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中小營養午餐 推行米麵條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月14日訊】台灣每年進口小麥170萬噸,其中有40%,被用來做麵條及麵包,而台灣的稻米卻是生產過剩的。雲林縣政府推廣農業博覽會,注重在地食材,縮短食物旅程, 委託廠商研發用米做的麵條,率先在雲林縣國中小學營養午餐推廣食用。

排著隊領取營養午餐,雲林縣長蘇治芬親手盛麵給學童,而這些中午吃的義大利麵,可全是由白米製成,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來,但小朋友吃起來感覺究竟如何。

學童:「(你剛剛吃幾碗?)三碗。」

學童:「我們都吃兩碗。」

學童:「QQ軟軟的,它比較小,而且比較軟。」

米是東方人的主食,近年來國人飲食逐漸西化,麵食類佔了四成以上。為了提升國人吃米比例,政府輔導廠商研發米麵條,除了免於食物運送過程 消耗石油,也讓國內農民多一分出路。

雲林縣長 蘇治芬:「這個學年在各個國中小,每週至少要有一餐要食用米麵食,希望米的用途可以越來越廣,越來越大,也可以幫助農民。」

經過廠商研發結果,目前已經能做到米穀粉、麵粉六比四的米麵條,唯獨成本過高,市場反應不佳,現在廠商與國小合作,讓學校不需支出太多成本,學童們就可以享用到好吃的米麵條。

米麵條研發廠商 廖先生:「學校本身有政府輔導半價的食米,我們只是替學校加工。」

米麵條在口感上已經做到接近傳統麵食,營養成分也比較適合東方人體質,從中小學推廣做起,也教育學童環保旅程以及在地食材的觀念。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