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78】一、透視亞投行! 中共世紀權謀大戲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4 月 12 日訊】從今年三月開始,吸引全球目光,震動國際美歐亞局勢,中共一手主導的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成為自中共鄧小平後,最為大膽的經濟行動,帶您分析,這個由中共一手主導的國際組織背後,所透露的戰略目標,以及現任主席習近平不得不面對的,中國經濟真相。

三月即將跨入四月的最後一天,台灣府院行政團隊很不平靜,就因為總統馬英九忽然一聲令下,台灣要加入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亞投行。

行政院長 毛治國(2015.3.31):「透過兩會的管道,表達我們參與的意願。」

毛治國先是到立院報告,晚間請出財政部、陸委會幫忙背書,不過,不到一天的倉促行事,卻也引來在野黨團一陣譁然,歷經服貿黑箱的學生團體更是無法接受。

黑色島國抗議民眾:「賣台英九,黑箱亞投。」

與警方發生衝突拉扯,亞投行引爆爭議話題,不只衝擊台灣民間社會,也給國際政經秩序投下震撼彈。

3月12號,英國率先申請加入後掀起波瀾,3月17號,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陸續跟進,美日強國態度微妙。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資本額1000億美元,以基礎建設投資為主要目的,關鍵的概念就是所謂的「一帶一路」經濟戰略。

中共國家主席 習近平 (2013.9.7):「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的大合作。」

習近平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所謂一帶,從北京、蘭州,一路經過伊朗、土耳其、俄羅斯,最後到義大利。一路則是大陸東岸沿海,從越南、印尼、馬來西亞,連結非洲,希臘,和歐洲。

實現的藍圖,以高速鐵路,東西向橫貫東亞,與歐洲,以鐵路、海運方式,南北貫穿東南亞, 聯通南亞、印度歐洲系統。並打算打造中共心目中的「歐亞高鐵」、「中亞高鐵」、「泛亞鐵路」三大洲際高鐵。

根據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估計,「一帶一路」涉及投資金額約8900億美元;15年的投資金額,就將高達640億美元,夠蓋一百座台北大巨蛋。

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 賴怡忠:「他是把中共過去把江澤民到胡錦濤時代,一系列的,向西邊發展的一個策略,它把它給連結起來,但是給它更大的規模。」

如此美妙大餅,中共無法單獨吃下,籌設亞投行,邀集其他國家一起投資,根據 2014 年「籌建備忘錄」,亞洲國家投票權採GDP、人口指標來決定,出資金額也與經濟規模掛勾,中國初始出資額達 50%,更可看出中共主導的如意算盤。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李淳:「我想中國是要創造一個新的遊戲規則,而且是中國可以主導的遊戲規則。因為大股東主導者,可以主導貸款的優先順序,它也可以決定每一個貸款的額度的高低,所以意願者,其實在亞投行的主導力量,就等同它對其他國家的政經影響力。」

即便外界普遍看好,不過亞投行的催生時間點,卻是在2013年習近平提出絲綢之路的接近一年之後,有學者分析,之中不乏中共內部遭遇到的經濟困難挑戰。

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 賴怡忠:「我不認為說,亞投行這個東西是中國它的實力崛起到,強大到說其他國家紛紛倒向中國陣營,而且某種程度更表示是說,中國它自己本身,原來一帶一路 透過雙邊方式操作,所遇到重大困難,也因此想透過亞投行這邊,來強化它的一帶一路的,投資的這樣一個位置。」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李淳:「中國政府其實是有迫切的需要,來開創新的門戶,新的管道,來紓解國內這些過剩,或投資配置無效率的壓力。」

以「世界工廠」起家的中共,2008年金融海嘯,祭出「四萬億」印鈔策略,但錢沒有流入民間基礎投資,反而只推升房地產價格飆漲、無數「鬼城」興起,亦或大量民間放貸炒作,隱含的巨大地方債務,壓得中共喘不過氣。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 威廉˙威爾遜(2015.03.11):「問題是,中國政府可不可以在處理這個問題,而不伴隨重大的經濟增長放緩?這才是問題。我說,不,他們沒辦法。這就是為什麼我預測會硬著陸。」

習李上任,面對無以回天的經濟下行壓力,試圖以「13億中國內需市場」口號,吸引外資金流支撐發展,但現況是,GDP保7困難,一旦經濟反轉硬著陸,「貧富不均」、資源掌握少數人手中等,長期壓制的社會問題,將會一夕爆發。習李選擇西向發展,聯合歐洲、中亞等國做突破包圍,恐怕也是不得不的選擇之一。

獨立評論記者 彭振宣:「中國它現在如果要確保它國內的經濟穩定,它首要做的就是要提振它的內需市場,可是它的內需市場無法起來,很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它的國內貧富不均,導致多數中國人並沒有辦法分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那也導致這些這一部份中國人,他們的消費力沒有辦法激發出來,所以說為了要解決內需不足的問題,習近平他才想到可以透過一帶一路,跟亞投行,去尋求東南亞、中亞市場來填補中國這一塊不足的內需。」

有評論指出,「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可能使中共吸金的噱頭,從「中國市場」擴大為整個亞洲市場,甚至延伸到歐洲與非洲商機。雖然如今計畫才正要開始,是否就足以延續中國經濟發展?未來是否有泡沫化的可能?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認為:當中國對全球金融格局的增量改革,結構發生改變,爭議也會隨之而來。

澳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劉利剛認為:如果只是藉「一帶一路」單純輸出本國的低端產能,各國抵制的力量就會快速增長,計畫就很難長期走下去。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系教授 陳志武表示:「一帶一路」和中國要降低經濟對投資依賴度的目標,背道而馳。中國家戶和企業總負債,是GDP的2.84倍。如果投入新投資,又會推升中國負債率到高峰。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李淳:「我想它(亞投行)是不是會繼續一帆風順的運作,我想會取決於說,它未來會怎麼樣的運作,它的治理結構,還有它整個決策,是不是如同現階段所說的,是可以公開的透明的開放性的。」

就在台灣政界,熱議用甚麼「適當名義」加入亞投行之際,民間團體質疑聲浪,學生群眾的抗議吶喊,似乎已無濟於事。台灣除了看到龐大的市場商機外,或許也應更了解中共的實際經濟現況,才能在國際組織的陣仗中,取得先機。

文字採訪:沈唯同
攝影剪集:陳輝堯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