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高考獨木橋遇上「美國高考」SAT

2015年6月的SAT考試在中國高考前一天進行,到香港、韓國等地考試的大陸學生基本上是放棄了大陸高考。圖為韓國SAT考場。(JUNG YEON-JE/AFP/Getty Images).jpg

6月7日(週日),中國大陸一年一次的高考拉開帷幕,此前一天的 6月6日,恰逢2015年第三場「美國高考」SAT(前稱學術能力測驗,或學術評估測試)考試日。由於中國大陸沒有SAT考點,大陸高中生分赴香港、台灣、韓國等地應試,這基本意味著他們已放棄翌日的高考。

據陸媒報導,2015年中國大陸高考人數為942萬,比2008年減少108萬。對照據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公布的數據,2008至2012年間,來自大陸的SAT考生增長近五倍,達至4萬人;2014年全球參加SAT的國際考生人數為137,346人,鑑於考生主要來自中國和韓國,可以肯定中國考生的人數有顯著增長。

美國的社會與自然環境、美國高校具國際認知度的學術水平和氛圍,以及選擇與調整專業的自由度等,自然都是中國學生青睞到美國深造的重要原因,那麼,就高考和高校錄取而言,兩國又有甚麼直接區別,使美國高考SAT逐年升溫呢?

從考試資格來說,中國高考生受戶籍限制,SAT則接納世界各國的學生,SAT成績是美國高校錄取外國學生的重要參考指標,目前被120多個國家認可,而中國大陸高考成績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認可。

從考試機會來看,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中國高考一年僅一次,SAT考試在美國本土一年多達七次,在美國之外一年六次,且成績在兩年內有效。學校一般會參考SAT各部分及各科目的最好成績。

再從考試內容看,美國高考重在考能力,包括智商、邏輯思維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SAT I考試涉及較大量的詞彙,但主要是考察學生思考的方式和深度,而不是考記住了甚麼事件、甚麼公式和怎麼用公式。

SAT II(專科考試)的內容都在高中課程範圍之內,目的是考察學生的學業水平,即懂了甚麼、會了甚麼。20個科目包括英文寫作、文學、美國歷史、世界歷史、數學、生物、化學、物理,以及漢、法、德、意、日、韓、西、拉丁、希伯來等語言。學生選擇提交的三門 SAT II成績(必須包括英文寫作)是包括「常春藤聯盟」在內的很多名校折算分數時的重要指標。

中國高考則沒有超出課本知識,試題完全按照高考大綱明確規定的範圍和考點。

從高考成績對錄取的決定性來看,中美兩國也有顯著不同。

中國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績劃線,上沒上線「兩重天」。而在美國能進好學校的學生,並不一定都有最好的高考成績。學校也會綜合考量學生的高中成績和其它綜合素質。如美國「常春藤聯盟」名校招生中的AI(Academic Index,學術指數)計算,會綜合「高考」成績和平時成績,考量的其它素質則是隱形的。

越是高水平的美國名校,越重視綜合素質和活力,據哈佛招生院院長說明,綜合素質包括「個人特長、參與社區活動、課外活動」等,「錄取委員會會很細緻地閱讀推薦信和作文」;普林斯頓的招生院院長也曾表示:「我們把每個申請者都當作特殊的個案,來審視他具體的綜合能力和成就。」 據悉,哈佛、普林斯頓錄取時都曾拒收不少高考的「單科狀元」。

也由於留美成為越來越多大陸學生的選擇,美國高考SAT在大陸無考點,且每年有多次考試機會,對大陸學生來說,反覆參加學習培訓的成本及參加考試的路費都不可小覷。

2003年以來,大陸培訓機構也與旅行社合作推出一年六次的「赴港SAT 考試團」。業內人士透露,SAT培訓費用在10萬元以內都很正常,高端的VIP一對一項目甚至提供從初中畢業開始的培訓、規劃到留學申請、簽證的「一條龍」服務,費用可達20萬元人民幣。有的孩子還被送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受訓。**

責任編輯:蘇明真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