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禁食治癒糖尿病?有風險需謹慎評估

間歇性禁食治癒糖尿病?有風險需謹慎評估
文:編譯組(健康傳媒)
一項小型的研究中,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3名中年糖尿病患者,在有醫學監督的情況下實施間歇性禁食後,成功的戒除注射胰島素。這個研究報告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BMJ)。
研究員招募了3名年齡分別為40歲、52歲和67歲的糖尿病患者,在研究開始之前,他們每天至少要注射70單位的胰島素,而且膽固醇和血壓也都很高。研究為期10 個月,受試者每周會進行幾次24小時間歇性禁食,在禁食期間只能吃晚餐,但可以在白天喝些低熱量飲品,例如水、咖啡和肉湯。
進行至1個月左右,這3位受試者,都能夠不再注射胰島素,而其中有2個人甚至能夠停止服用所有的糖尿病藥物;第3個人則是可以停止服用4分之3的糖尿病藥物,直到研究結束的時他們的體重和腰圍都減少了。
雖然結果引人注意,但是這項小型研究僅做為觀察用,且缺乏對照組來比較飲食對糖尿病患者的長期影響,許多專家也認為必須要謹慎看待,因為這樣的治療方法存在爭議。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Abhinav Diwan博士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但他指出,一般來說,這項概念在醫學領域並未被廣泛接受。研究對於糖尿病與間歇性進食兩者關聯性還太含糊,因此無法給予確切結論。加上先前已提出血糖過低等有害反應,尚需要更縝密的研究來佐證這項實驗的安全性。
Abhinav Diwan博士表示,因為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低血糖的狀況,低血糖甚至會帶來死亡風險,在沒有諮詢醫生的情況下,擅自執行間歇性禁食容易讓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相關新聞
-
不管有沒有罹患糖尿病,都要常按摩這些穴位! |談古論今話中醫(69)
2015-12-30 19:50:35糖尿病在很早以前古書的記載裡面就有了,黃帝內經的素問篇裡面就已經提到了,古人認為說這個口很甘的原因就是五氣,是指我們吃的東西,所發生的營養的物質產生出來的,通常就是吃太好了,這一類的人通常有一些肥胖的問題,有所謂的內熱,在中醫的典籍認為是屬於消渴症的範疇。
-
糖尿病患突破227萬人 營養師:小心喝錯飲料
2019-04-23 21:23:17歡迎回來。台灣糖尿病患已經突破227萬人,18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11.8%,除了許多病友常因為鹽分、油脂攝取過多影響病情穩定。醫學研究也發現,影響糖尿病患血糖,關鍵一餐就是早餐。很多人會控制吃什麼,卻往往忽略喝什麼飲料更是重要!營養師甚至警告,如果喝錯飲料,更可能少活12年。
-
飯後血糖不控制 當心失智症提早報到
2017-12-14 17:45:29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追蹤調查即顯示,台灣未用藥物控制的糖尿病患,失智症風險是常人的2.4倍,已用藥患者的失智症風險,則是常人的1.6倍。而根據今年發表在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糖尿病照護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對於大腦認知功能下降或失智症,飯後高血糖尖峰的影響可能更大。
-
認識『糖尿病』 正確治療及預防觀念你一定要知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5)
2019-09-02 11:07:49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目前台灣大約有 200 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 10 位成人就有 1 人患有糖尿病,並且每年以 25,000 名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中,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更是我們不容小覷的健康威脅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中醫治療有何優勢呢?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陳博聖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這個話題。
-
不只幫助睡眠 研究:洋甘菊茶有益血糖控制
2018-05-14 19:29:19三高疾病之中,最多併發症的就是糖尿病,因此,如果可以在血糖偏高的時候,透過飲食來控制血糖,就可以免於進入糖尿病的階段。日前有專家發現,喝洋甘菊茶可以預防或控制糖尿病。
-
新型針劑腸泌素GLP-1 降血糖成效佳
2017-01-06 21:52:45腸泌素則是在施打胰島素之前,提供糖尿病友在治療上一項新的選擇,腸泌素除了能夠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升糖激素,控制血糖之外,還可讓大腦產生飽足感,抑制胃排空
-
沒吃早餐的人注意!心血管疾病正等著你
2019-05-15 16:39:31現代人為了趕上課、上班,或是為了減肥等原因,養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上班族一進公司就開始忙工作,學生到學校就開始上課,有時候早餐只吃了1口,就被忽略。現在有研究表示,不吃早餐的人,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較高,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JACC)。
-
認識『糖尿病』 正確治療及預防觀念你一定要知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5)預告
2019-09-02 11:27:00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目前台灣大約有 200 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 10 位成人就有 1 人患有糖尿病,並且每年以 25,000 名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中,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更是我們不容小覷的健康威脅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中醫治療有何優勢呢?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陳博聖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這個話題。
-
企業贊助血糖機 造福糖尿病友
2012-06-11 20:58:00現代人常見的高糖、高油飲食,讓糖尿病成為現今社會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台灣糖尿病的人口超過130萬人,有的病友血糖長期居高不下,對胰島素治療又強烈抗拒,知名企業熱心公益贊助500台血糖機以及試紙一萬片,提供萬人免費測血糖,希望讓糖尿病友親自控制血糖,為自身健康把關。
-
糖尿病也會低血糖 醫:藥效穩定不足
2018-03-21 13:02:50國內一項最新糖尿病診間認知調查指出,高達9成5糖尿病患曾因低血糖而冒冷汗、心悸、發抖及全身無力;近半數的糖尿病患因低血糖半夜驚醒、發抖、無力,其中更有人血糖值甚至低於50mg/dl,恐有生命危險。
-
糖尿病友齊打胰島素創紀錄 李登輝親見證
2014-10-19 21:46:02把鏡頭轉回台灣,選在糖尿病日前夕,320位糖友齊聚,同實施打胰島素,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找來了有30年病史的「控糖模範」,李前總統做見證,用實際行動打破對胰島素的錯誤迷思。
-
壯男減肥10公斤!昏迷送醫才知糖尿病
2017-02-21 22:16:01歡迎回到好樣Formosa。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已經突破百萬人,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人甚至連自己得病都不知道;有一位42歲、體重上百公斤的男子,日前體重下降10公斤,卻陷入急性昏迷,緊急送醫發現血糖值已經高出標準10倍;最後在醫院搶救下,保住生命。
-
口渴、體重突然下降 當心罹患糖尿病!
2018-10-18 21:42:36歡迎回來。體重一下子降很多,小心!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症狀,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患者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的症狀,醫師提醒,不要以為體重下降是好事,要盡快就醫檢查,尋找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
糖友日夜作息顛倒 小心低血糖恐致命
2018-06-05 17:23:49許多人會在假期時熬夜,導致日夜顛倒、作息不正常,一般人在假期結束前調整即可,但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用藥後作息不正常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機率,嚴重者會引發昏迷、腦傷等致命威脅。
-
關於口服降血糖藥 糖友「藥」知道的6件事
2019-08-16 18:59:00肥胖、久坐不動,又喜歡喝含糖飲料,以至於台灣糖尿病患者高達200萬人,必須規律用藥才能控制血糖,但糖尿病症狀不明顯,有些人常忘了吃藥,想到又自行胡亂補吃,以致出現致命的低血糖危機。
-
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 研究:或與身高有關
2019-09-23 14:56:42你的身高是屬於高個子,還是矮個子呢?1項新型研究指出,矮個子的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會比高個子來得高,研究刊登在《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雜誌》(Diabetologia)。
-
傷口不能碰水?複合式治療癒合更快
2018-02-21 21:41:26想要傷口快點癒合,千萬不要碰水?這個老一輩的觀念,醫師說可能是個錯誤,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傷口,用錯方法,可是會延誤復原的時機。
-
糖尿病別怕 8種食物控制血糖真輕鬆
2018-04-02 10:31:24糖尿病是身體無法控制血液中糖分濃度的失調現象。儘管目前眾多食物含有誘發糖尿病的高含量糖分,但仍有8種令人驚奇的健康食物,確實可預防糖尿病發生。這些食物不只能控制血糖,且富含營養物質和礦物質,縱使正常人食用亦受益匪淺。
-
中醫教你遠離糖尿病 醫聖張仲景特輯(11)│談古論今話中醫
2015-10-16 22:29:59糖尿病在台灣已經高居十大死因的第4位,有人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接踵而來的併發症,因為是慢性的,所以不易察覺,為什麼糖尿病會引發這麼多種併發症呢?到底還有哪些併發症!!有哪些要更注意的!!( ̄口 ̄)
-
高科技敷料 避免糖尿截肢新曙光
2012-01-30 20:47:02根據研究統計,目前全球約有兩億五千萬糖尿病人口,台灣約有200萬人罹有糖尿病。糖尿病的併發症種類相當多,一旦有病足感染,傷口就不易癒合、甚至面臨截肢之命運,帶您來看到,現在有逢甲大學柯澤豪教授研發的高科技傷口敷料,可以讓糖尿病患者傷口得到更好的照護,也讓面臨截肢的患者看見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