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經濟回顧(442)(2017年2月12日)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2 月 13 日訊】一週經濟回顧(2017年2月12日):去年德國貿易順差創記錄﹐給川普政府批評歐元人為貶值火上澆油;英特爾在白宮宣佈大手筆投資美國﹐創造就業;超級杯廣告吸引力不亞于橄欖球;王紫涵時間﹕感同身受。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周經濟回顧,我是唐衛,代替東方為您主持今天的節目。美國政治一般都走在中間,雖然有時會偏左偏右,但基本不離中間路線,這跟美國成熟的民主制度有關,但歷史上,也有呼風喚雨的特殊人物,能從新劃分政治版圖,1828、1860、1896、1932年都出現過這樣的人物。1828年,來自田納西的安德魯﹒賈克森以壓倒性多數贏得總統大選,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不是來自維吉尼亞州和麻省的總統,也是第一個出身貧寒的總統。他引發了第一股政治改革浪潮,權力從貴族向平民轉移,取消了選民必須有財產的規定,他也是民主黨的奠基人,打下了美國兩黨政治的基礎,十九世紀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班克勞夫特,把賈克森稱為最後一位開國之父。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他打贏了南北戰爭,結束了奴隸制,被稱作是華盛頓之後最偉大的總統。1896年威廉﹒麥肯雷當選,他主張嚴謹的金融制度、保護貿易、促進財富增長,在他之後整整一代人的時間,共和黨控制了美國政局,這一局面一直到1932羅斯福當選時結束。羅斯福的政治駕馭能力,再加上大蕭條和緊接的二戰,美國政治大幅度向左轉,聯邦政府大幅度擴張,大幅度增加富人稅收,並通過赤字政策推行福利制度,在接下來的幾乎五十年時間里,只有兩位共和黨總統,艾森豪威爾、和尼克松。但是到七十年代,左派政治走到盡頭,六十年代如火如荼的民權運動成了強弩之末,甚至更加分裂了美國社會,種族對立﹔聯邦政府過度龐大、效益低下,左派政治越來越傾向於精英階層。1976年,名不見經傳的卡特當選,他的競選口號就是要改革華府政治,但沒有成功,但後來的里根,以同樣的口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但由於國會控制在民主黨手裡,里根並沒有象賈克森、林肯、麥肯雷、羅斯福那樣對美國政局的改變力,但他也確實把美國政治大幅度向右轉。不過,後來的共和黨也漸漸更看重自己的連任,更看重自己的權力,忽視了國家利益,忽視了選民的利益。結果造成川普獲得共和黨提名,並擊敗希拉里﹒克林頓,當選美國總統。跟賈克森類似的是,川普當選,基本沒有依靠共和黨的基礎,相反,他經常跟黨內大佬打對臺,而且他主打的政治主張,就是要徹底改變舊秩序,換句話說,他不欠共和黨的情,他也不依靠主流媒體,而是直接通過推特發表主張,從這一點來看,川普沒有政治包袱,更有可能大幹一番,他的內閣人選也證明了這一點。川普的改革能否對美國政治,乃至國際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還需要拭目以待。這是今天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