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原件列國寶? 520交接前惹爭議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5 月 09 日訊】文化部在4月底公告最新國寶名單,其中國史館館藏的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原件」、「訓政時期約法」,還有「日本受降書」都升級為國寶,但外界質疑太過「大中國史觀」,而且趕在520前審定通過,綠營質疑,這是給準總總統蔡英文穿小鞋。

復刻1947年,用楷書手抄的「中華民國憲法」條文,長年展示在國史館中,日前文化部公告,要將原件列為國寶,引發外界質疑。

中研院近代史學者 陳儀深:「這個事情當然有高度的政治性,它並不是什麼考古,或是文化資產的討論而已,。」

學者和立委說,文化部是政治考量,太過「大中國史觀」,因為不只「憲法文件」,包括「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還有「日本受降書」都升級為國寶。但其實依文資法,古物類文物分為「國寶」、「重要古物」還有「一般古物」3級,就連故宮知名的人氣展品「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都只列為「重要古物」,歷史不到70年的憲法原件,恐怕成了目前「最年輕的國寶」。

文化部文資局古物科科長 蔡美麗:「這是我們依文資法是,每四個月至少舉辦一次(審議),而且我們這個案經過兩次的專家小組,主要的成員都是一些,台灣史或是歷史的專家學者。」

民進黨立委 羅致政:「卸任已經不到兩個禮拜的時間,這時候任何太多新的或大的動作,都是沒有必要的。」

憲法列為國寶的公告時機就在政黨再輪替前,時間點巧合,也不免引起爭議。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