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變少了!金門野放幼蟲 盼再現螢光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4 月 16 日訊】您知道嗎?螢火蟲因為生存條件要求嚴苛,也成了自然生態環境是否健全的重要觀察指標,在台灣離島金門,以前到處可見螢火蟲飛舞的身影,但近年來,螢火蟲族群有減少的趨勢。金門植物園日前舉辦螢火蟲幼蟲野放活動,預計2到4週的時間,幼蟲可望蛻變為成蟲,再現金門螢光熠熠的美麗生態。

小朋友克服恐懼,輕輕抓起螢火蟲幼蟲,放入草叢中。

家長:「剛開始他們還滿害怕的,對,因為覺得那個蟲看起來,就是會比較像毛毛蟲那種感覺,可是實際上把牠放在小朋友手上,他就慢慢接觸,對,然後剛剛在野放過程中,他們也還滿小心。」

小朋友親身體驗讓手中的螢火蟲幼蟲重回山林,不少人是第一次參與野放活動,神情專注而認真。

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秘書長 謝博娟:「現在放的,再兩個禮拜到一個月之間,大家就可以來看我們野放的幼蟲變成蟲。」

除了參與野放,更有多個家庭將螢火蟲幼蟲帶回家裡飼養,讓環境保育與生命關懷,落實於生活中。

飼養家庭家長:「(螢火蟲幼蟲)吃完蝸牛牠有排遺,他(小朋友)也會幫牠清,他也會每天去注意螢火蟲每天牠的變化,牠脫皮,他也是第一個發現牠脫皮,然後化蛹,也是他第一個發現牠化蛹的。」

飼養家庭家長:「(螢火蟲)牠會帶給我們很多那個美的感受,就是想讓小朋友明白一些動物對我們做的幫助,還有我們對牠的幫助。」

金門地區有兩種螢火蟲,一種是幼蟲陸生的台灣窗螢,另一種是幼蟲水生的條背螢,由於近年來調查發現,螢火蟲族群正逐漸減少,條背螢甚至只出現在烈嶼鄉的一個小水池,所以主辦單位林務所特別強調:螢光蟲的復育與保護,已經刻不容緩。新唐人亞太電視 楊忠其 胡淨妮 台灣金門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