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技業規模小 生策會呼籲加速整併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9 月 19 日訊】生技業是政府力推的五大創新產業之一,不過現況是企業多為中小規模,始終沒有達到百億營收的企業,今天生策會舉辦生醫論壇,呼籲政府幫企業找資金活水,好加速產業發展。

生策會會長 張善政:「打電話給郭台銘董事長,他二話不說,馬上就答應說他願意來,我們人算不如天算,前幾天颱風啊,把他行程都搞亂了。」

生策會、生策中心舉辦生醫產業論壇,主題就是生技業併購趨勢,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高度重視,雖然因為颱風無法出席,還是委請副總裁呂芳銘代打,分享併購經驗。

呂芳銘透露,鴻海1991年上市,當初年營收不過23億元,15年來透過併購布局,帶動年營收自900億元大增至4.48兆,從傳統金屬模具加工企業,轉型科技+服務業,靠的就是併購。呂芳銘認為併購要成功,必須是對企業價值、關鍵技術有利,或要能夠改善營運模式。

鴻海副總裁 呂芳銘:「從我們開始到今天,(營收)將近一千九百倍,這一部分,事實上有非常多的,實際上都是透過併購,我今天做這個事情是幫公司增加了價值還是增加了技術,還是我改變了一個營運模式。」

全球生技產業的併購交易日趨熱絡,2015年全球生技醫療產業併購金額達4,910億美元,併購交易金額創新高,不過根據去年統計資料,國內生技醫藥產值達新台幣4000億、生技公司上市櫃有95家,但投資額僅有500億元,規模多為中小企業,不少新藥生技廠商,更容易因資本太小,成為市場炒作工具。生策會會長 張善政:「看清楚事實,生技產業,中小企業是沒有辦法的,它必須要國際化,它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所以這個併購,對生技產業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華生製藥創辦人 趙宇天:「很多藥廠都是中小型的藥廠,那也有很多新藥公司,是不是考慮上下合併呢?台灣有很強的科技人才,可是市場是在歐美日本,一定要走出台灣。 」

生策會建議,政府應該放寬壽險資金、金融業投資五大創新產業,好加速生技業的商業整併速度,結合資金整合、技術整合,才能讓生技業在國際上布局更加順利。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