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交織中西文化 展現台灣軟實力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6月21日訊】琉璃藝術品的獨特造型與光澤,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台灣一家知名的水晶玻璃產業,18年來,不斷研究創新,並堅持中華傳統,透過一件件作品,不僅看到包含中西合璧的文化美學,也看到台灣蓬勃的軟實力。
游龍、鱗魚、鳥獸,象徵吉祥富貴的細緻圖騰,是取自商朝的蟠龍紋盤;青銅器扁壺的造型,採用壺中壺的概念,翻轉深藍色的扁壺,呈現龍鳳樣式;而這把鑲崁在金色山岩的青銅古劍,多層次的紋路刻痕,象徵凌人的霸氣,也蘊藏自我期許的力量。
水晶玻璃產業執行長 王永山:「在往深的底下看,是自我期許,就是一種力量,自我實現,就是有一股力量,那這樣的一過程,當然每個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不同的角度來自我期許,但這就是創作者,他預留了空間,讓你在欣賞的當中,有一個互動共鳴。」
每一個角度與刻痕,透過藝術家的巧手,成為精雕細琢的琉璃作品,融合歷史背景與現代技術,是台灣知名水晶玻璃產業,18年來,不斷研究創新的結果,執行長王永山表示, 面向大陸,台灣可別輕忽自己文化厚實的軟實力。
水晶玻璃產業執行長 王永山:「比如我們常常跟大陸比較,說大陸高樓大廈,不用擔憂,高樓大廈不代表甚麼,一個真正的自己,就是軟實力,我們希望,現代的我們看過去也是一樣,要有足夠的信心,軟實力來表現自己。」
一件件透亮的琉璃作品,不僅包含中西合璧的文化美學,也看到業者對傳統文化的堅持與努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中共遼寧號等6艦兩天航經沖繩 安倍發言再提台灣
2021-12-21 22:05:43近來,中共頻頻派出戰艦騷擾日本。日本防衛省今天(21日)公布,包括遼寧號航母在內的中共6艘軍艦,19、20號連續兩天航經沖繩附近海域 ,並執行了艦載戰鬥機起降訓練。日本也派出準航母出雲號進行偵蒐監察。
-
IDC:中國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 落後台、韓3、4代
2022-01-21 17:07:46近年來中共不惜成本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發展中國半導體,不過,如今爛尾事件頻傳。市場研究機構IDC分析師19日表示,受限於美國箝制中國科技業,中國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至少落後對手3、4代,離半導體自主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
立陶宛所有外交官撤離中國 美英歐盟發言批中共
2021-12-16 13:19:54焦點話題來看到,立陶宛昨天宣布所有外交人員都撤出中國,並譴責中共違背維也納外交公約,對此,美國和英國也發聲譴責中共,支持立陶宛。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表示,每個國家都應能在不受脅迫下,決定他們的「一個中國」政策的樣貌,並譴責中共脅迫立陶宛。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也在推特上發文批評,中共對立陶宛駐北京外交人員施加令人無法接受的壓力,他表示,英國與立陶宛和我的朋友外長藍斯柏吉斯站在一起,對抗威脅。
-
海外疫苗接種地不能選台灣?紐衛生部挨轟將更正
2022-03-14 17:44:12旅居台灣的紐西蘭人發現,他們為了返國而申請COVID-19疫苗通行證時,接種地點只能選填中國,痛批當局「極度侮辱人」,紐西蘭衛生部隨後表示,會把台灣加入清單。
-
俄侵烏給中共教訓:可預見將來 迫台統一辦不到
2022-04-11 16:54:24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中國可能武力犯台的諸多討論。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7日報導,這場戰爭給中國諸多教訓,當中包括可預見的將來,強迫台灣與中國統一是辦不到的。
-
台灣經濟繁榮不必靠中國 學者:未來發展應首重經濟安全
2022-03-26 14:36:05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意外為台灣帶來轉骨契機,近幾年經濟得以擺脫低度成長,不過中經院學者提醒,未來十年台灣經濟發展必須認知到3件事,尤其是台灣如何強化經濟安全,認知到經濟繁榮不必然要靠中國。
-
外媒曝中共擴增雷達 山寨鋪路爪瞄準台日韓
2022-04-20 14:03:54美國「國防新聞」指出,中共在山東省建立的2座大型雷達,第一座幾乎可以肯定是為了瞄準台灣和附近區域,另一座雷達範圍則很有可能涵蓋北韓、南韓以及日本全境。台灣立委王定宇表示,中共在大陸多地的大型雷達設施,意圖監控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動態,不過,到底性能如何,是不是山寨美軍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還要再觀察。
-
曹興誠主張兩國論 籲台灣應全民皆兵從認知戰開始
2022-03-31 21:27:18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近來大力鼓吹兩國論,他今天進一步表示,台灣要培養尚武精神,全民皆兵,以認知戰開始,要清楚認知,「它(中國大陸)就是敵國,要消滅我們,我們不要被分化」。
-
中共下令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 外交部籲國際聲援
2022-02-10 14:35:11中共因不滿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近期宣布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外交部今天表示,嚴厲譴責中共針對立國經濟制裁的霸凌作為,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支持立陶宛。
-
捷克新任外長友台 外交注重人權、調整對中俄關係
2021-12-21 09:10:51歡迎回來,17號上任的捷克新任外長利帕夫斯基表示,未來將檢討捷克對俄羅斯與中共的關係。利帕夫斯基對台灣相當友好,今年10月才與訪問捷克的外交部長吳釗燮共進晚餐。
-
美足聯地圖把台灣列入中國惹議 洛台僑球場舉牌抗議
2021-12-24 22:06:27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官網發布的世界地圖,把台灣跟中國用同一個顏色標示,形同列入中國的一部分,引發台美僑胞不滿。週四(23日),南加洛杉磯的台僑,有近20個台灣人社團,發表聯合聲明,向NFL表達強烈抗議,呼籲更正地圖。
-
挺台對抗中共施壓 義大利媒體高規格專訪吳釗燮
2021-12-18 18:09:19中共持續以外交軍事力量施壓台灣,引發國際媒體聚焦台灣。義大利大報「共和報」昨天以高規格版面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強調中共是整個自由民主世界的威脅,而台灣是對抗中共的前線。
-
研究:台灣PM2.5受中國排放影響 最高占70%
2021-12-26 20:46:01根據研究,台灣冬季受境外污染物影響占比約49%;綜整全台測站衍生性PM2.5受中國排放影響約占40%至70%,以華東地區對竹苗影響最大,其餘五大地區都是對雲嘉南空氣品質區影響較大。
-
台灣5年後成第20大經濟體 謝金河:早已是但要再精進
2021-12-29 15:49:56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預測,台灣將在2026年成為全球第20大經濟體,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其實,台灣早在2020年的GDP總值已是排名全球第21,因此這排名的意義其實不大,但在國際上得到的認同,與台灣的經濟力完全不相稱,這是台灣需要再精進努力的地方。
-
美公布去年惡名市場名單 中國上榜最多 未點名台灣
2022-02-18 15:11:18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17日發布2021惡名市場名單,中國仍是全球第一大仿冒品來源地,包括蝦皮、淘寶、拼多多等平台今年依然上榜,中國微信電商及全球速賣通首次上榜。另外,過去多年都遭點名,「電影天堂」今年仍被列名,但不再指稱架設於台灣。
-
美眾院通過支出法案 禁「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
2022-03-10 14:25:52美眾議院今晚通過1.5兆美元的2022財政年度綜合支出法案,其中一項條文禁止美國行政部門花錢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的地圖,盼將中國、台灣切割。
-
中共威脅下 促美日強化軍事一體化、深化合作
2022-01-05 15:45:03來看到,去年1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和日本陸上自衛隊隊員,在日本進行聯合軍演。演習內容包括日本和美國軍人共同指揮雙方的飛彈、飛機、船艦和雷達等。《華爾街日報》指出,印太地區最大的擔憂,就是如果中共真的採取行動奪取台灣,而這項擔憂「正在驅使美國和日本深度整合他們的軍隊」。先前也有消息指出,日本自衛隊與美軍,已經針對台灣出現突發事態,制定聯合作戰計劃。
-
菲律賓2/10起開放157國觀光客入境 不含台灣中印
2022-01-28 18:39:25菲律賓為控制COVID-19疫情關閉國界將近2年後,今天宣布2月10日起重新開放大多數國家已完整接種疫苗的觀光客入境,並取消隔離要求,但不包括中國、印度和台灣。
-
台灣在世貿再提貿易關切 促中國撤銷鳳梨3鮮果禁令
2022-03-26 19:32:05中華民國常駐世貿代表團今天再度在世貿會議中向中國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要求中方儘速撤銷暫停輸入台灣鳳梨、釋迦、蓮霧3鮮果禁令,但中方依舊回覆措施有科學證據。
-
立陶宛外交官撤離中國 美英歐盟齊聲援民主盟友
2021-12-16 22:12:04焦點話題來看到,立陶宛與中共的關係持續惡化,出於「安全考量」,立陶宛駐中國外交代表團15號全數離境。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批評,中共單方面外交降級,還強力要求立陶宛駐中大使館改名,違背了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