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視察生醫中心:盼生醫成台灣經濟支柱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6 月 26 日訊】投資人信心復甦,再來看到,政府的5+2創新產業,其中,生技醫藥產業舉足輕重,總統蔡英文,今天就前往新竹視察生醫園區,蔡英文說,將要求外交體系動起來,透過國際合作計劃,將台灣生醫產業,輸出到海外。
神情專注,聆聽生醫業者介紹自家產品,不時仔細詢問,總統蔡英文,上午率媒體,大陣仗南下竹北生醫園區,與科技部長陳良基,科技政委吳政忠,一同了解國內生醫產業,最新動態。科技部還送上3D列印的「總統公仔」,讓蔡英文是又驚又喜。
中華民國總統 蔡英文:「歷經了這麼多年,到今年,總算在我們再次執政的第一年,把這個計畫,能夠付諸實行。我很有信心,我們一定會讓這個產業,加速的發展,讓它成為台灣的,下一個世代裡面,支撐台灣經濟,最主要的產業之一。」
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總面積38公頃,以新藥研發、高階醫療器材廠商為主,共核准42家廠商進駐,投資金額超過165億元,第二科技大樓,將在年底動工,投入28.5億元,預計2年後完工,目前已經有廠商排隊準備進駐。
科技部長 陳良基:「所以我們是覺得說,以台灣科技的實力,特別有一直講說,醫材是台灣的優勢,我們對整個ICT結合的部分,其實現在的速度,還可以再更快一點。」
儘管一年來,生技產業風波不斷,不過根據資料,台灣生技產業營業額,去年(2016)4471億元,較前一年成長6%,其中醫療器材、健康福祉項目,分別成長了6%與7.5%,整體投資金額509.35億元,也成長5%,蔡英文認為,台灣生技研發能量日益蓬勃。
中華民國總統 蔡英文:「也就是我們要用國家隊的方式,來支持潛力的廠商,連結國際藥廠的通路,來爭取外銷的訂單,我們也會要求外交體系要動起來,透過各種國際衛生,跟各種合作計畫,把台灣的生醫產業輸出到海外去。」
蔡英文強調,政府將結合外交力量,全力支持產業發展,將產業輸往國際,力求將台灣生技醫藥產業,引領成為亞洲樞紐。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秋霞 沈唯同 台灣新竹報導
相關新聞
-
台灣生物科技大展登場 產官學共同揭幕
2017-06-29 12:49:57亞洲生技產業年度盛事,2017台灣生物科技大展,今天正式揭幕,在南港展覽館舉行,副總統陳建仁出席剪綵,並邀請多位產官學界重量級代表參加,今年大會規模是更加盛大,讓我們看一下稍早的畫面。
-
桃園智慧農場 打造純淨蔬菜
2017-12-18 22:35:57桃園的一間智慧農場,運用高端技術打造出垂直式的種植層架,有效利用空間種出大量的無毒蔬菜,農場創辦人蔡先生因為曾經罹患肝腫瘤,經過生機飲食的療法後讓他不藥而癒,因此他決定創辦這座智慧化的蔬菜科博館,希望造福更多人,帶您一起去看看。
-
蔡英文力挺生醫 參訪竹北生醫園區
2017-06-26 13:18:11政府推動生技醫藥產業不遺餘力,今天上午總統蔡英文率領媒體,大陣仗視察位在竹北的生技醫藥園區,蔡英文表示台灣生醫產業研發能量日益蓬勃發展,未來將持續推動產業,透過國家隊方式,向國際輸出,力挺產業發展。
-
2017生技業迎轉機 業界建議法規再鬆綁
2017-06-29 20:51:28政府5+2產業中,生技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2017生物科技大展,正式登場,副總統陳建仁致詞表示,台灣生技業已經從小孩成長為青年,擁有優秀的生技人才,不過也有業界大老提出建議,認為政府應該放寬生技公司上市櫃規定,好讓資金挹注,更有利產業發展。
-
蔡英文:串連不同產業聚落 助生醫發展
2018-02-12 21:42:36總統蔡英文今天(12日) 上午來到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主持第二生技大樓動土儀式,致詞時表示,這是台灣第一次,將產業由從北到南的布局,變成線狀的聚落連結,是非常具有創新性的發展策略,要讓生技產業成為下一個世代,台灣最具競爭力的產業。
-
竹生醫新大樓動土 總統:首次產業線狀連結
2018-02-12 13:36:52總統蔡英文今(12日)天早上蒞臨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主持第二生技大樓動土典禮。蔡英文總統表示, 10多年前,新竹生醫園區開始規劃時,曾被批評 將淪為「蚊子館」,但經過2任政府規劃,最近這2年快速發展,目前生醫區很搶手,廠商進駐還要排隊,她期望生技大樓務必明年底如期完工。
-
美日澳接力挺台入WHA 蔡錄影現身日內瓦
2018-05-24 13:55:45政治焦點,帶您鎖定,世界衛生大會今天進入第二天議程,繼加拿大、紐西蘭和台灣友邦之後,日本、澳洲和美國,今天都發言支持台灣。總統蔡英文,今天也以錄製影片的方式,現身日內瓦的世界醫師會大會,蔡總統表示,台灣非常願意,也有能力為國際社會貢獻。
-
挺台抗共 美外委會榮譽主席:確保台灣是台灣
2018-06-21 08:17:29台灣旅行法重要推手,美國眾議院外委會榮譽主席羅斯蕾緹南來台,總統蔡英文今天(2日)授勳給她,感謝她30年來對臺美關係的貢獻。羅斯蕾緹南表示,台灣人民享有的自由權利,只存在中國人民的夢中,她將合作確保台灣能抵禦中共。
-
盧秀燕再談花博免費 盼總統兌現選前承諾
2018-11-27 20:59:49歡迎回來。選前喊出「拚經濟」口號的盧秀燕,順利入主台中市府,她表示,現階段要善用花博效益。另外,她也強調,不會像高雄韓國瑜一樣,常設兩岸工作小組,她說,雖然中國市場很重要,但台中也有很多產品,銷往日本和東南亞,為了節省經費,她傾向於臨時任務編組,達成階段性任務就解編。
-
美英加德澳等7國 WHA大會發言挺台灣!
2017-05-25 10:39:46持續帶您關心,台灣雖然被WHA大會拒於門外,大會開幕日,仍洽請友邦向WHO提案,將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列入大會議程,雖然最後遭到否決,但包括英國,美國,德國,澳洲等7個國家代表,都在大會上公開發言,力挺台灣。
-
全球50大領袖蔡英文排第8!有3個原因
2017-03-24 13:53:24歡迎回來,美國商業雜誌《財星》公布全球前50大領袖排行,總統蔡英文排名第八,超越第十名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財星》雜誌提出三個原因,首先是,蔡英文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成為媒體焦點,也凸顯出台灣首位女總統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審慎前行的無畏作為。雜誌還提到,在中共限縮陸客來台後,台灣致力吸引東南亞遊客,創造觀光業榮景。最後,雜誌提到,蔡英文推動經濟改革,包括一周工作日從六天減到五天。
-
萬人空巷!台灣英雄遊行民眾塞爆英雄谷
2017-09-01 21:31:51好,台灣英雄大遊行的遊行路線長達9公里,選手們開心繞行台北市,當車隊經過館前路的英雄谷時,幾乎是萬人空巷,餐飲業以及公司行號都放下手邊工作,衝出去迎接台灣英雄們,民眾不僅手拿旗幟高分貝吶喊,現場還降下勝利彩帶,台灣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場面,帶您來看看。
-
用真實行銷台灣!大紀元媒體集團受邀訪台
2018-05-18 21:18:19全球華人最大媒體集團,大紀元新唐人媒體集團,受到台灣政府邀請來台參訪,由集團總裁唐忠,親自率領紐約、澳洲、香港、台灣等國家、20多位高階主管,訪問各單位及企業,僑委會也特別安排文化美食之旅,過程點滴,帶給團員們,滿滿的感動與 新思維。
-
彭博給小英打分數 一年來進步多於退步
2017-05-17 11:04:11這個週六,總統蔡英文執政即將滿一週年,據了解,520當天,總統府和行政院都將低調度過,不會特別舉行活動,但外媒彭博社,拿出五大數據,為蔡政府執政週年,打分數,結果是,進步多於退步。
-
美國會報告指中共網軍介入台灣選舉
2018-11-15 07:59:33中共資金、假訊息介入九合一選戰傳聞不斷,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辯稱,中共從不介入台灣選舉,不過,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報告指出。中共加強對台灣政治活動,試圖妨礙台灣民主發展,利用社群媒體等,散播不實訊息。昨晚,總統蔡英文在臉書上表示,有一股力量,正用兩種奧步,正在打壓台灣的民主。兩種奧步就是,假消息與網路霸凌。有平面媒體引述,知情人士分析,表示中共介入台灣選舉樣態,多層次、多管道、多型態,在宣傳層面,包括操作主流媒體、網紅、網軍,以及「刷榜」,等不正常網路操作。
-
當著錢尼面前 蔡:台灣配合國際制裁北韓
2017-08-09 11:42:01鏡頭轉到國內,總統蔡英文今天(8日)出席遠景基金會舉辦的論壇,與會者包括美國前副總統錢尼。蔡英文在致詞當中,強調台灣扮演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角色,在北韓議題上,台灣也加入國際制裁行列。
-
基因檢測商機大 蓋婭實驗室首度曝光
2017-08-08 12:57:24呼應精準醫療政策,國內生技業者舉辦記者會,邀集國內產學界貴賓,並首度對外亮相基因實驗室。
-
把記憶收好!黃中洋從台綠蜂膠找失智解方
2017-06-30 21:10:26世界衛生組織(WHO) 推估,全球今年有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到2050年,將倍增到1億左右,呼籲各國政府應該嚴正看待失智症帶來的衝擊,而生醫技術,則是有新突破,有台灣團隊,從天然物和中草藥當中,發現台灣綠蜂膠,有減緩失智症的成分,背後推手,就是研究天然藥物的專家,黃中洋博士。
-
巴拉圭總統:台人莫忘南美心臟地區有個家
2017-07-17 11:45:12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友邦,巴拉圭總統卡提斯親自來訪,總統蔡英文展現誠意,除了以軍禮迎接,也親自陪同卡提斯到高雄視察,昨晚,總統在府內以國宴招待卡提斯,兩國元首致詞時,不約而同,都提到友誼。卡提斯還特別強調,台灣,是巴拉圭的兄弟。
-
若對台灣「貼標籤」!蔡英文四字回應外媒
2018-06-26 07:25:33再來看到,總統蔡英文最新接受「法新社」專訪,被問到如何描述台灣?蔡總統說,如果我們要對台灣有一個標籤的話,「堅韌之島」對台灣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名稱。蔡總統呼籲其他國家,和台灣聯手防禦中共的擴張主義,保衛各國的自由價值,蔡英文還說,她很樂意也有責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中國應該知道自己對這個地區的責任,並與台灣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