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養癌症 首重補養脾胃

中醫調養癌症 首重補養脾胃

文/記者李郁玫

現今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危害民眾生命健康的常見與多發疾病,甚至部分最新醫學研究也開始將癌症歸為新陳代謝疾病的一種;所以身處於這長壽的世代裡,不難發現癌症已經常發生在身旁周遭。 

事實上,腫瘤的發生與發展,都是受到外源性的化學、物理與生物的致癌因子誘導,或自發性地出現細胞突變,引起潛在的癌症基因活躍,在身體免疫監視功能缺乏或不足時,未能及時消滅惡性病變的細胞與不能阻止其惡性增值、擴散的情況下,致使生成的病變細胞持續快速發展,直至危害生命。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明憲表示,在中醫的理論認為,腫瘤的發生與正虛有著密切關係,正氣是先天元氣與後天飲食之氣結合而成,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能抵禦外邪侵犯人體,防止疾病的發生,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無論疾病侵襲或飲食勞傷,都可導致身體臟腑功能失常,造成生體病理產物生成,而這些病理產物在正氣不足的條件下,就會逐漸發生腫瘤。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年齡越大、身體越衰弱,也越容易罹患癌症。 

扶養正氣是治療癌症的根本

謝明憲說,可見扶養正氣是治療癌症的根本,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補養脾胃。每個人自從離開母體之後,直到生命終結,都必須依賴後天飲食來維持生命;也就是說,人的一生都要依靠脾胃運化來供給營養物質與能量。因此養護脾胃、健脾益氣就成了治療疾病最重要的一環。 

適合扶養脾胃的食材與藥材

謝明憲提出,適合扶養脾胃的中藥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的飲食食材,例如:山藥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作用,由於含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又容易消化吸收,且藥性平和、滋而不膩,尤其適用於癌症此種的慢性疾病或接受治療後的虛弱患者調養。常見的食材還有白扁豆,具有補脾和中、化溼的作用,適合脾虛溼盛、運化失常所導致的胃口減退、腹瀉、嘔吐等症;其他如黃耆、白朮、薏苡仁、大棗等,也都是臨床上經常使用的藥材。 

此外,癌症患者術後調理身體,化療或放療後體質調理,特別在倦怠、氣虛乏力、脾胃功能不佳等症狀時,可飲用寬心飲。其組成包括黨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耆、藿香和女貞子等7味中藥子,其中前4味藥即為四君子湯的配方,有健脾養胃之效;女貞子可滋補肝腎,藿香可芳香化溼,黃耆補氣,綜合使用可調養脾胃、增強免疫力。只要將上述藥材洗淨,以1,000c.c.水分煮滾,轉小火續煮5分鐘即可飲用。 

防癌、抗癌的不二法門

謝明憲提醒,癌症的調養,除了配合醫師接受常規性治療之外,正常而規律的生活,以及正確情緒調適也是重要環節。無論是以防癌為目的的健康民眾,或是正在對抗癌症的癌友們,一定要有充足的休息與持續的運動,找到適當排解壓力的方式,並保持正面向上心情,就是防癌、抗癌的不二法門。

 

轉自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