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德國市場分析師談中國經濟

【新唐人2010年11月15日訊】美國經濟爆發危機以來,不少西方經濟分析機構,都把希望寄託在增長強勁的中國市場上。西方一般民眾因為缺乏對中國深入的了解,中國的經濟發展到底能怎樣,真能持續增長嗎?我們來看看一位德國市場分析師眼中的中國經濟。

11月5號的《德國之聲》發表了市場獨立分析師阿列克瑟大•佩波爾(Alexsander Peball)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

在佩波爾的眼中,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是:“增長主要靠在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上。而地方政府本沒有融資的權利,卻想盡一切辦法,繞過法律的禁忌,在預算外利用所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這一點很像美國2007年爆發的次貸危機模式。”

《中國經濟網 》消息說,銀監會一份資料透露,到2009年6月末,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以下各級政府設立的平臺公司合計達8221家;至2009年5月,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為7.38萬億元;據估算,2009年末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將接近11萬億元,相當於2009年地方本級財政收入的3倍。

佩波爾還說:中國(共)政府主要不是通過公開負債,來解決增長需要的資金,而是通過過量發行貨幣。多年以來,中國平均每年貨幣總量增長超過20%。

關於中國過量發行貨幣最近得到中國官方證實,11月2號《中國經濟週刊》文章顯示央行中國貨幣超發近43萬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靈直言:“過去30年,我們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華爾街投資大師詹姆斯•S•查諾斯(James S. Chanos)也抱持與佩波爾類似觀點。查諾斯甚至在今年1月就警告:中國被過度刺激的經濟並不會像大多數經濟學家所預測的那樣持續繁榮下去,而是會走向崩潰。他認為,在投機性資本浪潮助推下,中國高歌猛進的房地產業看起來比迪拜的情況糟糕1000倍——或更糟。他懷疑,中國超過8%的經濟增長率是粉飾出來的結果。

他還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說:判斷泡沫存在的最好證據是過度信貸,而不是過度估值,沒有哪個地方的信貸過度問題比中國更加嚴重了。

耶魯大學教授、經濟學家陳志武對韓國《朝鮮日報》表示,中式發展模式根本不存在,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裏取得成功的原因來自金融、貿易領域的開放以及製造、服務領域的民營化。4萬億元以上救市貸款撥給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其中大部分將變成不良債權,中國經濟會在4、5年內面臨嚴重危機。

在中國經濟增長數字的背後,佩波爾認為,中國另一個問題是國家負債巨大,他同意美國投資銀行美林(Merrill Lynch)的分析:中國把地方政府融資缺口計算進去,負債可能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75%。

新唐人記者宋風、宗原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