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惡夢是壓力大?醫:健康因素跟藥物也會影響

進入睡眠狀態,大腦離線作業之後,「海馬迴、杏仁核、前額葉」這3個腦區,相互影響起了一個奧妙的作用,因而產生夢境。(圖/健康傳媒製作)

文:易禹昕(健康傳媒)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相對比較差,也常常有人因為作夢被嚇醒,甚至影響到白天日常生活。我們的睡眠與夢境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呢?而在睡夢中,大腦又扮演著什麽角色?人會作夢源自於大腦何種機制?惡夢的成因,是心理因素抑或是生理因素呢?讓我們一起探究睡眠與夢境的關係吧。

  臺安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作夢是非清醒狀態下的大腦活動,大家都以為睡覺時大腦不活動,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事實上,睡覺時大腦並不是關機,而是處於離線狀態,仍然還在工作。當睡眠時,大腦工作較為頻繁,就會容易作夢;相反,若大腦的活動較低,則比較少出現夢境。

  通常作夢的時間,會落在睡眠中的動眼期。許正典指出,動眼期所作的夢,醒來後比較容易記得,而且印象清晰、深刻;除了動眼期之外,在海馬迴、杏仁核與前額葉等大腦區域相互影響下,深沉睡眠期還是有可能會作夢,只是相較於動眼期,深沉睡眠期的夢醒來後比較記不得。

夢境透露大腦的祕密

  很多人都在研究為什麽會作夢,事實上,各家說法都不同,但大腦活動大致可分成兩個層面來看:

  (一)精神分析:佛洛伊德認為,在你有意識時候的認知、情緒經驗和記憶,會在你非意識的狀況下顯現出來。許正典解釋,從這個理論可以得到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就是說,如果白天有一些情緒、負面的記憶時,晚上自然就會作惡夢、怪夢,就像小朋友白天在學校被霸凌,晚上一直作反覆被霸凌的惡夢。

  (二)神經醫學:從神經醫學的角度來看,作夢與記憶有關,大腦儲存記憶的位置是海馬迴,而提取記憶的情緒位置是在杏仁核,記憶的認知判斷又在前額葉。許正典說,進入睡眠狀態,大腦離線作業之後,「海馬迴、杏仁核、前額葉」這3個腦區,相互影響起了一個奧妙的作用,因而產生夢境,但也會因為個人的體質、經驗不同,所以每個人出現的夢境也就不一樣。

惡夢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那麽作惡夢是生理因素或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呢?許正典認為,一般來講,2種都有可能。當在門診中遇到惡夢連連的病患,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確定病患的身體功能正常,因為身體如果長期處在發炎的狀態,比如說他有發燒,有一些免疫系統的疾病,或者是生理期荷爾蒙代謝系統不穩定、自律神經失調,都會導致大腦可能處在一個慢性發炎的狀態,所以,大腦就沒辦法好好休息。

  事實上,身體的不舒服,不是只有在清醒的時候才感覺得到,儘管你睡著了,可能暫時感覺不到身體不舒服,然而,大腦離線狀態仍持續發出不舒服的訊息,這就會干擾到睡眠腦波的運作。

  而心理因素就比較廣泛,像創傷後症候群,或是在白天有一些不安的感覺,晚上睡覺就會作惡夢。許正典形容,這是一種「負面而且複雜的一個大腦腦波活動」,因此產生作惡夢的情況。

想擺脫惡夢糾纏 先了解成因

  (一)生理因素:像小孩常常夜啼,或者是說小孩睡眠不穩定會夜尿這個情況,都會影響到他睡覺產生惡夢。成人的部分,會認為是不是有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免疫系統、新陳代謝、內分泌、自律神經失調,或是身體處在一個發炎的狀態,這需要病患配合做一些身體檢查,當生理因素排除後,夢境也會隨之改善,在門診中,處理好生理因素,夢的問題就會減少差不多一半。

  (二)藥物問題:成人夢魘問題,平時所使用的藥物也是引發原因之一。以安眠藥為例,當安眠藥的藥效將動眼期壓抑下去之後,動眼期作夢的頻率會降低,但因為每個人對藥效的代謝不同,當藥效逐漸退去時(可能是凌晨3、4點),反而動眼期會更活躍,會有一個反彈效應,這時所作的夢就會特別的不舒服、印象特別深刻。

  所以,有時候要考慮是不是使用的鎮定安眠藥的問題。再者,有些高血壓的藥物,或是新陳代謝方面的藥物,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副作用。若是惡夢連連久未改善,建議與醫師討論,看是不是要做一些藥物調整。

  (三)心理因素:大腦在離線作業時,適當的作夢可以幫助身體復原,可以清除掉一些不該留下來的記憶。許正典比喻,我們常常講作夢做完就好像倒垃圾一樣,夢境結束後,就不會再留下這些負面的認知、記憶與經驗,這樣大腦、身體都能維持在很好的健康狀態。

  但是如果一直做惡夢,或是反覆地夢魘一直驚醒,因而造成白天的情緒與精神狀態不佳,甚至影響到記憶力、注意力,這時候就要啟動治療。心理方面可透過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解除心理壓力和負擔,夢境的狀態就會有所改善。

作夢合併類睡症 搭配睡眠檢查找出病因

  一般的夢魘不太會需要做睡眠檢查,因為解決了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夢魘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但如果作夢合併類睡症,出現睡眠異常行為,像是夢遊、睡眠抽搐,通常會請病患做睡眠檢查,進一步了解腦波是否有異常放電。

  而睡眠檢查方式為至醫院睡眠檢查室休息一晚,搭配睡眠腦波檢查儀器,就像檢查心電圖一樣,放置大約20至30條電極的接線連在腦殼上,分別接收不同腦部區域的腦波變化。以此結果為基礎,了解睡眠這段期間,哪個區域的腦波有異常放電或不穩定的放電,再依據這個結果挑選適合的藥物或處理方式。

  其實夢就是人潛意識的大腦活動,可將它當成是一個離線作業,而離線作業就像自律神經一樣,不是身體能夠自主控制的。而一般人能控制的,就是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及健康的生活狀態。許正典提醒,只要白天過得好,晚上睡得好,可以一覺到天亮,甚至做個好夢,這樣起床時就能覺得精氣十足、擺脫夢魘。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