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氣候峰會 各方角力 前景如何?

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欄目。全球氣候峰會12月7日到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進行。峰會期間各方各執一詞,激烈交鋒,那麼前景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請本台特約評論員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先生對此進行分析評論。李博士您好!李天笑:主持人好!主持人:我們看到這次氣候峰會吸引了很多國家前往參加,而且有很多的討論,還有很多抗議人士前往抗議。那麼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對氣候峰會這麼關注?全球氣候到底危險到一個什麼程度了呢?李天笑:有人說這是人類最後一次機會,因為從目前整個氣溫造成的生態危機來看,很多人認為到2100年海平面會上升1.4米,到時候很多島嶼會被淹沒,像上海、紐約、倫敦等大城市必須要建設防洪措施。現在像馬爾代夫(Maldives)已經有部分島嶼被淹沒,這是一個。另外一個,在97年當時近一百多個國家議定的〈京都議定書〉,到2012年就到期了,到期以後,要不就是再重新建立一個協議,大家繼續來約束排放量;要不就是大家都不管。現在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就是要重新議定一個,在〈京都議定書〉之後的這麼一個協議。但是這個會議看下來中間是有分歧、有爭議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目前的氣溫升高跟「碳排放量」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而是太陽的輻射變化所造成的。在這會議之前也出現所謂「氣候門」。有一些網上公布了英國的一個著名氣候研究所,他們這些著名科學家之間信件的來往,當中有誇大的成分,有的甚至把關鍵的數據銷毀了等等。還有一個非常令人跌破眼鏡的消息:當初最先提出來氣候變化的一位著名科學家叫詹姆斯.哈森(James Hansen),也是前美國副總統高爾主要的顧問。當時他唱衰這次的哥本哈根會議,他認為這會議根本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從〈京都議定書〉到現在為止,根本沒有實現當初議定的內容。按照這種議定書內容再議定一個同樣類型的議定書,這樣發展下去的話,人類不可能來減緩氣溫上升的情況,同樣生態危機不會避免。實際上這種看法,有些人在這次會議之前提出來,使得這會議在各種意見和各方政治利益之間產生很多分歧。這次會議我們要分析各方態度、角力等等的情況。主持人:〈京都議定書〉馬上要過期了,談一個新的議定、新的協議。各方各執一詞,有的發展中國家認為主要按照〈京都議定書〉的條款來做,有的發達國家認為這不足以改變氣候危險下去的情況。您能不能介紹一下〈京都議定書〉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它的由來呢?李天笑:〈框架公約〉的由來實際上是在90年代初。第一次聯合國氣候會議是在1979年召開的。在第二次會議上就提出來要擬一個框架的這麼一個議定書。〈框架公約〉在94年生效,但是它只不過是沒有法律執行力的一個框架文件,因此到97年,在日本京都又開了一個會議,三次討論以後議定這麼一個議定書。這議定書,首先對發達國家規定了一個排放目標,比方歐盟各國達到什麼程度;另外對發展中國家採取的是一種鼓勵的態度,就是沒有硬性規定,沒有要求。再有一個議定了幾個具體措施,怎樣限制才能達到減排的目的,比方講到用「碳交換」。什麼叫「碳交換」?如果說這個國家在減排方面達到了這個指標,而且超出了,那麼我沒有達到,我可以用錢來買你的,這是一個。再有一個叫「清潔能源指標」。意思就是這個國家大力發展森林等這些,且排放量有增加,但是可以相對的抵銷一些。還有一個叫「能源發展機制」,發達國家如果向發展中國家投資清潔能源的工業,這些減排的指標也可以被發達國家用來達到〈京都議定書〉的標準。另外一個就是「有區別的責任」,什麼叫有區別的責任?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有不同的責任。發達國家之間,比方歐盟各國之間也可以根據本國的情況來進行某種微調,同時,發展中國家也是這樣。所以〈京都議定書〉的來源是通過一個〈框架公約〉的一個執行的條約,但是它有一個根本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根據這個議定書的標準來看,發展中國家現在面臨著一個問題,像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量大國,從2006年開始。如果依然按照〈京都議定書〉的標準來衡量,且制定出一個哥本哈根的協議的話,不管發達國家排放減到多少程度,這邊減,那邊增,最後是抵銷的。主持人:在〈京都議定書〉簽署的時候,當時發展中國家在碳排放量上並不高,現在發展中國家突然高起來了,所以就要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量,是這個意思吧?李天笑:對,後來者居上。實際上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為什麼當初參加,後來又退出?主要的原因就認為,第一,它認為不公平,比如說美國的汽車檢驗每年都要進行,它採取很多清潔能源的措施等等,但是它減排的努力隨著發展中國家不斷在工業發展過程中排放量的增加,相對的得到抵銷。比方說現在中國每年碳排放量實際上已經超過美國的30%,如果按照強度來看,實際上是美國的5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認為這是不公平的一個衡量標準。主持人:美國認為〈京都議定書〉是不公平的。李天笑:不公平的,所以它退出。在這一次的哥本哈根會議上,它(美國)最主要的一個中心的要點就是要拋棄〈京都議定書〉,重新另起爐灶,因為,第一,這個〈京都議定書〉已經過期了,馬上就要到期了,再一個就是它(美國)認為起點不公平。每個都要有一個同樣的起點。儘管歷史上發達國家曾經造成的污染的危害是要比發展中國家要大的多,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現在問題是歷史發展到這一步的時候,大家都認識到這個錯誤,發達國家也對本身造成的污染結果進行了很多淨化措施,比如倫敦的河還有空氣,美國現在很多的淨化措施等等,在這樣一個基礎上,雙方要採取一個平等的措施,它是這麼一個看法。主持人:這次氣候峰會剛剛推出了一個協議草案,這個草案對發達國家的減排要求是25%和45%;對發展中國家是15%和30%。為什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會有這種差別,而且怎麼樣界定你是發展中國家,它是發達國家?李天笑:這個一般來說是按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國際上的排位來決定。還有一個指標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是人均GDP。現在為什麼會有兩套指標?第一個首先當然是一個政治角力的結果。在這次會議上,美國、丹麥等國家提出了一個「丹麥文本」,就是它要重新另起爐灶。再有一個是中國和印度為主的「中印文本」。這兩個文本之間,一個是強調發達國家的利益;一個是強調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雙方在這利益上,如果說哪一個國家不參加;哪一個國家不同意哥本哈根會議就徹底散夥,所以說達成一個共同的這麼一個草案。但是問題是美國對這個共同草案,它仍然覺得對發展中國家壓力不夠,現在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主持人:我們看發展中國家主要是集中在以單位排放量來計算,比如中國就提出以單位排放量來計算;發達國家是以排放總量來計算,您認為這兩種算法哪一種更有道理?李天笑:當然排放總量是更有說服力,是最終目標之一。因為按照中國現在看法來說,它是單位的GDP比。如果按照每年2020年減少40%到45%的話,總量到2020年的時候還可能增加。按照年GDP增長8%來算的話,到時候要增長2倍。這樣就使發達國家以及所有國家所進行的減排的努力抵銷了。每年按照這數據的話,美國每年10%排放量的減少將會被中國一年增加的排放量完全抵銷。這樣情況下中國提出來的東西,開始大家還覺得蠻好的,數量蠻高的,從數字上講40到45,美國只說減少17%,大家覺得蠻好。但仔細分析的話,這實際上是個噱頭,是在爭取話語權的一種舉動。主持人:就是說中國所宣布的在2020年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從2005年下降40%到50%,也就是說實際上並沒有下降,總量更多了。李天笑:對,完全是這樣。實際上到2020年的時候,按照現在GDP的增長速度,會超過現在排放量總額的2倍,甚至更多。這樣不管對哥本哈根的協議或〈京都議定書〉來說,都沒有達到它要控制排放量的根本目的。主持人:這樣的話,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和美國、歐盟為首的發達國家之間,會有不能夠達成一致的矛盾。您覺得前景會怎樣呢?李天笑:我覺得前景是達成概括的政治性協議,而且在政治協議當中各方表述自己的意見,但現在的問題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對中國人本身來說是有絕大關係的。你想不可能中國大量排放汙氣,自己人不受損,實際上最受害的首先是中國人民自己。沒有一個純潔的空氣、沒有純淨的水,你說中國達到更多GDP發展有什麼用呢?完全沒有用。主持人:好,謝謝李博士。各位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節目,關於全球氣候峰會的問題,我們在今後的節目中還會繼續討論,歡迎您收看,謝謝各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