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又血尿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跑到膀胱

經痛又血尿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跑到膀胱

文:凌芸斐(健康傳媒) 

27歲的雯雯,5年前每逢經期就下腹劇烈疼痛、解尿不順,甚至血尿,原以為是泌尿道問題,經轉診泌尿科與婦產科檢查後,才發現是瀰漫性子宮內膜異位,跑到了膀胱,同時卵巢有6、7公分大小的巧克力囊腫。

  據統計,每10名育齡女性就有1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經痛、骨盆腔疼痛、不孕、性交疼痛等,有些人痛到在地上打滾,必須服用強效止痛藥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醫師莊斐琪談到,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子宮內膜跑到子宮外所造成的疾病,約有1成育齡女性飽受其苦,超過6成患者年齡小於30歲,必須長年與經痛為伍,直到停經,進入更年期才緩解不適。

  莊斐琪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卵巢、骨盆腔,也可能侵犯大腸、膀胱等部位,最遠還可能跑到肺部,如果發在腹腔內,引發沾粘,還可能導致不孕。

  確診後,雯雯接受腹腔鏡手術,清除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及囊腫,術後搭配半年的停經針劑藥物療程,每3個月回診追蹤。但追蹤至第3年時,又出現嚴重經痛,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又長出1顆3公分囊腫。原本計劃2年後要結婚、懷孕的雯雯,擔心再次手術會傷害卵巢而導致不孕,一度考慮放棄結婚。

  莊斐琪解釋,子宮內膜異位症容易復發,手術治療雖可清除病灶、緩解疼痛,但5年內復發率高達5成以上,因此,術後必須持續用藥,以降低復發機率。

  傳統常用的停經針劑藥物或雄性激素,容易引起提早停經的副作用,導致患者出現盜汗、熱潮紅等症狀,相較之下,日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副作用較低,可以長期使用,有效預防復發。

  莊斐琪提醒,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場漫長的戰役,建議經常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等症狀的育齡女性,或有家族史者,應積極尋求婦產科醫師診斷,接受治療。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