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心理諮商為何在中國「紅」起來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2 月 12 日訊】《紐約時報》駐北京記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採訪了一位年輕中國女性,吐露為什麼在大學選修心理學的祕密。

狄雨霏寫道,她要求我對她的身分保密,因為中共當局動不動就指責任何從事公民社會工作的人是「境外敵對勢力」的代表,所以文章中只用她的姓:董。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像董女士這樣具有社會意識或積極參與感。然而在當今的中國,儘管對外國事物的無端恐懼越來越大,但心理學卻很「紅」,或者說很時尚。

狄雨霏說,在中國作報道的13年間,「心理科學」和「精神分析學」受歡迎程度增長巨大,這或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數以千計的人通過沙發療程或雜誌專欄為人提供面對面或網路上的心理諮詢服務。

學生中的自殺問題令大學不安,所以每所大學都設有一個諮詢中心。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那些想當心理分析師的人有一個多層次的認證體系,但也有些人非法營業。

心理學流行的部分原因是受海外流行文化的影響,美國和歐洲的電影和電視節目中常有自我分析,其中的心理學語言似乎很在行,也令人嚮往。

中共治下的中國:極端的社會與政治壓抑,人們不能自由承認痛苦

狄雨霏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也許足以讓任何人有需要諮詢的問題,中國也一樣。但特別在中國這地方,一種儒家學說和共產主義的特殊組合有時會導致非常極端的社會和政治壓抑。

心理分析在中國已經時機成熟。

狄雨霏解釋著中國在中共治下的苦難:這裡的人民專政(the people’s dictatorship),始於共產主義革命建政的1949年,最終導致數千萬中國人在政治運動和飢餓中死亡。至今,中國人們仍不能自由地承認這種痛苦,因為導致痛苦的共產黨仍在掌權,仍用鐵的手腕統治國家。

還有關於生殖這個最隱私問題的遺憾、甚至是折磨。為了不違反1979年至2016年間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數以百萬計的女性被迫打掉了「非計劃的」胎兒。就在本週,我和一名59歲的女子聊天時,她仍思念著24年前她不小心懷上、後來不得不打掉的第二個胎兒,因為她已經有了一個孩子。

各種各樣壓抑的清單很長,要把它們都理清,當然也有障礙。

難以敞開心扉:人們不知道他們是誰

狄雨霏進一步說,一位接受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訓練的中國朋友最近表示,人們對敞開心扉表現出的難度令她失望。她說,孩子自出生起就遭受迫使他們按照某種模子發展的來自家庭和學校的精神壓力,這讓許多人不知道他們是誰、或者他們想要什麼,但他們知道出了問題。

我問這個朋友這些日子裡她在自己的心理諮詢對象中看到的一些深層問題的例子。

她指出的兩個問題對於一個強調家庭重要性的社會來說也許頗為奇怪,這兩個問題似乎都來自對家庭的不感興趣:一是許多婚姻的感情狀態很糟糕,二是兒童過早地與他們的主要照顧者分離——為了讓父母工作,不少孩子被送到寄宿學校或親戚家寄養。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