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型企業股銳減 董事學會:觀念脫節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26 日訊】回顧台灣企業十年來競爭力的轉變,台灣董事學會今天(26日)舉辦年度論壇,邀請前行政院院長陳沖等專家,一起探討台灣企業價值與轉型策略,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表示,台股雖然表現不錯,但企業營收卻呈現衰退,大型企業銳減,主因是觀念與國際脫節。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大型股只有越來越少,沒有越來越多,這是我們比較擔心的。」

從數據看台灣企業近十年(2005-2016)來的競爭力,儘管台股表現佳,卻暗藏台灣企業發展隱憂,大型企業衰退到中型企業共有8家,平均市值從初期的109.5億美元衰退到27.6億美元,平均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8.3%,科技業就占了7家,中型企業衰退到小型企業共有44家,科技業占28家,10家為傳產。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看這個企業的基本面,營收事實上是沒有在往,整個來說是沒有在往上,這個東西代表的是甚麼,這個商業模式的問題,行業轉折的問題,甚至於說是這個競爭力的問題,這個我覺得是長期是比較擔心。」

截至2016年底,台灣共有1624家上市櫃企業,總市值和總營收都超過9000億美元,總淨利584億美元,但結構兩極化,大型企業占55%市值,家數僅2%共29家,小型企業有1395家,市值占比為17%。與全球16個資本市場比較,台灣屬於中小型區域型資本市場,不僅平均市值最低,也僅落後德國及巴西。

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許士軍:「台灣的問題,不是我們不努力,不是我們趕不上時代。我們還是用工業社會的觀念,這個是,這個從成本,從效率,從品質,來思考,這個競爭力的問題,是我們跟環境脫節。」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我們的環境是非常好的,我們有一群很不錯的,這個這叫隱形冠軍,世界級的公司很多,可是這個公司往下再走,未來30年50年能不能這樣走,我不是很清楚,OK,我覺得這要重新思考一下,重新定位。」

資料分析,台灣市值成長以新上市櫃企業為動力來源,家族企業TSR(股東總回報)比政府企業表現佳,其中,醫療健保業和消費業TSR(股東總回報)最高,科技業則呈現衰退,下個十年,台灣企業該如何轉型重組,提升能力,考驗董事會的智慧。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