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G20承諾避免貨幣戰 美中分歧仍大

【新唐人2010年10月25日訊】囊括了世界主要經濟體的20國集團10月23號達成歷史性協議,將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重大改組,20國集團成員國承諾避免「貨幣戰爭」。不過,美國與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分歧仍然很大。而中國等新興國家面臨大量熱錢湧入,加劇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的風險。

20國財長會議23號在韓國慶州閉幕,根據達成的協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向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國家,轉移6%以上的投票份額;歐洲同意在理事會24個席位中讓出兩個席位。

IMF總裁卡恩說,這一協議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二戰後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改革。

同時,為避免危害全球經濟的貿易戰,20國集團成員國承諾應該「基於市場決定匯率的原則,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會議並對金融監管改革等主要議題達成共識。

《韓聯社》23號指出,匯率問題被稱為「沒有槍聲的戰爭」,不僅是美國、中國,而且日本、巴西、歐洲等世界各國也試圖通過貨幣貶值來實現國家利益。

報導說,各界認為,慶州會議簽署的《聯合聲明》成果超出了預期。這應歸功於各國為避免貿易保護主義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當天,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提議,各國貿易順差或逆差應限制在各自GDP的4%。但這項提案遭到出口大國德國和日本的反對。

日本財長野田佳彥指出,互打貨幣貶值戰和貿易保護戰將使脆弱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大量發行貨幣使美元貶值。特別是今年6月以來,美元兌世界主要貨幣下跌了約10%,促使日本、韓國、瑞士、澳大利亞等多國政府紛紛採用行政手段干預匯率,保護本國貿易。

20國財長會議前,美國財長蓋特納21號一週內第三度重申:美國不打算通過美元貶值來實現繁榮。而美聯儲10月12號公布的會議記錄顯示,準備採取新一輪定量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復甦。

美元持續貶值促使熱錢湧入新興市場,引發資產價格飆升,通脹壓力高漲。據聯合國經社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估計,今年流入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熱錢,上升到1900億美元。

曾掀起亞洲金融風暴的「金融大鱷」索羅斯,再次大舉進軍亞洲市場,尤其盯著人民幣升值的機會,帶來的資金高達80億到100億美元。

在20國財長會議上,美國與中國未能在匯率問題上縮小分歧。美國指責人民幣匯率造成美中巨大貿易逆差,導致美國失業率上升。目前,這一指責在美國中期選舉的競選廣告中頻頻出現。

不過,華盛頓卡託研究所貿易問題專家格里斯沃德指出,那些外包到中國的低端製造業工作很可能不會回流美國,「今天的美國是一個以中產階級和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80%的美國人在服務業工作,這也是所有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自然發展趨勢。」

專家指出,歐美經濟不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高福利、赤字財政等結構性弊病長期拖纍。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曉博士對美國之音說:「全球經濟是不平衡。發達國家面臨結構調整,歐洲的養老等問題負擔特別重,不應該作出無法實現的承諾﹔發展中國家也面臨經濟結構的調整。」

儘管美國繼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已在改革福利制度,削減政府開支和財政赤字。

法國參議院22號通過了退休制度改革法案草案。不過,專家建議,在改革福利的同時,稅收制度也需要改革,否則,不僅會遭到工人的反對,也會影響經濟復甦。

中國面臨難以控制的房地產泡沫和通脹壓力,調整經濟結構刻不容緩,第十二個5年計劃不再把GDP增長放在首位,而是強調促進消費。中共目前採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包括央行加息、緊縮信貸、遏制房價、放緩經濟增長速度等,但能否實現軟著陸,外界並不樂觀。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認為,不僅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且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從長遠看都是好事,不是壞事。

他說:「因為從2008年經濟危機之前,整個全球經濟、西方經濟就是一個很不正常的一種高消費經濟,它和低碳經濟、環保經濟根本不相符地發展,盲目地就是刺激人們吃喝浪費消費,地球資源、生態環境都破壞到這個樣子,氣候變遷都到這個樣子,還一味地鼓勵經濟消費發展。」

仲大軍呼籲,要反思置疑一味鼓吹經濟增長的傳統經濟學,一些所謂的經濟增長建立在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對資源浪費的基礎上,今後的經濟發展需要遏制人類過份的貪婪和欲望。

新唐人記者李元翰、周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