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收集獅頭 工藝家致力保存傳統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2月1日訊】台灣的廟會或慶祝活動,舞龍舞獅表演,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彰化鹿港桂花巷藝術村的施竣雄 老師,專門製作及修護獅頭,收集不同地方特色的各種獅頭造型,深受遊客的喜愛。

五顏六色的迷你小獅頭,紅色搭配綠色圖樣彩繪,讓大人小孩體驗自己DIY的樂趣。

遊客 陳小姐:「那時候只會看到那個表演舞獅的人很辛苦,也不知道畫這個也很辛苦。 」

遊客 廖小姐:「平常都在廟會看到的,這個小小的很可愛,最近剛好除舊佈新,可以擺一些新的裝飾品在柱子上面,應該會很漂亮,掛起來應該會特別顯眼。」

泰國遊客 韓融衛:「也不錯,因為我滿喜歡看藝術品,也有那個新鮮感。」

牆壁上掛滿了各種不同形狀與色彩的獅頭。

傳統工藝家 施竣雄:「客家獅有不同的畫法,畫工都不一定,但是它的特色在於它的嘴巴,而且它是嘴巴會動的,所以叫做客家開口。」

傳統工藝家 施竣雄:「這個就是青頭獅子,它在雲林那邊,振興館的獅子,它甚麼都不畫,畫雙火焰,雙火焰代表王字一樣,代表這隻獅子降服了,不再是野獸,龍眉霸眼,牙齒24顆是他們的規定。」

獅頭在民間慶典中被認為是吉祥物,施竣雄希望,保留傳統藝術,讓更多人了解歷史文化。

傳統工藝家 施竣雄:「在台灣文化這一塊大家都把台灣獅子,這種文化把它流失掉了,應該來做這個保存的工作。保留越多東西,以後留給子子孫孫看的東西會很多,所以我希望做越多種形狀,集中在這個地方給大家看。 」

製作獅頭真正的功夫,在於模具材料以及兩邊的對稱平衡點。抹上醬糊,將紙撕開,一張一張的貼在師頭上,然後要在陽光下曝曬定型後,才能彩繪顏色。

傳統工藝家 施竣雄:「這個模具有可能是鐵,有可能是銅,有可能是竹子,有可能是泥土,台灣獅頭做的方法以泥土做的,當客人給你要求形狀要特殊的時候,那個土模式最重要的。」

施竣雄說,一個大的獅頭,用了數十年甚至百年都不會壞,每當客戶做一個,他就多做一個自己保存,目前已經有三四十種精品,累積臺灣特有的各種獅頭,希望為臺灣獅頭文化留下歷史的見證。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李金菊 陳映甄 台灣彰化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