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通脹政府是始作俑者

【新唐人2011年4月17日訊】中國最新公布的3月份通脹率,創下了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中共發改委4月以來還連續上調油電價格﹔經濟學者指出,中國的通貨膨脹是政府貨幣投放過量造成的,是當局出於政治需要的既定決策使然。

中共國家統計局,15號公布的3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5.4%,比2月份上漲0.5個百分點。然而,發改委還從4月7號起,上調成品油價,汽油每噸漲500元﹔並從10號開始上調11個省的電價﹔2個月後,包括糧油百貨在內的各行業還將新一輪調漲價格。

《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中國大陸的通貨膨脹其實已經有相當大一段時間的醞釀階段,可以這樣講,這是中國大陸在過去3、4年當中,經濟的發展處於一種畸形狀態,也就是說它國內的需求並沒有那樣大,出口也不可能增長那麼快,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持經濟的高度增長,政府大量的投入了財政的投資,目的是拉動需求拉動經濟。」

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已達73萬億元,是中國GDP總量的1.82倍。程曉農指出,當局還利用銀行信貸的方式,提供給地方政府推動沒有收益的項目,用以拉動經濟,加上外匯施行嚴厲的管控政策,這也都造成貨幣投放不斷增加,最終引發了目前的通脹。

《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2108 政府為了短期的經濟成長結果,而寧肯把銀行和中央財政推入一個非常嚴重的困境當中,這種決策已經不是簡單的說政府無意當中貨幣投放過量,而是政府故意的貨幣投放過量。」

程曉農擔憂,通貨膨脹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將會大量出現銀行壞帳,屆時這些壞帳還是要全民買單。

新唐人記者林平、肖靜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