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石油壟斷 利益妥協下的調價機制

【新唐人2011年10月12日訊】10月9號中國成品油價格每公噸下調300元,這是16個月來首次調降油價,汽柴油每公升價格降幅在0.22元到0.26元不等。不過對於本來就跑不多的私家車來說,加一次油省3、4塊錢意義並不大。專家分析說,所謂調價機制,事實上是中石油跟發改委和中石化間取得最大利益的妥協。

國際原油價格今年5月來到最高點,美國西德州原油和英國布蘭特原油價格,一度漲到每桶115美元和125美元以上,接著開始一路下滑,10月4號來到了新低75美元和99美元,跌幅約三成。發改委從4月7號調漲後就再也沒調降過。民眾認為,中國油價沒有標準,說上去就上去,跌卻跌不了多少。

北京陳先生:「怎麼升的這種抉擇,政府是按照國際市場的油價,訂的定價機制吧,這個都是在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是石油壟斷公司他們控制之下的。」

中國油價格從去年10月26號到今年4月7號總共調漲了四次,汽油每公噸總計漲了1390元、柴油每公噸漲了1270元,而去年10月國際油價約在85美元左右,這次卻只調降了300元,民眾認為並沒有真正反映油價。發改委解釋成品油問題 不承認漲快跌慢。

西安程先生:「他們老是一說起來,就是說這油價上調還是下調是通過國家發改委,市民的啥、老百姓的啥,根據這個市場,根據老百姓的收入,反正他們這東西說的挺多,說的一個,做的一樣。」

油價9號調降後,93號汽油零售價以西安市每公升7.17元最低,海南8.27最高。

時事評論員傑森表示,中國原油一半是自海外進口,一半是自己的油田開採,成本相較其他國家低很多,油價卻比其他國家來得高。而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從政府得到免費的石油能源,和完全的壟斷地位,這個利潤本身就是一個很難說清的概念。

時事評論員傑森:「你比如說,利潤實際上是銷售減去成本,他就無限制的把成本提高,這樣的利潤幾乎是亞洲利潤最高的企業,超過日本一些很大的製造企業。」

傑森說,中國油田是屬於全國老百姓的,中共又無償的給了中石油、中石化,基於這點,中國國內油價應該要很低廉讓老百姓享受的,但實際上並沒有。

傑森:「現在發改委這樣一個中央機構,其實這些中央機構他能管的地方也很小,他最多是給他點面子,表面上聽的話,其實這些央企他有很大的權力,他所謂的機制是在跟發改委和中石化之間妥協的公式,就是我們以甚麼樣的計算公式達到我們兩方的妥協。」

現行的油價調價機制暴露出週期過長,機制透明度不夠,發改委表示,將會修訂新的價格機制。不過,傑森指出,中共給企業壟斷權,企業衡量利潤來源,他們怎麼修改新的價格機制,一定都是本著維護企業的利益,傑森說,這些企業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新唐人記者張麗娜、李庭、薛莉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