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式料理本土化 創台灣農產新商機

【新唐人2011年4月24日訊】社區廣角鏡(187)台灣高雄有一家歐式餐廳,主張「吃在地‧吃當令」的綠色飲食,他們以高屏溪流域沿岸作物為食材,作出一道道美味的法式和意大利式料理,也為當地農民找到新出路。

油鍋中滋滋作響,要把鵪鶉煎到金黃酥脆,再送進烤箱烤上15分鐘,搭配四種蕈菇,淋上特調醬汁,一道傳統法式烤鵪鶉就大功告成了。

餐廳主廚簡天才:「後來找到六龜的這家鵪鶉,我覺得那個品質還滿不錯的,因為它這個品種也是來自於法國,跟加拿大那邊的品種。」

高雄一家歐式餐廳業者,提出綠色飲食概念,在料理中加入高、屏地區農民栽培的蔬果及魚肉,捨棄了昂貴的進口食材,改以在地農產,讓消費者品嚐美食的同時,也能愛地球。

食材達人徐仲:「我向來覺得飲食是一種文化,文化是靠著塑造而成,它絕對不是靠惡搞的創意,所以當你了解這樣文化的意涵背後意義,你在做料理和食材之間結合的時候,我相信會非常有邏輯力。」

小林村農民鄧素琴:「當然很高興!因為我們在家裏吃的,都是我們自己種的,自己做的東西,只是我們做的沒有辦法像他們發展的很用心去研究開發這個,真的是最好最極品出來給大家吃,給大家享受。」

不管是來自小林村的黑糖,還是美濃樹豆、那瑪夏刺蔥,每樣農產品背後都是農民的心血結晶,透過餐廳業者利用本地食材開發出更多不同異國美食,也為農民找到新商機。

新唐人亞太電視李涓榕、許美惠台灣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