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重跌百點 顧立雄:後市緊盯三原因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12 月 05 日訊】針對台股開盤大跌超過百點,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受訪表示,美中貿易戰、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以及中國大陸經濟,這三個因素,都會影響台股後市表現,金管會對此 將會密切關注。
貿易戰隱憂未除,投資人擔心,美中之間,難以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美國道瓊指數周二大跌800點,三大主要指數都下挫,讓市場出現恐慌賣壓。台股再度開低走低重跌150點,台積電盤中跌幅3.21%,大立光跌幅超過3.7%,鴻海也下跌1.63%。金管會主委 顧立雄:「我想這個部分我之前就已經說過了,我們長期來看的話,大概就是中美貿易戰,全球貿易的,產生的一個經濟可能下行的風險,中國大陸經濟的一個表現,我想這個從基本面來看,都會影響整個,接下來整個,我們因於這樣的一個股市的表現,我想我們會密切關注。」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上午前往赴立法院,指出美股崩跌受到三大原因影響,貿易戰、全球景氣下滑、中國經濟表現,主管機關密切觀察。
而受到10月以來市場波動影響,10月份勞動基金、國保基金,公務人員退撫基金,虧損金額達到600億元,好在前八月整體政府基金獲利1610億,但已經拉上警報。台新投顧副總經理 黃文清:「很顯然的整個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問題,如果沒有完全解決的話,實際上真正要在這個時間點,看到一個很大的一個突破,恐怕也是需要觀察的。我們也看到終端需求的疲軟,整體的這個經濟的趨勢,是往下走的一個現象,這個會反映在整個股市的一個走勢上面。」
亞股今天開盤普遍下跌,蘋果概念股跌勢兇猛下,台股多頭氣勢恐怕受到衝擊,分析師建議布局防禦性、反向ETF,或高股息資產,因應市場波動。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美中貿易戰延燒!美企要求「去中化」醞釀商機
2019-12-04 20:36:35美中貿易戰各界關注,尤其雙方似乎短時間內無法達成協議,媒體報導指出,美國企業開始要求零組件業者「去中國化」,成為台灣業者一大商機。經濟學家認為,美中貿易戰長期化的態勢可以說是已經確定,而台灣受惠台商回流、轉單效益,基本面成長溫和,預期明年台股在5G話題帶動下,市場表現榮景可期。
-
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 道瓊升114點
2019-11-05 09:19:24再來看到,美股三大指數,11月4日同時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 和 那斯達克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創下收盤新高,道瓊指數則是從7月以來,首次締造收盤最高紀錄。原因包括,Fed降息、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以及10月就業報告優於預期,還有,多家大公司財報優於預期。
-
20191003【新唐人產業勁報】
2019-10-03 14:04:18十月3日,星期四,新唐人帶您看見最新產業動態。
-
日本大廠取得關稅豁免關鍵: 將廠房轉來台灣
2019-05-14 21:15:43美國可能將中國進口關稅,全面提高到25%,不過外媒報導,也有廠商能夠避開關稅上漲,取得關稅豁免權。像是日本主要承軸製造廠NTN,提出「會將廠房轉移到台灣」而通過豁免權申請。報導指出,在申請案件中,日本軸承製造廠NTN獲得關稅豁免權,原因是業者承諾要將廠房轉移至台灣,因此順利取得豁免關稅的權利。另外,特斯拉當時也提出申請關稅豁免,希望上海生產零組件納入,但因為涉及「中國製造2025」,遭到美方拒絕。
-
警告中國經濟巨變 謝金河揭台商出走回流潮
2019-07-10 07:34:46美中經濟演變成長期冷戰態勢,台商也是受到嚴重衝擊,新北市邀請產官學界討論台商回流投資浪潮,知名財經專家謝金河就表示,中國經濟出現巨大變化,貿易戰再度開啟台灣大運的轉折,目前台商海外資金總額超過12兆,若順利吸引返台投資,威力不可限量。
-
川普另闢戰場 取消中國WTO「開發中國家」地位
2019-07-30 20:43:33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上路,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態,除非有具體作為,否則將取消承認,中國大陸在WTO的「開發中國家」地位,我們專訪前駐WTO大使顏慶章進行分析,他認為美方這項動作具備合理性、合法性,目的也跟美中貿易談判,大有關聯。
-
中國陷嚴重債務危機 外媒:遲早棄守保6目標
2019-10-22 20:52:50再來關心貿易戰進展,中國公布最新GDP數據,卻是呈現30年來最低點,美國總統川普還質疑,實際上很可能是負數,中國供應鏈正在崩潰中,有外媒直指中國債務問題嚴重,官方遲早放棄GDP保六目標,專家分析,近期美中貿易談判出現轉圜,一大原因就與中國經濟出現問題有關,北京當局不得不爭取喘息空間,好處理國內結構問題。
-
貿易戰中國損200萬就業 專家示警更嚴重在後頭
2019-07-25 20:29:462019財訊影響力論壇,周四 (7/25)登場,找來知名財經大老,探討美中貿易戰最新走向,不過多位專家認為,美中新一輪談判,恐怕難有具體結果,尤其美國與中共在結構改革、政治民主改革有嚴重分歧下,預估貿易談判短時間不會有所結果,台灣產業界與政府更得做好準備。
-
美中貿易戰轉單3大贏家 台灣排第2
2019-06-06 20:10:07美中貿易戰,不光對產業造成衝擊,整體而言對台灣或許更是一項契機,一份日本的最新報告就顯示,美中貿易戰下,進口商為躲避高額關稅,轉由其他國家進口下單,前三大受惠國家,台灣排名第二。
-
多位名家剖析美中貿易戰脈動 新唐人獨家直播
2019-10-06 23:34:30本週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新一輪再起,而台灣應該如何因應?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周日(10/6)主辦座談,由本台獨家網路直播,分析美國政府對中戰略大格局,尤其香港局勢專家分析,將直接左右貿易談判未來走向。
-
謝金河:美中貿易戰 台灣經濟再迎轉折的30年
2019-07-09 14:14:21美中經濟演變成長期冷戰態勢,台商也是受到嚴重衝擊,新北市邀請產官學界討論台商回流投資浪潮,知名財經專家謝金河就表示,中國經濟出現巨大變化,過去台灣被唱衰30年,但現在不一樣了,台灣政府如果能善用這波台商回流浪潮,未來經濟是成長可期。
-
川普:談判未破裂 有一招讓貿易戰結束
2019-05-15 07:02:13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中貿易戰進展;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3000多億美元的關稅清單,而中共則是要在6月1號對美國600億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美國總統川普,這幾天密集在公開場合與推特上發表看法,牽動市場目光;週二,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美中談判沒有破裂,有把握贏,另外,川普當天連發數條推文,解釋美中貿易逆差現狀,其中一條推文他說:「中國政府必然會注資降息,試圖減低美國提高關稅的衝擊。美國聯準會只要跟著降息,美中貿易戰馬上結束,我們絕對贏!」週二美股道瓊收漲207點。
-
香港人權法案成金融戰序幕 或將撼動中國經濟
2019-10-16 20:16:40好,美國眾議院以「全體議員一致性地」的方式,一口氣通過《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重申美國與香港關係的《與香港站在一起》決議,以及《保護香港法案》等3項議案,有港媒報導分析指出,美中貿易戰如果升級,戰場將不只在關稅,也可能開啟「金融戰」序幕。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認為,美方以人權角度切入,香港局勢涉及香港獨立關稅地位、聯繫匯率制度,更牽動整個金融市場,影響可說 十分巨大。
-
台積電市值破8兆 成全球地緣政治「必爭之地」
2019-11-05 20:43:58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大談全球局勢,直指台積電已經成為地緣政治必爭之地,周二在外資資金帶動下,股價再度上攻,市值占上8兆元大關,其實美中科技戰角力下,不難看出,台灣科技業,已經成為歐美積極拉攏對象,除了台積電,包括聯發科等重量級科技股,都出現明顯上揚行情。
-
佳世達25億回台設廠 東南亞設點因應貿易戰
2019-08-12 20:21:52台廠相繼回台投資,因應美中貿易戰,國內系統大廠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周一面對媒體提問,強調因應美國加徵中國關稅,台灣廠可提供每月20萬台產能銷美,年底提升到每個月60萬台,對於貿易戰影響,他認為危機就是轉機。
-
聯合國:美中貿易戰 台灣受惠!對美出口增千億
2019-11-06 13:50:23台灣不光科技業領域優勢,成為全球焦點,美中貿易戰下,更是亞洲主要受惠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一份報告指出,台灣今年上半年對美國出口大幅增加42億美元,專家更指出,未來5G帶動下,轉單效應還會持續。
-
為救經濟中共再提六穩 「降準」恐提油救火?
2019-09-10 21:12:03中國經濟發展,不少專家提出警告,中共國務院上周再度提出六穩,隨後人行宣布降準政策,算一算中共人行已經三度降準,但專家直指,貨幣寬鬆政策,不光效用有限,釋放的流動性反而遭到沒有經濟效益的國營企業拿走,更嚴重的是,更加快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埋下中國金融系統更大的潛藏風暴。
-
川普關稅延遲到12月 當台灣供應鏈聖誕老人
2019-08-14 21:28:14好,針對美國敲定9月即將開徵的10%關稅,部分商品,延後到12月15日,才會開徵,尤其台灣科技供應鏈,主要的手機、筆電都在這波暫緩清單中,消息讓台灣供應鏈業者,是大為振奮,專家分析,川普延後加稅,對台灣三大面向,都是利多。
-
中共匯率戰遭美反制 台灣影響速看
2019-08-07 07:35:26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美方直指中共以操控貨幣,降低關稅影響,專家分析如果人民幣匯率繼續跳水,代表中共有意用貶值打貨幣戰,短期間,有利台灣出口商和壽險業者,然而,長期來看,不光亞洲貨幣恐怕大受影響,更加劇金融市場震盪。
-
香港成台灣壁壘 G20美中談判 人權議題成主軸
2019-06-24 20:19:12G20峰會,28日在日本大阪登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再度會面美國總統川普,經濟學者吳嘉隆指出,美國兩黨態度一致,反對中共,現在美中談判主軸,從貿易層面,轉向國家安全,更直接針對人權議題下手。至於台灣,他認為美方不可能接受,台灣選出一個親共的領導人,香港反送中事件,也在短短一個月內,改變台灣2020總統大選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