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 製造業瀕危 北京釋人民幣升值反調

【新唐人2011年11月11日訊】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近日演講指出,中國製造業已陷入絕境。在APEC峰會召開之際,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北京當局研究人員建議允許匯率雙向波動及人民幣貶值。經濟學家指出,中國面臨製造業危機和歐美敦促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

《金融時報》11月8號報導,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說,中國外匯儲備繼續下降,9月份減少610億美元,證明存在著應當引發人民幣貶值的那種資本流出。

中國央行曾提出在人民幣交易中引入更多的雙向波動。范劍平建議「應當讓人民幣根據市場的要求進行調整」。

中共商務部長陳德銘在20國峰會期間說,從2005年中國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了30%。中國的貿易順差在逐漸減少。

紐約城市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志飛接受《新唐人》採訪表示,中國的製造業萎縮,導致人民幣面臨下行壓力。

陳志飛:「很多人都覺得人民幣應該貶值,這個實際是官方的一個普遍的聲音。因為現在中共內部從它的經濟發展來看,陷入了一個死結,因為現在發展的速度下來了,整個的製造業現在已經在萎縮。」

郎咸平教授10月22號在瀋陽演講表示,中國把製造業的定價權拱手讓與歐美等國,使得製造業的利潤大幅下挫,導致了06年第一次製造業危機。06年以後,地方政府的兩大錯誤政策,一是抓建設拉動GDP,二是瘋狂招商引資,造成了中國製造業的第二輪危機。

郎咸平:「到這個時候,你發現我們中國製造業的兩個危機統統出現:第一個,投資營商環境全線惡化;第二個,金融海嘯帶來的產能過剩。於是乎你從製造業拿出大量的錢不做了,這次呢跑去炒樓、炒股、買汽車、買奢侈品、買古董藝術品去了。」

郎咸平痛斥北京當局的三大錯誤政策,其中包括稅賦過重,五千年最高;錯誤的信貸政策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等等。

郎咸平:「在第一場定價權大戰失敗之後,加上三個政策的錯誤,我們傳統製造業的平均淨利潤率不到3%,09年下半年不到3%。這麼低的淨利潤率,我們能夠升值多少?那不夠3%吧?那美國要求多少?20%。」

自從去年6月20號人民幣重啟升值,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達8%。美國參議院10月2號通過了一項制裁中國操縱匯率的議案。而一些經濟學家辯稱,人民幣升值只會讓製造業轉移到其他低成本生產國。

溫家寶曾透露「中國的失業人口多達2億人」。

陳志飛:「人民幣升值應該是會導致中國失業率上升,它為甚麼希望人民幣要降值,主要也是為了保住就業率,避免更大的失業率。這其實恰恰表現了中國政府在經濟發展方面的不作為和它的腐敗,中國的外匯統制對民營企業的發展、對自己技術革新和增加就業人口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國內支持人民幣加快升值的意見,主要是看到過大的貿易順差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他們認為貿易順差及其帶來的外匯佔款導致的貨幣超發,是中國通貨膨脹高企的重要原因。但是,《金融時報》認為這是錯誤的,誤判了貨幣發行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

陳志飛:「它會加重通脹的壓力,但不會造成現在中共通脹失控這種局面。所以,很多體制內的人士、包括我們自己的人士這樣講是不對的,好像通貨膨脹是中國貿易發展、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的,這不是的,這個其實是中共長期以來金融剝削的一個表現。」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佩蒂斯教授9號警告,如果北京當局不抓緊讓出地方、省級乃至中央政府的一些利益,提高家庭消費在GDP中所佔的比重,中國難以在不出現社會動盪的情況下實現轉型。

新唐人記者 常春 李元翰 薛莉 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