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警覺:文化糖衣下的政治飛彈

【新唐人2010年9月12日訊】新聞周刊(234)

中共文化部長蔡武率大陸文化藝術界代表等一行40多人,上週抵達台灣訪問,並於9月6日,在臺北喜來登飯店,出席了兩岸文化事務最高主管及專家學者一百多人參加的“2010年兩岸文化論壇”。中共方面提出,可比照ECFA,簽訂兩岸「文化合作協議」,建立未來的合作機制,互設文化辦事處等。而台灣資深媒體人和立委均質疑,把文藝作爲武器的中共所提出的文化交流,其背後的政治意圖究竟是甚麽 ?

文建會主委 盛治仁:「在台灣的校園裡面,我們老師走進來,我們小朋友都會全體起立,講聲老師好,這種尊師重道的精神,也在台灣得到了非常好的保存。」

台灣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在6日的“兩岸文化論壇”上話中有話,一語道破兩岸文化差異。學者也認為,兩岸文化根本不能同日而語,若想簽正式的交流協議,恐怕還有一段距離。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林文程教授:「台灣的文化是一個自由的,它不會受到政府的力量去約束,換句話說,他的文化是有自己的生命的,中國大陸所謂的文化交流是由政府來控制的,他想要操控文化,然後做政治性的應用,所以使這種交流上的企圖,基本上是不一樣的。我想這一方面是最大的落差。」

這場兩岸最高文化首長一同出席的民間論壇,格外引人關注,中共文化部長蔡武頻頻釋出加速交流腳步的聲音,不過面對媒體詢問,蔡武低調快閃,而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則是保守回應。

文建會主委 盛治仁:「(兩岸文化協議簽署有沒有時間表?)沒有,沒有」

文化交流協議有望?盛治仁:無時間表

促兩岸文化交流,爲何中共比台灣更急?這不得不讓人三思。衆所周知,中共的文化藝術,一直是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作爲指導方針的。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把文藝視做槍桿子以外的另一只武器。

資深媒體人 楊憲宏:「非常危險。其實文化,以中共的這種所謂黨的喉舌耳目,所謂的國家機器來說,它的文化就是它的武器。」

而這一武器,往往可以達到用槍桿子無法達到的目的,對此,資深媒體人毫不懷疑。

資深媒體人 楊憲宏:「中共是拿文化來包裝它後面的政治意圖。」「這種交流基本上不叫做文化交流,這叫做政治、這是政治交流。」

今年起,中共要求大陸網民必須採取實名制登記和使用微博,而主掌監控通訊及網際網路政策的,也是文化部。

中國作家 袁紅冰:「中共的文化部實際上是中共執行政治職能的一個部門。從文化的角度控制人們的思想。因此它是完全受中共的政治指揮的這樣一個部門。現在這次文化部長率團來這裡,實際上就是執行它們文化一體化的戰略佈署。在2012年之前完成和台灣的文化一體化的所有的戰略佈局,這是文化部長來的基

本政治目的。」

雖然馬總統日前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曾表示:「兩岸政策不必再快了,維持這個速度就可以。」不過此刻,台灣各界更關注簽署ECFA後,兩岸除了經濟,是否還會出現新的統合局勢。

立委管碧玲認為,所謂的文化ECFA,其實就是中共對臺「先經濟後政治」當中的政策過渡。

立委 管碧玲:「經濟的ECFA簽了以後,要走向政治的和平協議的過程中,他們以文化和軍事作為中間點的這個政治目標,軍事的部分他們要去談軍事互信機制,那文教的部分就是要去籤文教的ECFA以及文教兩部會的閣員登陸。」

因此兩岸的文化交流,仍舊擺脫不了濃濃的政治味。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灣臺北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