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漫長歷史長河中,受「忠孝節義」中華傳統價值觀的薰陶,湧現出許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貞之士。


古代有田橫五百壯士捨生取義,近代有國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寧死不屈。即使是無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氣節,就足以名傳千古,光照後人。歷史上任何一個壯烈殉節的英雄,背後都有一個悲壯慘烈的故事。歷朝歷代的忠臣義士都曾抱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定信念,面對威脅利誘而寧死不降,展現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意思是說:寧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而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這一名句語出《北齊書.元景安傳》:「初永兄祚襲爵陳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時,諸元帝世近者多被誅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議欲請姓高氏,景皓曰:『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顯祖,乃收景皓誅之,家屬徙彭城,由是景安獨賜姓高氏。」

 

本文來源 http://goo.gl/YijK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