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大閘蟹養殖 仿造自然生態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7月6日訊】從政府禁止自大陸進口大閘蟹以來,台灣養殖大閘蟹的業者越來越多,為了克服不同的養殖環境,業者都各出奇招。住在雲林北港的洪明昌,標榜以仿造自然生態的方式,強調不用藥,也能養出健康的大閘蟹,帶您去看看。

因為大閘蟹原產於湖泊和河流,想在靠海的雲林北港養殖大閘蟹,洪明昌嘗試以人工仿造的方式,把養殖場變成一個大閘蟹的自然生態園。

養殖業者 洪明昌:「把水池改做類似河流那樣可以流動,讓它仿造自然的生態。所以才去用很多的水草和流動的循環水,讓它的水體就是仿造那個自然的生活環境。」

馬達打水,串聯全部的水池,製造循環水流。並在每一個養殖區塊,種植約三分之一範圍的水草,做為大閘蟹避暑或換殼時躲藏的場所,還能淨化水質。

養殖業者 洪明昌:「水禾,因為它每一節,都有一個根系,所以它只要一節就可以變成一棵,一節就一棵,所以它在水中過濾系統很好,它這個鬚根可以長得很長,它可以達到淨水功能。」

青背白肚,金爪,爪上有毛,是大閘蟹的主要特徵。牠的養殖期大約十個月,期間要經過十八次左右的脫殼才達到成熟。

養殖業者 洪崑豪:「我們會提供做一些人工的蟹屋讓牠居住,讓牠們可以躲藏,也方便我們收成。牠屬於雜食性的,初期的時候牠是吃素食的,草食性比較多,中後期牠會吃肉食性的,所以我們會用一些下雜魚來餵養牠。」

採用自然的方法養殖,雖然自然死亡率高達三成到五成,但洪明昌還是堅持不用藥,希望能兼顧消費者的健康與環境的維護。

新唐人亞太電視 劉美蘭 陳月秀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