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劇情片 三部小品真摯動人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11月22日訊】昨天(20日)我們介紹了「賽德克巴萊」這部大製作的最佳劇情片。今天(21日)要帶您來看看另外三部入圍最佳劇情片的小品,分別是「桃 姐」、「鋼的琴」、和台灣導演執導的「到阜陽六百里」。有趣的是,以「鋼的琴」入圍最佳女主角的金馬影后秦海璐,在這三部影片裡都有演出。

由劉德華、葉德嫻領演的《桃姐》,描述一段溫暖的主僕情誼,是監製李恩霖的真人真事。桃姐13歲成為李家傭工,六十年來不遺餘力守護李家五代人,更是一直照顧著少主Roger。但桃姐中風之後,決定住進養老院,Roger才驚覺,他們之間的情感早已濃如至親。

全片情感真摯,有笑有淚,感人至深。不只在威尼斯影展大受好評,也入圍金馬六大獎項,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剪輯。香港導演許鞍華,在《桃姐》中展現她濃厚的人文關懷,讓威尼斯影展主席馬可穆勒大讚《桃姐》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絕唱」。

桃姐入圍6項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桃姐

最佳導演 許鞍華

最佳男主角 劉德華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最佳原著劇本 陳淑賢

最佳剪輯 鄺志良/韋淑芬

香港導演 許鞍華:「我越來越想拍一些寫實的電影,拍的情感和調子是沒有人家拍過的,像這片是關於老人家的,就很少人拍。所以我是希望這樣子,能留下一個記錄,就是香港的現代生活。」

陳桂林,一個離婚的鋼鐵廠下崗工人,因為女兒的一句話,千方百計想要弄架鋼琴留住女兒,甚至集合親朋好友,要自己打造一架能發出聲音的鋼的琴。

《鋼的琴》獲得金馬獎七項入圍的肯定,包括劇情片、導演、男女主角、原著劇本、攝影和原創電影音樂。導演張猛和男主角王千源都是東北人,以幽默詼諧的步調,時而點綴荒誕魔幻,刻劃東北風情與小人物苦中作樂的情感,尤其深刻。

鋼的琴 入圍7項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鋼的琴

最佳導演 張猛

最佳男主角 王千源

最佳女主角 秦海璐

最佳原著劇本 張猛

最佳攝影 周書豪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吳泳默

金馬執委會執行長 聞天祥:「在威尼斯影展得獎的桃姐,還有在東京影展得獎的鋼的琴,兩部有非常濃郁人文情懷的電影也獲得肯定,那更有趣的你可以看到像到阜陽六百里,這是一位台灣導演在上海,去描述所謂的異鄉人,在一個大都會裡的情感跟經驗的作品,完全打破了隔閡。」

導演 鄧勇星:「因為這部電影是我媽媽過世前,我跟他說,媽我拍部電影給你看,然後我就去拍這個東西了,這說的是一個回家的故事,那也是我心裡面自己的一個歷程,因為我其實從小非常叛逆,我跟家人距離非常遠,一直到想回家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靠近這麼困難。」

身為久居上海的台灣人,導演花一年的時間,用記錄片關照身邊一群外地打零工的人。電影僅僅18天就拍攝完成,沒有刻意煽情,反而用最真實的光線和鏡頭,呈現打工仔過年返鄉的心境,和都市底層的美麗與哀愁。巧妙融合大陸演員和台灣團隊,到「阜陽六百里」入圍劇情片、原著劇本、女配角三項金馬名單。

到阜陽六百里 入圍3項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原著劇本 楊南倩/鄧勇星/秦海璐/葛文?/席然

最佳女配角 唐群

桃姐的香港傭工、鋼的琴的東北下崗工人、上海打工仔到阜陽六百里的返鄉情懷,三部小品,各異其趣,卻在導演的視角下共同關照出各地的生活樣貌,中國式的感動,能否獲得金馬評審青睞,週六就見分曉。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張芝瑄 台灣台北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