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氣大怎麼辦? 中醫教您降火氣

火氣大怎麼辦? 中醫教您降火氣

文/記者李郁玫

每當出現心浮氣躁、嘴破、皮膚癢、小便黃、晚上睡不好等情況時,多數人往往想到的就是「火氣大」;這時有些人就會喝一杯青草茶或苦茶來降火氣,並且也會避免熬夜與攝取重口味食物,彷彿就覺得可以降低火氣,使一切身體不適迎刃而解,然而這種想法與做法是正確的嗎? 

 

火氣的概念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黃浩瑞說,雖然傳統中醫有火氣的概念,但是與民眾們的認知仍有些許差異。中醫疾病概念發源於《內經》:「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溼燥火,以之化之變也。」中醫將身體與自然相應對,用自然變化來解釋人身體的許多不適。直至金代劉完素提出「六氣皆從火化」與「五志化火」的論點,才逐漸完成火氣的概念。 

由於自古觀察疾病表現,多數具有體溫上升、情緒煩躁、黏膜皮膚紅腫破損等發炎反應,這些反應多屬亢進狀態,若以自然界現象形容就如同火焱一般,所以就把這些症狀稱為「火氣大」。所以「上火」是中醫對許多症狀的一個籠統、模糊的說法。 

火氣的分類

此外,中醫又將「火氣」細分為實火和虛火。其中外邪、外因誘發的急性發炎都屬於實火範疇,例如:蚊蟲叮咬、外傷、感染等疾患,此類包含西方醫學中對抗病原體或不正常細胞的免疫反應;虛火症狀則是當細菌不斷滋生、反覆受傷,或是飲食失調、缺乏睡眠、壓力過大等因素,逐漸導致抵抗力下降而無法順利痊癒,就會演變成慢性發炎。若以西醫觀點來看,抵抗力下降也可能肇因於某些維生素不足、營養缺乏,而虛火也不像實火來去皆快、症狀劇烈,通常會較為緩和且緩慢。 

五火的生成與症狀

黃浩瑞提出,在中醫觀點認為不同原因會導致不同火氣,因此還有心、肝、脾、肺、腎等五火的分類,其中也有虛實之分。五火的生成與患者體質、生活作息有密切相關,所以會發現每個人火氣大時,症狀都不盡相同。在臨床上可由患者的症狀來推估其生活作息與體質,也可藉此讓患者明白應由何方向著手調整作息。 

黃浩瑞說明,心、肝與情緒壓力、精神狀態相關,短期心火旺可以幫助身體度過難關,但是長期處於緊繃、費神的狀態,往往會使身體過度耗損出現心虛火旺,經常伴隨眼睛血絲、睡眠差、口破等症狀,還有熬夜也容易損傷肝陰。因此作息不規律者容易出現肝火旺的情況,而短期熬夜者可能出現輕微口乾,這時只要休息1~2星期即可改善,但長期作息不佳者則可能出現口苦、口乾、情緒易怒等症狀。 

脾肺與外界相通,因此與外在因素息息相關。黃浩瑞解釋,油炸滋膩的飲食容易引起腸胃負擔,短期可能出現胃炎、胃脘劇痛等實火症狀,長期可能出現胃食道逆流之泛酸、遭雜等虛火表現。肺為對抗外邪的首要屏障,所以外感最容易引發肺火情況。當感冒時,出現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發炎就屬於肺火。若感冒久而不癒或外感,會出現呼吸系統慢性發炎,就屬於乾咳、虛咳等肺中虛火。 

腎是身體的根源,當身體在長期耗損之下,均可能轉歸於腎火。初期腎氣尚可支持,屬虛實夾雜,但日久遂漸轉為純粹虛火,就會出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牙齦腫脹等症狀。 

黃浩瑞補充說,臨床上經常可見五火彼此相互牽連、合併出現的患者,此時治療需分辨虛實火氣何者偏重,因為實火治療多屬清熱降火的瀉法,虛火則是用補法。所以中醫治療通常並非使用單一處方或藥物來進行治療,完全不同於民眾所認知只要單獨飲用苦茶、青草茶就可獲得完整退火的觀念。再者,火氣症狀會因個人體質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並沒有任何退火處方能完全適合每一個人。

──轉引自「台灣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