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中醫也可以治眼睛的病!?

中醫也可以治眼睛的病

奇怪,中醫也可以治眼睛的病!?

少陽病之定義,開宗明義提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口苦是與膽汁分泌異常有關,人體器官會有苦汁的只有膽,故膽分泌失調會口苦,從臨床觀察幾無例外,也有伴有胰臟病變的。故病患主訴有口苦現象,就可用小柴胡湯對應。咽乾即咽喉部乾燥,但咽乾未必口渴,〈陽明病篇〉敘述幾無例外。一般傳染病,體溫升高,唾液水份蒸發而口渴,臨床上用白虎湯、白虎加參湯治療。

所以辨證三陽病大致可從太陽病惡寒、陽明病不惡寒但惡熱了解;在少陽則因人體機能不足,咽部黏膜乾燥,導致咽乾。不過對口渴的病患,應先詢問有無糖尿病史或是否大失血造成的口渴,因為這類病患出現口渴,大量補充水份後會稀釋血液的濃度。血液被水份稀釋太過,反而不能回流到心臟,導致心臟無法將血液充分供應腦部而造成休克。因此口渴甚久的人要補充水份時,一定先用棉花棒沾水滋潤口唇,待機能恢復後再逐漸大量補充水份。就如餓了五、六天肚子空空,要進食時避免用固體,而要先用流質讓胃壁有食物保護,避免過度摩擦而胃穿孔。

臨床上咽乾機會以少陽病為多,後代稱溫病,急性熱病也會有。「目眩」即感覺暈眩症,暈眩在少陽病已告訴我們,遇外感眼壓升高,會暈眩,要判斷眼壓高很簡單,只要眼眶脹痛就是。

 

主治病症

.口苦咽乾

以小柴胡湯為主方,咽乾加玄參、天花粉、石斛、竹葉,或搭配甘露飲、生脈飲。目眩搭配苓桂朮甘湯、鉤藤、丹參。

 

.眼壓高

以小柴胡湯搭配苓桂朮甘湯加車前子、懷牛膝。加懷牛膝即符合《內經》「病在上取之下,或上病下冶」的含義。

 

.聽力障礙

以小柴胡湯為主方,加菖蒲、遠志、桔梗引藥上行,加青蒿,青蒿作用在少陽經,我們身體兩側屬少陽,而少陽的主方就是小柴胡湯。

 

.目赤:虹彩炎

以小柴胡湯搭配竹葉石膏湯,加菊花、桑葉、青葙子、茺蔚子,木賊草、車前子、懷牛膝,快則一劑慢則三劑就痊癒。板橋海山國中有個楊姓學生,眼角膜炎,看眼科醫師三個月未痊癒,大夫也覺不可思議,因為只是一般的角膜炎,何以三個月治不好。我用上方三天就好轉,第二次因其他病來找我,說道:「奇怪,中醫也可以治眼睛的病。」

我們深感憂慮的是政府積極去中國化後,中醫將來何去何從?治病難道用未經臨床實驗或僅憑相傳的青草藥?就連患者都好奇「中醫怎可治眼病」,殊不知幾千年來,中國人口不減反增,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存續的中國,就是靠中醫養生保健治病。我們曾建請國立編譯館將中國文化思想納入小學課程,讓學生自幼即了解中國先聖先賢的智慧,做為學習榜樣,才能提振民族自信心。

其實早在唐朝就有孫思邈先生編著最早、最完備的《銀海精微》眼科專書。到宋、元、明、清後都有大進展。在南投有位日本帝國大學畢業的洪調水先生,是西醫眼科醫師,六十歲開始研究中醫後即捨西藥治患者眼疾,且中藥製劑都自己調配。據說他常感嘆為何不提早二十年接觸中醫。

我個人也偶患眼壓高、虹彩炎,用本方加竹葉石膏湯及單味藥效果很好。有位謝先生三年前隨我到馬來西亞,途中則罹急性虹彩炎,台灣某大藥廠在馬來西亞檳城分公司只有小柴胡湯,經理吩咐怡保外務員將竹葉石膏湯送到怡保交流道,服三包就痊癒。之後謝先生同事尾牙餐前服藥,食後就退紅,效果神奇 。

 

.忽冷忽熱

〈少陽病篇〉有「胸中滿而煩」,即胸脅苦滿、通常口苦、咽乾、目眩伴胸脅苦滿,除此之外,又可治頭痛,尤其是「往來寒熱、胸脅苦滿」,所謂往來寒熱即一陣冷、一陣熱 。太陽病的發熱是「陣陣發熱」,陽明病是「日脯潮熱、蒸蒸發熱」,少陽則是「往來寒熱」。肺結核也會往來寒熱,只不過肺結核是日脯所發潮熱。陽明病也日脯潮熱,關節病變也日脯發熱,但有其他兼症。少陽病是早上燒但不惡寒,下午則惡寒不發燒,很分明,與瘧疾相近,瘧原蟲會影響人體而往來寒熱,難怪由小柴胡湯變方的清脾飲,可治瘧疾原蟲所致的往來寒熱 。

 

.腫瘤

在診斷學中,如果缺盆(按:缺盆是一個穴位,在兩肩凹陷處)腫滿、手踝關節腫滿、肚臍外翻都是死證。有一位黃小妹妹肩頸長腫瘤,經某醫院轉另一家大醫院,媽媽在公路局任職,因為我去講養生保健課,本來該醫院切片為惡性腫瘤,要做化、放療,特將小孩帶來,服藥幾週就消腫。另有一位辛姓小弟弟,住某大醫院,也須做化、放療,因他父親同事是我們一位學員,特地趕到我正參加2000年紀念仲景研討大會會場,我立即離開研討會場回到診所診斷。

這兩位小患者,我都用小柴胡湯加浙貝母、天花粉、玄參、夏枯草、遠志、連翹、桔梗、青蒿而痊癒。

辛姓小朋友幾年後又因飲食不當引發全身皮膚過敏,在另一家醫院住院一週後才來找我,我以小柴胡湯搭配金銀花、連翹、紫蘇,也治癒了。所以小柴胡湯不但可治腫瘤,又可治食物中毒、皮膚病及蚊蟲叮咬後的傷口復原。屏東一位邱姓學生及寧波西街一位患者也罹患同樣病症,服藥後即痊癒。

我除用小柴胡湯外,還會建議患者用甘草、黑豆輔助療法,甘草、黑豆就叫做解毒湯,甚具解毒功能。有天屏東來了一位比丘尼,看診前,她先聲明不是來看病,而是來印證甘草、黑豆解毒的神效。原來是她頸部長個雞蛋大的腫瘤,她不看西醫也不就診中醫,只服我書上寫的甘草、黑豆、金銀花解毒,竟然消腫,這種勇氣也令我佩眼。本方除對頸部腫瘤有療效外。對乳房腫瘤也可搭配真人活命飲及軟堅散結藥物治療。

 

.默默不欲食

小柴胡湯內有柴胡、人參、半夏、黃芩、生薑、甘草、大棗,因此又稱後天湯,意指可以改變體質。再搭配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七味白朮散或小建中湯,可以增強免疫功能。被稱為二十世紀黑死病的AIDS,是醫學界頭痛的問題。有位何大一博士曾創雞尾酒療法,當時我即斷言,只是一陣風潮而已,至今無人治癒。

但我們老祖宗張仲景先生早就開發這種雞尾酒法,以小柴胡湯為例,共七味藥,都是和解之劑,我不知何博士雞尾酒組成,但我猜應比小柴胡多。日本也曾以十二所大學集體研究方式對小柴胡湯深入分析發現,黃芩單味、甘草單味都能抑制愛滋病毒發展,但其結論是任一單味都不如小柴胡湯組成的成方。

我在1997年看過一位苗栗公館羅姓小姐,天生麗質,面貌娟秀,只因先生到泰國旅遊,洗了泰國浴回來,她竟慼染了愛滋病,她曾說做夢都沒想到會得這種病。我以小柴胡湯搭配當歸拈痛湯,經治療狀況穩定,專程從公館送來特產陶製大茶壺道謝,又介紹一位柯姓男生,未久又介紹四位AIDS男患者,從裝扮看出是同性戀。

會罹患這種病,病源應是肛交,真是不幸。2004年政府某極高層曾斥「會受天譴」,我想應是基因問題造成同性戀。曾有某大藥廠找我合作開發,謂「只要能改善其中一、二症狀就會轟動世界」,我對賺錢沒興趣就未再談 。

 

.呼吸系統咽炎

很多家長擔心小孩受病毒或空氣感染,我們用小柴胡湯、連翹、桔梗、牛蒡子,不但治好,還可改變體質,因內有人參,就是很好的增強免疫功能營養劑。

 

.耳病

除了聽障外,對中耳、內耳發炎,也有很好的療效。有一同事小孩因罹患中耳炎致潰瘍生膿,耳鼻喉科治療十年未癒,聽力也受影響,我用小柴胡湯加連翹、荷葉、遠志、青蒿等煎劑,二帖就痊癒。由於這原因,她放棄原有工作,專心聽課,歷時三、四年,也很勤奮學習青草藥及一般丹、膏、丸、散製法,甚至自釀醬油,未含防腐劑,香醇無比。據她說附近賣豬肉的家屬有疑難雜症問她,她都幫忙解決,常吃饋贈的豬肉。

另一位張姓小嬰兒,出生四個月流感致中耳炎,經耳鼻喉科開刀,插管致顏面神經受損口眼歪斜,我以小柴胡湯加鉤藤、秦艽、彊蠶蟬蛻、桔梗就完全改善,否則小朋友上學後,外觀受影響一定自卑。

對外慼引起喪失聽覺也有療效,但其他因素引起的效果就有限。有一病患與同事吵架單耳就喪失聽覺,經耳鼻喉科治療七年半才來找我,很不公平,當然療效就差了。

 

10.肝膽病

少陽有二系統,一是足少陽膽經,一是手少陽三焦經,三焦等同淋巴組織系統。足少陽膽經病,可用小柴胡湯調整膽汁分泌,也治療膽汁分泌異常的黃疸病。

黃疸病在《傷寒》《金匱》都未提到辨證。後人朱丹溪有提陰黃及陽黃,吳謙先生又根據諸家分類為熱疸、酒疸。熱疸多因外感發燒造成膽汁異常分泌,酒疸則是喝酒過量刺激膽汁異常。但應分虛實,實證用大柴胡湯,虛證用小柴胡湯、茵陳五芩散。陰黃分女勞疸及穀疸,可用《金匱要略》中的礬石硝石散。大陸文革時期人民幾乎一窮二白,礬石硝石散只需二毛人民幣,據稱具40%療效,可節省相當龐大的醫療資源。

有一小兒科醫師每年四、五月肝指數就上升,2003年升高到1,350,經我以小柴胡湯及其變方加味逍遙散,2004年又上升到950,仍以小柴胡湯加味治癒,2005年以後未見發病,一者因免疫功能增強,二者建議不要過度勞累。他太太不孕,初產是人工方式,育有一女,經我們調整後自然生育,目前有問題都來找我們。也有一位張姓小患者,經常發燒,曾經一個月住院四次,就是這位小兒科醫師推薦來找我,經來診幾次後,至今未再住院。

很多方劑是由小柴胡湯演變的,仲景《傷寒論》中之四逆散、黃芩湯都是小柴胡湯的變方,明朝陳實功的外傷科名方「傷科復元活血湯」即是。一般辨症是否因傷而起,除受傷當時暈倒外,就是從是否解黑便,即知內臟是否受傷。至於王清任先生的少腹逐瘀湯則是由四逆散衍化而成,可知其作用部位,舉凡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炎、子宮內膜異位,均可用少腹逐瘀湯治療。另外對因瘀不孕的可用少腹逐瘀湯加助孕藥 。

另用小柴胡湯結合茵陳五苓散、一貫煎等治肝膽病是可肯定的。肝胃不和的四逆散就是由小柴胡湯演變而來,黃芩湯、柴胡清肝飲、柴胡疏肝湯都是。

 

 

 

【出處】

《傷寒論‧少陽病篇》第217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音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砍者,小柴胡湯主之。」

【組成】

柴胡半觔、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斤洗、甘草三兩灸、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升。

 

※本文摘自《張步桃解讀傷寒論--方劑篇》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