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礦坑爆炸 282死群眾抗議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5月16日訊】歡迎回到早安新唐人。來關心,土耳其西部索馬煤礦的爆炸事件,死亡人數已經攀升至282人,估計至少仍有150名礦工受困,恐怕生存機會渺茫。
13號在土耳其的馬尼沙省索瑪鎮,因為機械故障導致礦坑發生爆炸意外,電力中斷而且升降梯無法運作,礦工們受困在兩公里深處的地底,並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生命危險,事發當時有787名礦工正在工作。目前搜救行動還在進行,死亡人數已經來到274人,大約150人失蹤,三百多名傷者送醫。由於事故發生的時候,剛好是採礦工人正在換班,所以至今的受災人數仍然無法完全確定。
美國白宮對這件意外表示關心,並承諾提供援助。
美國白宮發言人 卡尼(Jay Carney) :「我們關切並祈禱今天那些土耳其索瑪礦坑爆炸的人可以甦醒,在那裡已經有兩百多人喪生,一百多人受困。我代表美國人民,我們致上衷心的慰問那些受災家屬,深摯的祝福那些受困的礦工得以脫困。土耳其是一個親密且長期合作的夥伴,以及是美國的盟友。若有需要,我們已經準備好幫助土耳其政府,我們將會持續站在一起,在這個悲劇的時刻。」
土耳其總理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昨天緊急取消今天在阿爾巴尼亞的行程,前往索瑪鎮災區探視。
土耳其總理 艾爾段:「這樣的礦坑意外不只發生在土耳其。這也發生在其他國家比如美國、中國、法國、印度和比利時。我給一個,比如說,死亡人數,很多人會死於這種礦坑意外。我們國家已經算是很好了。」
艾爾段對於礦坑意外的風涼話,引起群眾憤怒,有近千名群眾聚集在安卡拉示威,質疑土耳其政府在礦場安全維護方面有人謀不臧的疏失。土耳其政府以鎮暴車水龍及催淚彈攻擊示威者。示威者主要由學生組成,他們從當地大學出發,並前往土耳其能源部抗議。
馬尼沙省 反對黨代表 歐吉爾(Ozgur Ozel) :「在索瑪鎮,已經有許多起連續的礦坑爆炸,我們失去了那些礦工。我們對議會的質問是:我們檢查了十次,查到66處缺失,他們被處以罰款。結果呢?新的爆炸,新的損失。」
全世界最嚴重礦坑意外發生在1942年,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占領滿洲期間,東北的礦場意外導致1549名礦工喪命。而土耳其之前死亡人數最多的紀錄,是1992年發生在黑海港口城市松古達克的礦坑爆炸,當時有263人喪生。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江子揚 編譯
相關新聞
-
普丁有意會烏總統 對土耳其透露2大停戰條件
2022-03-18 22:01:46俄烏戰爭持續,俄羅斯總統普丁,17日致電土耳其總統艾爾段,透露俄方對於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所提出的2項確切要求,並且為了協商願意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
-
聯合國秘書長訪俄調停 普丁聲稱願談判
2022-04-27 11:05:38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兩個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26日抵達莫斯科,先會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再與普丁會面,預計28日轉往基輔和澤倫斯基會談。普丁原則上接受古特瑞斯的建議:聯合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參與俄烏軍隊協調行動,安全撤離馬立波,特別是亞速鋼鐵廠的平民。普丁並表示,俄羅斯對和談仍持開放態度。
-
土耳其里拉再陷動盪 金融恐慌蔓延全球?
2018-08-13 20:25:29好,今年開年以來,土耳其一直處於經濟困境,因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通膨增長,以及沉重的經常帳赤字,土耳其里拉,已經貶值約 33%。土耳其恐慌,已經開始蔓延歐洲,乃至於全球。
-
川普加倍鋼鋁關稅 土耳其里拉重貶歷史新低
2018-08-11 20:43:19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在推特上發文,指出因為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強勢貶值,授權向土耳其課徵的鋼鋁關稅提高一倍。讓周五盤中,里拉重貶近20%,創下2001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緊鄰的歐元區也可能受到影響,歐洲央行正密切關注可能的風險。
-
G20財長峰會 集結眾智救經濟
2015-02-09 21:38:26G20財長會議今明兩天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舉行。面對全球油價暴跌、希臘瀕臨破產、日本、歐元區經濟等新興市場發展趨於緩慢,種種問題需要世界各國群策群力,共商對策。
-
揚言驅逐10國大使 艾爾段未必言出必行
2021-10-25 09:17:31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揚言驅逐10個西方國家大使,外交部還沒有照辦。在野黨認為,這不過是艾爾段「轉移經濟失策」的伎倆罷了。
-
里拉崩跌土耳其人苦難降臨 敲鍋打盆抗議百物漲
2021-11-25 20:27:37與同年初相比,土耳其里拉當前跌幅逾2018年夏季貨幣危機時;23日一天內連破兩個整數關口後,民眾上街敲鍋打盆抗議百物皆漲。「今天沒買明天就買不起」的心態令人苦不堪言。
-
土耳其首都炸彈攻擊 近百死傷
2016-03-14 07:10:28歡迎回到早安新唐人,國際間又傳恐怖攻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當地時間13日晚上,發生汽車爆炸案。官方稱,至少造成34死125送醫,其中19人傷勢嚴重。這與上回安卡拉發生的汽車爆炸案,相隔不到1個月。
-
土耳其前總理重磅發聲 要求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2022-01-12 13:38:18歡迎回來,土耳其在野黨未來黨,11日在首都安卡拉召開記者會,呼籲土耳其政府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土耳其前總理、黨主席 達夫托葛魯在致詞時揭露中共迫害新疆人權的行徑,呼籲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杯葛中共不符合奧運精神的作為。
-
伊斯坦堡觀光勝地傳爆炸 至少10死15傷
2016-01-12 20:15:45國際間再傳恐怖攻擊。土耳其伊斯坦堡觀光勝地蘇丹艾哈邁德廣場,當地時間週二上午傳出爆炸,最新消息指出,有10人死亡,15人受傷。土耳其當地媒體報導,15名傷者中,有6名德國人,1名挪威人,1名祕魯人。當局初步懷疑爆炸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有關。警方已經封鎖這個區域,並安排直升機空中巡邏。
-
土耳其又驚爆!新年恐攻案抓捕多維族人
2017-01-06 07:07:03早安新唐人先帶您看到,土耳其又傳恐攻,西部旅遊勝地 伊茲米爾,遭到汽車炸彈攻擊,造成至少2死7傷,警方另外也擊斃兩名攻擊者。官方表示,嫌犯原先計畫的攻擊規模要大得多。2017年第一天,土耳其伊斯坦堡,才發生夜店槍擊案,造成39人喪命,其中24人是外籍人士。土耳其警方稱,目前,已經逮捕多名維吾爾族人。
-
快訊!土耳其憲法公投前夕 南部大城傳爆炸死傷未明
2017-04-11 17:17:14土耳其南部大城迪雅巴克(Diyarbakir)今天(11日)稍早傳出大爆炸,地點接近當地鎮暴警察總部,目前死傷人數還未獲公佈。4月16號土耳其將舉行修憲公投,現任總統希望透過修憲來擴大總統權力,並從目前的議會制改為總統制。
-
土耳其恐怖攻擊近百死 上萬民眾抗議
2015-10-11 22:02:13國際新聞待您看到,昨天,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遭到兩起疑似自殺炸彈客攻擊,導致將近100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由於爆炸發生當時,這裡這裡正聚集大批民眾,準備參加支持庫德族的政黨和其他左翼反戰人士所舉辦的和平集會遊行。土耳其總理表示,這起爆炸可能是土耳其庫德族反對派,或是激進組織伊斯蘭國所為。但在爆炸之後,上萬民眾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堡街頭抗議,指責政府當局才是幕後黑手。
-
面對土耳其反擊 美:鋼鐵關稅不會輕易解除
2018-08-17 21:03:49再來看到,土耳其15日宣布對美國菸、酒、汽車等部分產品加倍課關稅,反制美國制裁。不過白宮昨天表示,針對土耳其的鋼鐵關稅,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不會輕易解除。而土耳其如果不釋放美國牧師布朗森,美國可能採取進一步經濟制裁。
-
土耳其大選結束 艾爾段宣布獲勝
2018-06-25 20:42:48再來看到,週日,土耳其大選結束,由掌權15年現任總統艾爾段得票過半,艾爾段宣布勝選,選後土耳其將正式由共和制改為總統制,由總統掌握實權。未來艾爾段還可能連任1次,預計將一路執政到2028年,也代表了土耳其「超級大總統」時代正式來臨。
-
土耳其央行祭出降準救市 堅持不升息
2018-08-14 13:23:29再來看到,國際財經重要新聞,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再創新低。土耳其央行週一宣布,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等系列措施,提供銀行所需的流動性。但分析師指出,長期而言土耳其仍須進行改革,才能挽回市場信心。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周一與土耳其大使會面,討論釋放遭軟禁的美國牧師布朗森,讓里拉周二早盤小幅升值0.16%。
-
里拉崩跌 土耳其央行降準救市.堅不升息
2018-08-14 20:09:42新聞頭條,先帶您關心,土耳其經濟危機下,貨幣里拉急貶,引發新興市場危機,全球股匯市,震盪下跌。土耳其央行週一宣布,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等系列措施,提供銀行所需的流動性。但分析師指出,長期而言,土耳其仍須進行改革,才能挽回 市場信心。
-
土耳其修憲擴權公投 艾爾段宣布勝出
2017-04-17 07:08:32土耳其周日舉辦修憲公投,決定是否同意總統艾爾段擴權,根據土耳其國營媒體報導,這場公投的投票率為86%,贊成派 得票率51.4%,反對派為48.6%,艾爾段陣營已經宣布勝出,不過,有不少選民表示,自己拿到的選票沒有官方戳印,但選委會 仍判定這些票是有效票,因此,主要反對黨 人民黨 ,要求重新計算60%的選票。
-
19日首次出訪前 川普先會艾爾段修補關係
2017-05-17 07:10:22好,美國總統川普,將在本週五進行上任後第一次出國訪問,他會先到沙烏地阿拉伯,隨後前往以色列與梵蒂岡,而川普週二也在白宮接見,土耳其總統艾爾段 ,雙方表明會修補兩國關係並繼續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
土耳其中鋒坎特槓中共 稱NBA啟發他為人權發聲
2021-11-11 16:13:37美國職籃NBA波士頓塞爾蒂克的土耳其中鋒坎特近期在社群網站接連對中國人權開砲,還聲援新疆維吾爾、西藏及台灣。他也曾批評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以致父親一度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