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引起心包填塞猝死?心臟科醫師剖析可能原因

如果心包膜液體累積,心包腔內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就為心包填塞,要是壓力太大,可能在短時間壓扁心臟,造成猝死。(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陳如頤(NOW健康) 

幾起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初步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所引起的心包填塞,心臟內科醫師表示,部分民眾施打疫苗之後,血壓可能會比平常高一點,一旦血壓超過140/90,就應高警覺,如超過180/100,應緊急就醫。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心臟外面包覆著二層膜,中間稱作心包腔,心包膜腔內含有約20至30ml為心包膜液,潤滑之用,減少心臟跳動時的摩擦。


如果心包膜液體累積,心包腔內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就為心包填塞,要是壓力太大,可能在短時間壓扁心臟,造成猝死。


一般心包填塞可分為慢性、急性,前者以慢性發炎(心包膜炎)、肺結核、肺癌居多,病程緩慢,門診曾收治過就看過心包膜液超過1,000ml的個案,如同小水桶,因患者心臟功能較差,壓力較小,致命風險反而較低。


相較之下,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所引起的急性心包填塞,致命機率相當高,一旦心臟血管破裂,大量血液灌進心包腔,瞬間高壓可能擠扁心臟,可能在幾秒鐘內,就失去意識。


王宗道說,主動脈剝離為血管壁中層受損及內膜破裂引起,若出現大血管破裂出血,血管根部撕裂,就會引發急性心包填塞,此時,致死率高達7成。


王宗道指出,心臟功能相當良好的人,一旦出現急性心包填塞,因心搏正常,心臟用力將血液打出去,但血液又從裂縫灌進心包腔,只需來回幾次,人可能就沒了。


臨床顯示,急性外傷、心臟破裂、甲狀腺機能低下、自體免疫疾病或血液腫瘤疾病均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心包膜填塞,提醒民眾,如果應該養成固定測量血壓的習慣,一旦血壓偏高,且運動後出現胸悶、急喘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