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保健專家:誠實可改善健康

天然保健專家:誠實可改善健康

文/約瑟夫‧默寇拉(Joseph Mercola)博士 陳潔雲 譯

按說謊專家羅伯特.費爾德曼(Robert Feldman)的說法,普通人平均每天說謊約11次,在10分鐘的談話中就至少有兩次不說實話。新的研究表明,不誠實的普遍習慣不僅有損信譽,也明顯影響健康;回歸誠實品質可讓人遠離喉嚨腫痛、感冒頭疼。 

 

誠實的保健力量

佛洛伊德在1904年所著《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則》(Fundamental Rule of Psychoanalysis)中提到,患者要被治癒,需要做到完全坦誠。佛洛伊德或許是對的,美國心理協會2014年年會上發布的一項研究支持了他的觀點。 

這項新研究是聖母大學兩位專家的「誠信學」項目的一部分,他們在五週內追蹤72位成人。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對照組」,以及被告知5週內大小事情都只能說真話的「誠實組」。意即,「你必須始終認真對待自己說的每句話,而不是開玩笑或者誇大其辭。當然你可以選擇不作答,但你說出的話必須不摻假。」

5週下來,兩組的健康狀況拉開了距離。「誠實組」的參與者比「對照組」少了七種不適症狀,包括咽痛、頭痛、噁心、精神緊張等。 

研究者之一的心理學教授安妮塔.凱利(Anita Kelly)博士此後也一直謹遵誠實原則,她說自己每年冬天平均要得五到七次感冒,但迄今為止一次也沒得,儘管她睡得越來越少。亦如《富比士》雜誌文章所言,「也許所有的謊話都會持續造成心身壓力,損害免疫系統。」 

人為什麼要說這麼多謊?

誠實是最令人追慕的品行之一。然而,多數人每天都說謊,從張口即來、無傷大局的不實之語,到傷害他人的大謊話。說謊的原因因人而異。費爾德曼通過研究發現,人們幾乎是條件反射般的說謊,多數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他們說了謊。 

在一項研究中,所有的參與者都表示,他們在被錄影的對話中說的是真話,但是回放的錄影表明,60%的參與者沒有做到誠實,而他們也為自己話語的不確切「感到非常驚訝」。 

費爾德曼發現,男性撒謊的動機往往是美化自己,女性則是想要他人產生某種感受。一般情況下,性格外向者比內向者說謊更多。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向同事說謊比向陌生人說謊來得自然,尤其是涉及保護自尊時。研究者珍妮弗.阿爾戈(Jennifer Argo)解釋說:「⋯⋯人們決定欺騙別人時往往很『短視』,目的是保護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然而對方過後如發現被騙,後果可很長遠。」

「五個版本的真話」其實是假話

和各種負面的想法一樣,說假話有損健康和情緒,這很在理。而很多人說謊的時候是不過腦子的,這意味著,出於保健的考量,首先得弄明白什麼是假話。《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雙月刊有篇文章給出以下五個例子,可能會讓你略感吃驚。 

1.有意引導對方的反應:比方說,你向一個朋友描述你和配偶的爭吵。如果你只從自己的角度說事,或粉飾自己的言行以表明自己有理,就在說謊了。事實上,你就是想要控制友人的回應,目的是讓他們只說你想聽的。

2.省略式說謊:故意不說重要的細節也是說謊,這種不坦誠的交流不會增進彼此的信任。

3.誇張:美化簡歷,誇大技能,誇大描述事件,這些都會讓你不受信任。

4.自我保護:為了避免受到傷害,在交流時保持警惕,如掩藏情緒或假裝事不關己,這也是一種不誠實。

5.背後嚼舌根:如果你在背後議論別人,你多少會涉及說假話(通常你都會向被議論的人假裝自己沒有議論過對方)。最好還是坦誠溝通,那樣你就不必遮遮掩掩。

誠實保護你的健康

誠信真的是最好的保健原則,你也可接受為期5週的誠實挑戰,看看你是否變得更健康。如果你發現說假話已成為習慣,則可以通過強調新的道德準則來打破它:誠實是最佳原則。在上面提到的大學生測試中,道德準則有效阻止了學生對成績造假。當研究人員向某考場的學生提示學校的道德準則,該考場學生無一造假。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參與者被要求對《聖經》宣誓時(甚至自稱不信神的小組亦如是)。提出誠信有益健康的安妮塔.凱利建議,先別和自己較勁。你不經意間會吐出不實之語,但更正自己所說的就是了。如她所說:「求真是個過程,通過實踐你會達到的。」當你這樣去做,你應該就會感受到深刻的好處。 

她又說:「為人真誠,會讓你與自己認識的正派人走得更近,與比較負面愛抱怨的人漸行漸遠,也會讓你對這世界懷有希望。當你體會到這些,我相信你也會得到深刻的健康裨益。」

──轉引自「台灣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