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一死四傷 驗出熱帶性海魚毒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8月3日訊】上個月在台東成功鎮有民眾疑似吃了港邊捕撈的魚,造成一死四傷離奇中毒,今天(3日)台東縣衛生局初步檢驗結果出爐,發現「青鱗仔」魚中含有微量的「熱帶性海魚毒」,可能是禍首。

台東成功鎮五位民眾,7月20日吃下在基翬漁港捕撈的三角仔、青鱗仔等魚類後,造成一死四傷,衛生局將兩種魚送驗後,發現其中俗名青鱗仔的「黃小砂丁 魚」,含有大於0.5MU的熱帶性海魚毒,可能就是禍首。

台東縣衛生局長 陳照隆:

「(熱帶性海魚毒它是如何形成的)一般有些魚是吃到有毒的貝類,或者是一些藻類,然後在牠身上已經有產生這種毒素。」

青鱗仔屬於珊瑚礁海域的魚類,跟牠一樣的,還有傳統市場常見的石斑魚、赤角魚、鸚哥魚等,避免有熱帶性海魚毒的風險,魚販事先都會把魚的內臟拿掉。

魚販:

「裡面(內臟)清理乾淨啊!清理乾淨下去煮,才會比較安全,他沒煮就生吃,當然會中毒。」

事實上,熱帶性海魚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吃了多會出現神經感覺異常,例如嘴麻、關節疼痛,一旦發現吃魚有問題,要馬上就醫。

台東縣衛生局長 陳照隆:

「以前我在綠島的話,就經常有一些比較深海的這些魚,牠是在某一個地方,牠比較容易引起中毒,吃的時候他感覺嘴巴裡面就麻麻的,有不舒服這種感覺,應該是不要再繼續吃啦!」

青鱗仔中毒的真正結果,還是得等法醫的解剖報告出爐,不過衛生局呼籲,烹煮珊瑚礁魚類,記得清理內臟,可以降低中毒風險。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