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圖求變 Google重組成立Alphabet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8 月 11 日訊】Google昨天傳出震撼彈。宣佈重組成立母公司Alphabet,原來的Google則變成子公司,仍負責原有的網路業務。Google的創始人在公開信裡寫到,在科技產業,革命性的點子才會帶來下個成長,需要忍耐改變帶來的不舒適,才能與時俱進。
美國時間星期一晚上Google無預警宣布,將成立新控股公司Alphabet,取代Google作為上市實體,也作為所有子公司的母公司。
消息一出,激勵盤後股價上漲7%。
TECHONOMY創始人 David Kirkpatrick:「在現在的商業環境中,太專注於核心業務可能會致命,商業改變得太快了。很明顯,Google面臨facebook不斷增加的廣告業務,及臉書精準轉換到行動市場的能力。這對Google來說,是長期的挑戰。」
未來在Alphabet集團下,Google的主體業務,包括搜尋,廣告,Youtube和Android仍歸屬於Google子公司。其他的業務,如X實驗室、光纖產品、投資基金,以及登月計劃等,則將獨立運作。由共同創辦人Larry Page擔任CEO,Sergey Brin任總裁。Alphabet的官網已經上線,
不過上面目前只有一封,Larry Page宣布重組的公開信。其中一段說,11年前,我們就在創始人的信裡寫到,Google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也沒有打算變成。
Alphabet是什麼?它是公司的集合,其中最大的就是Google,新的Google瘦身了,現在它隸屬一個和網路產品有點遠的公司下。
雖然Google巨大變革所帶來的成效,仍有待時間檢驗,但從Google今年亮麗的財報和股價看來,外界仍寄予高度期待。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妤 編譯
相關新聞
-
機器人更敏捷!波士頓動力推SpotMini
2016-06-26 20:19:08Google母公司Alphabet集團,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再推出機器人。這次推出的SpotMini,不但重量更輕、行動更敏捷,也改善了噪音問題。外界預估,波士頓動力將用SpotMini打入家庭機器人領域。
-
宏達電股價再重挫剩5字頭 外媒頻搖頭|財經趨勢4.0
2016-02-25 17:42:54曾經是智慧型手機鼻祖的hTC,在本周股價連連下跌,宏達電今年累計重挫逼近六成,集團不得以全球裁員15%的員工。股票市值幾乎跟手頭剩餘現金沒差多少,這讓外媒直搖頭,甚至有評論斷言,宏達電想轉虧為盈,很難。
-
贏蘋果!Alphabet成全球市值最高科技公司
2016-02-02 20:39:43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今天公布2015年第四季營收,表現超出預期,股價大漲超過9%,市值超越蘋果,奪下全球最值錢的科技公司寶座
-
Google不受歐盟罰款影響 Alphabet財報亮眼
2018-07-24 07:10:21好,再來看到市場表現,美國科技股周一上漲,創下新高。那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雙雙收高,金融股表現良好,但道瓊工業指數小跌13點。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布第二季財報,顯示不算歐盟罰款,每股仍獲利 11.75 美元,大幅高於分析師預估的 9.64 美元。而臉書與亞馬遜的財報,也將在這禮拜公布。
-
Google大氣球飄蕩肯亞 4G網路進入農村
2018-07-27 22:01:01打電話聯絡、用手機和電腦上網,對現代人來說習以為常。但這些事在非洲肯亞的農村或者是郊區,可以說是非常不容易。不過,拜科技所賜,將來這些地方也有機會使用4G網路了。來看看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新創公司Loon,怎麼做。
-
Alphabet正式宣布在加拿大打造「未來之城」
2017-10-20 20:44:23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城市創新部門Sidewalk Labs,在多倫多湖濱,打造一個全新的社區,引進各種智慧城市的元件,這是Sidewalk Labs目前所執行的最大專案,也將成為其他智慧城市專案的範本。在記者發布會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也現身支持。
-
Google變「字母」子公司 李開復分享觀察
2015-08-11 14:35:53另一個財經焦點,網路搜尋巨擘谷歌公司宣布,成立「字母控股」公司,之後將取代Google作為上市實體,並將現有搜尋引擎等事業納歸其下,預計今年內完成重組。消息激勵Google的盤後股價,勁揚近5%。曾經擔任Google高管的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在臉書上發表看法。他認為,Google是回應「不專注不透明」的批評,成立Alphabet後,應會個別披露各個子公司的營運數據。另外,成立母公司可以避免健康、汽車等新業務的虧損,影響到網路主要業務,李開復還說,這樣做以後,「字母控股」就會更像股神巴菲特的控股集團了。
-
Google叛國遭中共滲透? 川普:司法部調查!
2019-07-17 20:29:43再來關心,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國司法部調查Google是否已被中共情報單位滲透。原因是日前,億萬身價的科技投資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指控 Google 與北京政府合作,認為 Google 應該以叛國罪 接受調查。
-
謝金河:台灣吵工時 矽谷讓年輕人愛工作
2016-10-28 20:12:59好,就在一例一休法案爭議未解的同時,財經專家 謝金河近期參訪矽谷,與無名小站創辦人簡志宇展開對話,謝金河說,在台灣為工時爭論不休時,矽谷已經邁入新經濟時代的公司,提供平台,讓年輕人喜歡工作,不眠不休往前衝。
-
微軟發布網上office365 挑戰谷歌
2011-06-29 21:40:59星期二(28號),微軟公司結合經典的office系統、sharepoint等線上應用軟體,正式推出全功能的網上辦公軟體Office365;被業界認為,是挑戰谷歌公司的Google Apps。
-
谷歌推出作業系統 挑戰蘋果微軟市場
2011-06-01 21:38:36i-Pad蘋果旋風席捲全球,各家電子科技廠商,也看好這波平板電腦商機,紛紛推出自家的代表商品,而谷歌繼推出Android3.0系統,31日,產品開發資深副總裁桑達爾‧皮采,也特別到台灣最新的瀏覽器,與作業系統。
-
Google史上最大綠電投資 台南成亞洲第一案
2019-09-25 13:00:48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透過採買再生能源電力,來達成環保與節電。科技大廠Google週四(19日)宣布,史上最大的再生能源投資計畫,將在美國、南美洲和歐洲投資超過20億美元,而台灣台南,更是亞洲第一個再生能源交易。
-
Google砸30億 彰濱建資料中心
2011-09-29 22:38:19全球網路搜尋龍頭Google,看好彰化縣線西鄉交通便捷,而且歷年氣象資料也都沒有顯示災害,決定購地15公頃,投資超過1億美元,相當30億台幣興建雲端資料中心,預計一到二年內落成啟用,未來可以提供20個工作機會,這讓三年一直默默爭取設廠的彰化縣長卓伯源,終於鬆了一口氣。
-
華為新旗艦手機 無預警取消在台灣上市
2019-12-05 12:37:12華為11月才在台灣舉辦新旗艦手機發表會,展示旗下第一款沒有Google應用的手機,但卻超過預定時間遲遲沒有出貨,華為台灣臉書在昨天晚上突然發文表示,由於供貨問題將取消最新旗艦手機與智慧手錶的上市計畫。而華為先前就因為三款手機的標示從「台灣」被改為「中國台灣」,遭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要求改善,雖然新旗艦手機沒有「中國台灣」標示爭議,但官方給出「供貨問題」作為取消上市原因,再次引發討論。
-
快點打開Google導航!瑪利歐開賽車帶路
2018-03-10 20:49:35觀眾朋友今天您有使用Google的導航系統嗎?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日本的遊戲大廠特別跟Google合作,在國際瑪利歐日這一天,民眾只要打開Google地圖,瑪利歐就會成為你的貼身導遊,開著賽車帶您到達目的地。
-
Google加碼台灣!台南建第2座資料中心
2019-09-21 19:38:30歡迎回來。Google加碼投資台灣!Google本週宣布,已經在台南購買資料中心興建用地,以因應未來在台資料中心的營運需求,而未來,將在台南科技工業園區興建超過10公頃以上的資料中心,同時還將持續購買台南產的綠電。
-
Google、蘋果都相中!科技巨擘看好彰化
2016-06-29 12:56:32繼Google之後,蘋果也可能在彰化落腳,令人好奇彰化對這些科技大咖,究竟有什麼吸引力?有分析就指出,彰化天候優勢,加上四通八達的交通地理位置,就是首選的主要原因。
-
天津爆炸疑團下 官商勾治的悲慘世界|新聞最聚焦87
2016-02-25 15:27:27天津大爆炸,震驚全球,不但至今真相不明,詭異的是,中共七常委從8月6日到8月15日,卻是神隱10 天。如此長時間的不露面,非常為罕見。究竟,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背後,是不是隱藏著中共內部激烈的政治較量?
-
謝金河:台灣5成電子業10年內將出局
2016-01-11 07:33:41好,2016大選,科技產業政策也成為英倫辯論的關鍵話題,財經專家謝金河在臉書指出,台灣電子業面臨紅色供應鏈壓力,又無法開拓新供應鏈,他警告,未來5到10年,台灣業者恐怕有半數以上會出局。謝金河強調,台灣過去太重視硬體製造,忽略了網路應用,未來Google、亞馬遜、臉書領銜的新經濟,都不必像蘋果公司一樣,倚賴台灣硬體供應鏈。接下來可能是,台灣電子產業 傳統產業化,小型電子公司碎片化。
-
歐法院判Google敗訴 要刪侵犯隱私連結
2014-05-14 21:36:37日前,一名西班牙男子抱怨,他房屋遭拍賣的資訊被列在Google的搜尋結果清單中。西班牙資料保護當局要求Google將該筆資訊移除遭到拒絕。為此,西班牙法院徵詢歐盟最高法院的意見。今天,歐洲法院作出判決說,個人可以要求搜尋引擎業者移除部分個資。這將為Google等類似網站帶來更高的技術挑戰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