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國強”與“國富民強”看兩岸不同

【新唐人2010年10月10日訊】新聞週刊(238)

“國富民強”還是“民富國強”?在中共建政61周年,和中華民國建國九十九年期間,我們從兩岸的賀詞看到了這個差別。

大陸慣用“國富民強”,而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卻用“民富國強”,從字面不難看出“人民”在兩岸的不同地位,誰先誰後後顯而易見。政論家也指出,“國富民強”與“民富國強”正表明了兩岸的基本價值和理念的不同。

中共建政周年,報紙上處處可見“國富民強”,這也是中共一貫倡導的。而中華民國雙十國慶,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賀詞卻是“自由民主;民富國強”。兩個到底有什麽不同?

美國俄亥俄州景種博士:“我是從臺灣來,當然喜歡臺灣的。人民要富,口袋有鈔票的話國家就自然強了。國家就自然有錢了。”

臺灣的“民富國強”與大陸的“國富民強”,從字面上看,一個是民在先,國在後;一個是國在先,民在後。人民在同叫“中國”的兩岸,顯然有著不同的地位。

政論家廖中和:“這就剛好很具體地代表了中共政權和臺灣政府兩邊的基本觀念跟基本哲學的差異。臺灣是‘民富國強’,就是説他以人爲本,從人的富去達成國家的強。那麽中國大陸很明顯的是,從國家的強想要民也富。這一點我必須加以深論的是,凡是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孔夫子的基本觀念,請大家不要忘了,孔夫子所講的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個人到社會到國家,而不是顛倒過來。顛倒過來這只有在集權專制的國家才會發生,才會認爲是對的。”

民富國家一定強大,而反過來,國富,人民是否一定會強呢?

政論家廖中和:“我今年六月初在北京訪問,印象非常深的是,跟年輕人聊天的時候,我們爲了客氣總是說,中國大陸這二、三十年發展得非常好,都很有錢了。年輕人給我的答覆,讓我很有感觸。他說,國家是強了,但我們呢?人呢?一般的人呢?大家的薪水漲了嗎?大家的薪水提高了嗎?所以我們必須說「國強民富」是一個不正確的路綫。我希望中國大陸的政權至少要體會到這一點。”

新唐人電視臺記者楊曉玫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