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李娜單飛成功 折射中國體制弊端

【新唐人2011年2月3日訊】中國網球選手李娜雖然在澳網決賽中力戰敗北,拿得亞運。但她已創造了歷史,成為 134年來,第一個登上大滿貫決賽舞臺的亞洲選手。然而,成功背後有辛酸,李娜曾因反抗中國體育體制而憤然退役。如今她只身「單飛」成功,從另一面也折射出中國體制的弊端。

在2011中國新年之際,李娜在澳網女單中出色的表現,讓許多中國網迷備感驕傲。

北京劉先生:「我覺得無論個人能力,還是整個中國網球來說,都是一個重要時刻,然後我們也挺替她驕傲的,畢竟我們中國在網球這一塊算剛剛起步吧。」

北京網球迷:「我覺得有了這個經驗,她以後會愈打愈好。」

今年28歲的李娜,年少時已表現出極強的網球天賦,然而她的運動生涯,在「舉國」體制的桎梏下,早在2002年就走到了盡頭,22歲的她選擇了退役,進大學深造。這一去就是近2年時光,正好是網球運動員的黃金年華。

2008年奧運後,李娜爭取到了「單飛」的權力,與國際接軌。不僅她的健康狀況持續好轉,成績也直線上升。

《青年時報》的評論文章說,「單飛」給予李娜一片更廣闊的自由天空,讓她天生爽直的性格,在這項極具個性的運動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李娜還改變了西方媒體對中國運動員的一貫看法:受訪時千篇一律的回答,表情木訥呆板,像是一個模子刻出的產品。

李娜單飛成功,許多國際媒體都給予了高度評價。《印度教徒報》1月30號發表文章說,李娜在成為體育偶像的同時,也折射出了中國體育界的重重問題。

文章指出,數十年來,中國體育界一直沿用前蘇聯的發展模式:政府出資搞體育。一些孩子在很小時就被選拔出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國家指定教練的掌控之中。現在許多人認為,這個模式「抹殺個人天賦」。

李娜的成功,無疑讓中國體育界陷入深思。

英國《經融時報》也對李娜現象進行分析,文章引用《姚明》一書的作者布魯克•拉爾默(布魯克拉爾默)的話表示:當姚明剛到美國打球時,教練讓他用扣籃來震懾對手。他當時非常不情願,因為扣籃被當作一種個人主義,在中國是不被認可的。在中國,體育是為了國家榮譽,其他一切並不重要。

另有中國網友認為,單飛的李娜,鄭潔屢創體壇佳績,如果她們早十年單飛,脫離舉國體制的牢籠,也許早已站在世界之顛。

新唐人記者宋風、朱娣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