈有優勢,競爭的結果就是這樣的,難道要回到閉關自守貿易壁壘的年代嗎?本開場白並不反對自由貿易,但是前提條件是自由,自由貿易不僅僅指的是商品流通的自由,也包括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通。眾所周知,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封閉的,勞動力更是無法在國際範圍內流動,所謂的自由貿易其實並不自由。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幾十年不自由的貿易,造成全球經濟的失衡。全球經濟失衡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狀態,不會長久,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呢?這會帶來貧富差距的加大。

過去20 年來,美國中產階級的實際收入沒有增加,企業盈利增長,富人的收入增長迅速。隨著勞動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製造業流向中國,生產成本下降,儘管許多商品價格下跌,但是企業盈利增加更多,投資者、華爾街、銀行界和高收入白領階層實際收入增加,財富逐漸向金字塔的尖頂轉移;中國也是一樣,收入增加最迅速的是官僚集團,還有企業主和所謂的知識精英,普通民眾雖然名義收入提高,但實際購買力並沒有提高,教育、房價和醫療成為新的三座大山,如今物價普遍上漲,財富更加迅速的向金字塔的尖頂轉移。大家知道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怎麼來的麼?企業為了盈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裁員,裁員多了,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只能降價促銷;為了維持盈利,就要更多的裁員,就這樣,裁員、降價、降價、裁員惡性循環下去,當整個社會購買力降到臨界點,就引發了大蕭條,銀行倒閉、工廠關門,財富一夜之間蒸發,最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把經濟從大蕭條中拖出來。

今天的情形和大蕭條之前又是多麼的類似。這是今天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