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陶藝家柴燒陶甕 色彩斑斕展浩瀚銀河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2 月 12 日訊】來看到,陶甕,是排灣族三寶之一,早期原住民陶甕保存不易,數量稀少,一位排灣族陶藝家賴秀蓁,以獨特的柴燒方式,融和排灣族圖騰與文化,做出各具特色的陶甕,也提升保存價值,除了外觀有美麗的色彩,還能用放大鏡觀察陶甕細節,就好像是,燦爛的銀河。

陶藝家 賴秀蓁:「這種藍光,是很難得,而且上面一層,感覺很像是金粉在上面。這是放大鏡,再去看最細部裡面的結晶。」

有如精品觀看陶甕細節,金箔般的小點散落與湛藍交織,彷彿燦爛銀河,作品就命名為「宙光藍耀」,另一個作品「浩瀚」,圓潤身形裡是銀河系般的浩翰氣勢。整體作品大氣,細節又充滿驚喜,陶藝家賴秀蓁說,這些斑斕色彩,是靠柴燒落灰形成。

陶藝家 賴秀蓁:「落灰本身就是灰是從木頭,木頭燒到一定的溫度的時候,它其實是成氣體,那成為氣體之後,它就附著在這個整個坯體上面,那再加上土,土本身有礦物質,兩個的結合,那再加上溫度的控制,就有這麼一件這麼漂亮的作品。」

賴秀蓁花費2年研究,陶甕必須經過三天三夜的高溫柴燒,搭配木柴種類以及土的屬性選擇,才能完美呈現。而作品多為陶甕,是身為排灣族的賴秀蓁,對傳承文化的表現,自高中畢業後,在偶然機緣下,又重新接觸陶藝,賴秀蓁決定專精陶藝,更在2013年成立陶藝坊,以家族型式發展。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亞磊絲˙泰吉華坦:「排灣很多的符號,在她的作品裡,不管是隱約的變形的或者是展現。很清楚,她就是表達自己排灣族的根深文化。」

陶藝家 賴秀蓁:「台灣原住民就有這些陶甕的東西,陶瓷的東西,那我們也幾千年的歷史,所以我想要把我們台灣的文化,再加上原住民的創作,文創再加在元素再加在裡面,然後讓它能夠源遠的流傳下去。」

這次展出超過50件作品,開幕茶會貴賓雲集,布農族公主亞磊絲、中工美學院台灣分院院長丘永祥、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長李河逸等人,期待融入原民文化的陶藝展,能引起更多的文化共鳴。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嘉韋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

【資訊報報】

瑪莎露手作陶坊
0978-625752
彰化縣花壇鄉岩竹村聽竹街26號
https://www.facebook.com/DaXinYiPinTaoFang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