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灣米國學校 傳承產業米食文化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12月13日訊】米飯是亞洲人的主食,但是,您吃過「大碗公飯」嗎?接下來的新聞,我們要帶您去一個由舊碾米廠蛻變成的「米國學校」,來到這裡,不但可以吃到古早味的「大碗公飯」,還可以體驗稻穀的碾製過程;通過測驗,還可以把親手製作的白米帶回家,透過鏡頭帶您到台東關山去看看。
好香、好豐盛的「大碗公飯」,它可是老一輩農民無法抹去的記憶;雖然現在飲食多樣化,但是,很多人還是難以忘懷這古早的好滋味。
遊客 戴瑞雲:「這個(米)又香、又Q的啦!」
91歲阿公 戴樹仁:「這個是『碗公飯』,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吃到這個大碗公飯。」
那麼,又Q、又好吃的米飯,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有米國學校「校長」稱號的彭衍芳詳細的解說「稻米的一生」;他還幽默的說:電腦不僅會挑花生,也會挑米粒。
解說員 彭衍芳:「第一個步驟,要把它的殼剝掉,這個殼我們叫做粗糠。來不及長大,或者是未成熟的米粒,或者半路夭折的米粒,稱之為屑米。」
解說員 彭衍芳:「每一顆米都要經過電腦挑,要挑甚麼呢?挑這個被蟲(咬),病害粒、蟲害粒,還可以把米蟲挑掉,這樣米蟲就不會到妳的包裝袋裡面了,這樣就是一個完整做米的過程。」
來到這裡的遊客,除參觀製米過程和玩米認證外,還可以體驗一下,以前阿嬤時代的買米、扛米的情景。
解說員 彭衍芳:「以前買米,尤其到米店買米的話,他不是用秤子秤的,是用斗量的方式。將你的盒子(魔術箱)放進去以後,我們只要輕輕的把它推進去,然後拉出來,你就會拿到一盒米。做好了自己的米,你就可以像以前阿嬤買了米一樣,扛著回家,帶著米回家去。」
遊客 張文駿:「經過今天講解以後,就稍微瞭解一點製米、做米的過程,跟米大概是怎樣產生的,這樣子。」
透過米食的體驗教學,傳遞了台灣傳統的稻米產業文化,也讓遊客品嚐到農業時代大碗公飯的好滋味。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方雅嫻 台灣台東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木玫瑰繁殖力強 蔭棚或乾燥花絕佳選擇
2015-05-20 21:46:17餐廳或是農場圍籬的綠色植物,一般人會選紫藤或是炮杖花,台東關山一家果園主人,卻種了二株木玫瑰,花形如同乾燥花,和牽牛花同屬旋花科,攀爬到哪裏,就將對方緊緊扣住,可以遮蔭,也可以作觀賞用途。
-
找回失落工藝 專訪達悟拼板舟達人
2014-05-13 20:24:58在雅美族人觀念裡,會做海上行走的船隻,才會被族人認同是成熟的男人,所以過去雅美族男性都會做舟或雕刻。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離鄉工作,這項技能也逐日失傳了,我們專訪了一位擁有五十年資歷的拼板舟達人,了解當地工藝家們所面臨的挑戰 。
-
蘭嶼文創力 丁字褲商品學問大
2014-05-13 20:27:37丁字褲是蘭嶼達悟族男子的傳統服飾,也是當地最獨特的文化之一,為了因應遊客的需求,當地工藝家採用丁字褲的線條,製作了小錢包和手機袋等文創商品,新唐人帶您前進蘭嶼,發現這白黑灰的素雅色布中,所蘊含的原民學問與智慧。
-
三十載不輟 排灣族手工藝家心繫文化
2014-04-15 20:20:10台東排灣族部落之寶,人稱「陳媽媽」的陳利友妹,打從6歲開始就跟隨媽媽學習部落手作品,包包、琉璃珠還有傳統原民服飾樣樣行,今年72歲了,在專校和部落大學擔任講師超過30年之久,她希望能將排灣族文化傳承給年輕族人 。
-
研究蝴蝶蘭多年 依然鍾情台東原生種
2014-06-17 20:07:35台灣是蝴蝶蘭王國,帶您去探訪神農獎得主朱榮昌,六十幾年前,朱榮昌舉家從台南搬到台東賓朗定居,種植蝴蝶蘭35年,強調天然種植方式,讓蝴蝶蘭擁有自己的生存能力。維持天然的純淨色澤。
-
部落圖騰為軸心 布農部落手作品吸引人
2014-06-17 20:17:07台東延平鄉布農園區,完整保留部落長老的織布技法,結合「彩虹」和「菱形」這兩個部落的幸運圖騰,製作出別緻的手作品。
-
卑南族年祭 傳統競技交流情感
2014-04-08 20:06:01兩年舉辦一次的台東卑南族聯合年祭,來自8社10個部落的族人,藉由10公里馬拉松、傳統弓箭比賽等活動,展現部落不同風貌及傳統文化特色。
-
古灶燒柴作菜煮飯 米國學校農村新體驗
2016-11-21 22:46:40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煮飯、燒水都是用柴火來燒爐灶,不過,現在都看不到了,在台東關山的米國學校結合食農教育,找來老師傅製作古早爐灶,重現早期農村時期的生活,讓遊客體驗用古灶升火煮飯的樂趣!
-
紅石部落黃金果正當熟 議員力推盼再擴大面積
2020-07-15 21:48:10現在正是台東關山紅石部落黃金果的採收期,有別於屏東,這邊的採收期比較晚一點,議員陳宏宗樂當推廣員,希望除了釋迦以外,黃金果能成為台東另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
-
阿美族服飾牽起二代情 緣起媽媽的背影
2020-05-05 21:46:04在台東關山鎮上有一家專做阿美族服飾的工坊,主人林桂英,因為47年前媽媽的堅持,而學會了這項傳統技藝,目前除了接單訂做之外,還在部落做教學,希望族人都能夠學會,讓美麗的工藝永遠保留下來。
-
台東比西里岸部落 原民鼓聲響起
2014-05-20 20:18:27台東成功比西里岸部落,在社區發展協會奔走下,阿美族年輕人擁有了自己的鼓團,取名為「PAW PAW 鼓」,五年下來,從原本的六個孩子,發展成二十個團員的規模,每月預約演出超過十場,帶大家一起去聽聽他們的故事。
-
東海岸最大漁港「成功」盼青年回流
2014-05-21 20:41:28台東成功漁港,是東海岸漁獲量相當豐富的漁港,同時也是臺東賞鯨活動的據點,但這幾年因為年輕人外流,魚獲量銳減,要如何規畫讓年輕人回流與投入漁業,成了當地人關切的問題。
-
普悠瑪盃射箭賽 300高手較勁
2014-06-29 21:20:21為了慶祝普悠瑪通車,將台東交通帶向新的紀元,週日在台東卑南文化公園舉行了第一屆全國原住民普悠瑪盃傳統射箭比賽,吸引了全台各地300多名原住民參賽,比賽規定使用傳統弓箭,就是要考驗選手們的實力與技術。
-
關山阿美族豐年祭 傳承傳統歌舞
2019-08-20 21:57:02歡迎回來。台東關山阿美族達谷梵部落,18日舉辦一年一度的豐年祭,吸引不少鄉親返鄉參加,透過傳統祭典,讓不同年齡層的族人代代傳承,希望能把阿美族傳統歌舞保留下來。
-
伯朗大道爆紅遭破壞 航空公司致歉
2014-07-08 20:04:37台東的伯朗大道,因為航空公司的廣告爆紅,但是也出現了遊客隨意踐踏稻田,亂丟垃圾、亂停車的情況,拍攝團體跟航空公司知道之後,感到非常氣憤也非常的痛心,還專程前往池上鄉,親自向農民來道歉,呼籲大家不要破壞了台灣的好山好水 。
-
關山金嬌蘿蔔新鮮上市 拔蘿蔔活動即將開鑼
2020-01-15 15:44:57為促進地方觀光產業,台東縣關山地區年度大事-拔蘿蔔活動,將於元月18日上午9點起在德高里舉行,民眾除了下田享受拔蘿蔔的親子樂趣外,還有蘿蔔乾(菜脯)DIY、趣味闖關體驗、歌舞表演及美食市集等活動。
-
稻米呈空包彈 台東縣長饒慶鈴實地勘查向中央求助
2020-05-25 19:50:05台東縣關山、池上、鹿野、卑南、海端等鄉鎮4月中旬,抽穗的稻子受寒害影響,稻米呈現空包彈情形,台東縣長饒慶鈴偕同縣議員陳宏宗、鎮長戴文達到關山德高里、池上、海端及鹿野視察,邀集各鄉公所張堯成、李國強及胡金至三位鄉長,及各鄉鎮農會人員一起加入勘查、就地在田間討論協助災農的策略。
-
多樣木瓜栽種技法 可延產期增產量
2014-07-29 20:30:15台灣的水果世界聞名,在果樹栽種研發上也有亮眼成績,透過鏡頭我們帶您到屏東高樹鄉,看看果農是如何研發木瓜栽種的技法,讓品質及產量都能提升。
-
全台唯一搶魚大戰!直擊太麻里魚場交易
2017-04-11 22:16:22歡迎回來。觀眾朋友看過搶魚大戰嗎?在台東太麻里的一處魚場,每天早晚都會湧入魚販和遊客,工作人員剛捕獲的新鮮魚貨,不到一分鐘就被搶空,而這種搶魚文化,已經維持三十幾年了。
-
影音、畫畫無師自通 高三生留住歷史遺跡
2015-02-11 20:28:48許多人會用創作記錄家鄉的點滴,帶您看到雲林一位高職生程威誌,他從小學開始,就接案子,陸續拍攝歷史遺跡,而帶進了收入後,他又去添購更多設備,希望有更多不一樣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