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停火!六年戰事始末一次了解

敘利亞停火前最後一次轟炸 孩童喊叫逃難 (圖片來源路透影像)

【新唐人亞太台記者張良熙 在線綜合報導】自2011年3月起,敘利亞陷入內戰,近6年來,已奪走逾31萬條人命,傳有數以萬計民眾被政府關押後音訊全無,數百萬人被迫逃難(截至2015年,逾400萬敘利亞人逃到國外,約76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形成二次大戰後最大規模的難民潮、嚴重的人道災難。難民潮湧入歐洲所帶來的難解問題,也牽動右派在歐洲政局崛起。

 

背景:兩大教派千年之爭、阿賽德獨裁統治

敘利亞人口約2200萬人,面積約臺灣5倍大(18.5萬平方公里),位處阿拉伯世界東半部樞紐。人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Sunni)人口佔多數,但由阿塞德家族、大部分政府軍將領所屬的什葉派(Shi'ite)的阿拉維派(Alawite)掌權。內戰爆發後,反抗陣營多為遜尼派。

敘利亞地理位置(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敘利亞地理位置(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資深國際新聞記者閻紀宇在風傳媒介紹,阿塞德家族自1970年代鐵腕獨裁統治敘利亞,政權以軍方為支柱,並仰賴親政府民兵「魔鬼軍」(Shabiha),政治上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巴斯黨,Ba'ath Party)專政,嚴密控制社會各階層。2000年接棒的小阿塞德曾被期待進行政治改革,卻仍專政、貪腐,人權狀況不佳。小阿塞德進行了經濟私有化改革,但獲利者主要是阿塞德家族與同黨親信,社會貧富差距越加嚴重、失業率高,農村經濟停滯。

阿賽德主政下的黎巴嫩,採政教分離,與伊朗、俄羅斯結盟,常與以色列衝突;曾以宗主國姿態長期駐軍並干預黎巴嫩內政。阿賽德政權,是真主黨(Hezbollah)、哈瑪斯(Hamas)等激進或恐怖組織的重要支持者。

 

阿拉伯之春,敘利亞未能和平開花

2011年3月,阿拉伯之春蔓延到敘利亞,南部城市德拉的一群學生在學校牆壁塗鴉「人民希望政權倒台」遭到拘押引發示威,首都大馬士革民眾上街頭和平示威要求推動民主改革、釋放政治犯、結束數十年高壓統治。但總統小阿塞德(巴夏.阿塞德, Bashar al-Assad)的安全部隊開槍鎮壓。政府還被指控逮捕了許多民眾並酷刑凌虐。各地遊行升高為武裝抗暴,政府軍以戰車與火砲鎮壓平民導致死傷慘重,並因此形成大規模內戰。

閻紀宇指出,相對於政府軍,反抗陣營派系林立,包括伊斯蘭主義者(Islamists)、左派世俗政黨、青年運動團體、恐怖組織「基地」(Al Qaeda)分支、庫德族組織……等立場與意識型態迥異的成員,推翻阿塞德政權是唯一的共同企圖。軍事上也是雜牌軍,2011年7月成立的「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FSA)首任指揮官是從政府軍投誠的艾薩德(Riad Asaad)上校,統轄指揮各地反抗武裝力量,包括多達數百個武裝團體,並以投誠倒戈的政府軍官兵為骨幹,但這些團體實際各自為戰。

2011年8月「敘利亞全國委員會」(Syrian National Council,SNC)在土耳其成立,成為反抗陣營在國際社會的代表。同年10月,「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獲一些國家先後承認為為敘利亞的合法政權,包括利比亞、法國、西班牙、美國、英國、埃及等國。

2012年反抗軍在北部攻城略地,佔領多處重要軍事基地;7月進駐第一大城阿勒坡(Aleppo)東部,城市一分為二,政府軍幾乎每天轟炸,交戰雙方展開激烈的長期拉鋸戰,上百萬民眾出逃。2013年1月反抗軍攻佔北部的塔夫塔納茲(Taftanaz)空軍基地,獲得戰車、直昇機、火箭砲等重型裝備,士氣大振。

 

戰局膠著,政府軍用化武、伊斯蘭國ISIS進逼,反抗軍陷兩面作戰

反抗軍本有所斬獲,但2013年5月戰局逆轉,政府軍在親政府民兵「魔鬼軍」與黎巴嫩真主黨協助下,屢重創反抗軍,奪回多個戰略要地。

緊接著,歐盟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反抗陣營的武器禁運,以支援反抗陣營。2013年6月美國政府確認政府軍在內戰中使用沙林(Sarin)毒氣等化學武器,跨越國際「紅線」,美方對反抗軍提供小型武器,並由中情局協調軍事援助。

2013年8月,政府軍以化武攻擊大馬士革造成大量平民與兒童慘重傷亡,是1988年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化武攻擊事件。10月,反抗軍集結不足而戰力減弱;另方面,同為遜尼派的伊斯蘭國(ISIS)武裝組織崛起並進駐阿勒坡對峙。2014年1月,反抗軍將IS逐出阿勒坡,政府軍則利用這機會逼退反抗軍。

2015年初,反抗軍、庫爾德族聯軍成功收復被伊斯蘭國ISIS佔領的敘利亞邊境重鎮科巴尼;並成功奪取政府軍在德拉省的重要營地,以確保高速公路的部分控制權。

聯合國報告曾批評,敘利亞政府軍及敘利亞反抗軍均犯下了包括謀殺、法外處決、酷刑等侵權行為在內的戰爭罪行。英國獨立報資深中東特派員柯布恩也批評,阿塞德政權固然專橫殘暴,但反抗軍中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組織血腥野蠻。

敘利亞難民小亞藍伏屍海岸的照片遭大量議論關切(圖片來源路透社)
敘利亞難民小亞藍伏屍海岸的照片遭大量議論關切(圖片來源路透社)

 

外國勢力複雜,國際調停未果

敘利亞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交戰雙方積極爭取外交支持與軍事援助。

小阿塞德政權的的主要盟友是俄羅斯、伊朗與黎巴嫩的真主黨;反抗軍求援對象包括美國與歐盟、以及對伊朗抱持戒心的國家如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內戰還波及黎巴嫩、約旦、土耳其、伊拉克等鄰國。

2012年2月,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提出六點和平計畫,斡旋兩個月後未果。同年10月,聯合國與阿拉伯聯盟特使布斡旋停火但仍失敗。

聯合國安理會2015年雖然曾通過3項決議(2139、2165、2191),要求各成員國保護並協助敘利亞人民。但人權與人道救援組織的評語是「完全失敗」,平民繼續遭遇「無差別」的屠殺式攻擊、流離失所。

 

戰局逆轉,俄羅斯、真主黨助陣政府軍

政府軍除了獲得黎巴嫩真主黨等什葉派組織助戰,俄羅斯更決定強勢介入。2015年9月底,俄羅斯普丁獲得國會授權後,派出空軍空襲包括伊斯蘭國組織ISIS、敘利亞反抗軍,對反抗力量造成重創,政府軍也得以逆轉戰局。

土耳其與美國支持遜尼派的溫和派反抗軍,美國政府直到2016年5月仍公開要求阿塞德下台,但無法改變反抗軍敗退劣勢。美國歐巴馬政府被共和黨人批評太過軟弱,歐巴馬雖曾考慮派遣地面部隊,但2015年11月公開表示不派部隊,美軍仍主要在伊拉克境內對付ISIS。不過因為俄羅斯大舉空襲,美方也政策轉彎,但派了50人部隊進入敘利亞,而且美方強調是為了對付ISIS伊斯蘭國組織,而非要捲入敘利亞內戰;儘管只派50人,仍被俄羅斯批評為「代理人戰爭」。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015年11月底表示,敘利亞危機解決談判已遭阿塞德去留問題挾為人質,「一個人的命運把整個政治談判過程挾為人質,很不公平,也非常不合理。這讓人無法接受。」、「阿塞德的未來須由敘利亞人民來決定。」

 

土耳其政變未遂後,轉向聯手俄羅斯

2015年底,土耳其擊落一架俄羅斯戰機,土俄關係劍拔弩張。因為土耳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試圖伊斯蘭化國家,2016年7月軍方為了維護世俗化路線而發動政變,但未能推翻總統;美國雖公開支持民選政府現任總統、但拒絕引渡被埃爾多安指控策劃正變的居倫,此後,土耳其政權快速倒向俄羅斯。

2016年12月,在俄羅斯空軍、航母及親俄國家資源支持下,政府軍獲得大量戰果,且戰略明顯意圖在於先解決歐美支持的反抗軍再攻擊ISIS。12月,政府軍攻下阿勒坡。

12月底的停戰協議,是由俄羅斯、土耳其與伊朗大力調停斡旋之下的結果,獲得敘利亞政府軍及反抗軍確認,停火協議對象不包含諸如ISIS等被指明為恐怖分子者在內,目前全境未再傳衝突。不過,在12月初,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遭土耳其年輕警察槍殺,該警察開槍後,高聲「不要忘記敘利亞」呼籲世界關注敘利亞阿勒坡的慘況。

 

救援志工白盔,獲提名2016諾貝爾和平獎

阿勒坡反抗軍佔領區遭嚴重轟炸,救援志工組織「白盔」(White Helmets),總是在爆炸聲後立即抵達現場,在斷垣殘壁中救出約6萬人。成員多為中產階級人士,在救援中折損達160人,多是被空襲後再折返現場再度轟炸的戰機炸死。該組織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你也會想看↓↓↓↓↓
敘利亞內戰近六年 終於達成全國停火協議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