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智能製造時代來臨 台製造業面臨三大衝擊

資誠:智能製造時代來臨 台製造業面臨三大衝擊。(資誠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1 月 23 日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在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舉辦「智能製造」下台灣製造產業之危機與轉機研討會,點出台灣傳統製造業在此波全球產業變革下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及其因應的策略思維與行動方案。會中除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周建宏執行長說明資誠率先舉辦此研討會之目的外,演講嘉賓包括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長葉哲良教授、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劉鏡清副董事長、趨勢科技全球物聯網安全團隊許育誠協理、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蔡裕慶董事長、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吳天勝資訊處處長及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游明德董事長。

 

長與新的關鍵領域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長葉哲良教授以「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為題,於演講中說明台灣產業目前所面臨問題,為何產業需要走向智慧製造?源起美國破壞了供需的現象,用供需影響力拉鋸平台經濟模式,因此工業4.0算是被迫的反擊;再來看台灣目前所臨的問題,台灣產業受E4.0的衝擊像海嘯般撲面而來,它的速度、範疇和系統性衝擊,足以顛覆全球各個產業,而產業面臨未來挑戰有三大衝擊:

衝擊一、對經濟與產業(企業)

勝出關鍵在於創業精神與敏捷程度

未來的競爭不會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每個產業的營運模式都會打掉重組

衝擊二、對技能和勞工

核心科技整合運用將取代較高技能的工作

唯有及早準備(幫勞工提升技能_upskilling和學習新技能_reskilling)的國家,才有機會勝出

衝擊三、對政府

需要政府能迅速反應變化的法規、標準來支持產業發展所需

因應對社會造成衝擊的對策

 

葉哲良說到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概況是十年不變、十年沒成長、機械產業的成長是低於GDP的,台灣業者過去高價位機械的研發停滯,中國低階機械業起來後,反過來吃掉低價訂單,因此他提出對台灣產業的新觀念:「長與新的關鍵領域」,就是〝長〞產品生命週期(clockspeed)產業、新數位經濟商業模式產業要留在台灣必需改變其商業模式,中小企業要浴火重生可從高階市場、企業整併、新科技及新商業模式著手,台灣產業需轉型為創新型經濟,並且配合新策略議題來加速產業提升。

 

放大視野,會有不同的思維

資誠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以「全球工業4.0競爭對台灣影響與因應之道」為題,於分享時提到工業4.0的全球競爭態勢,全球多數產業持續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多數產業長期處於供給大於需求,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準備自己?根據PwC 2017全球CEO Survey調查結果顯示,CEO們認為未來五年對企業轉型與成長,影響最大的三大趨勢分別為科技進步的加速、人口結構的改變及全球經濟力量的轉移,這樣的變動將影響我們的產業未來的發展甚劇,其影響層面不是單一的問題,是包括了成長、利潤、成本、競爭、人才、傳承、永續經營、生存、管理力、創新、產品、差異化。

 

劉鏡清進一步跟大家分享,根據PwC兩次工業4.0全球調查,根據調查數據顯示企業未來透過投資工業4.0除營收有一定幅度增加、並預期每年成本可下降3.6%,五年後也將使產品數位化與商機提升,企業的服務與彈性更大。劉鏡清進一步說明從PwC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各國與區域對工業4.0推動之企圖不同,大家推動工業4.0最期待的就是增加營收、降低成本及增加效率等目的,所以從調查報告中彙整出總結:企業對手不是真的要做工業4.0,工業4.0是手段不是目的,每間公司推動目的不同,大家應該思考一下您的目的是什麼?再從各國推動的目的來看日本及德國推動的目的為在數位化其內部營運與水平價值鏈之合作夥伴關係上,遠遠領先,大筆投資在科技與員工訓練,考量營運效率、降低成本及品質(QA)所帶來的利潤,劉鏡清也提醒大家特別注意工業4.0不是只做生產自動化而是從銷售設計端開始到製造出貨。再來看美國推動目的為發展顛覆性的商業模式、更快速地數位化其產品與服務的組合,更加關注數位營收的成長,而效率上的獲利。而中國也將從2025的計劃自勞力密集製造轉型至自動與數位化,而中國的勞動力也敞開雙臂迎接數位科技。

 

當各國都在著重於科技與數位化的發展,對台灣產業來說也必須思考如何因應?PwC重新定位工業4.0,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1.垂直價值鏈與水平價值鏈的數位化與整合(客戶關係、產品連線及運作效率的整合)、2.產品與服務銷售供應之數位化、3.數位化商業模式與觸及客戶途徑。透過這樣的工業4.0的模式來達到企業增加營收、降低成本及增加效率等目的。

 

最後劉鏡清也分享了多個實際案例如何運用工業4.0,並在最後給所有企業以下的建議與對策解決三難:方向難、能力難及共識難,面對這些企業戰還是不戰或是賣還是買、制訂企業策略、策略目標與藍圖、以客戶為新,加入一個選定的價值鏈、必須超越競爭對手及客戶想像、併購或策略聯盟、必須建立數位化的能力與文化並且善用外部顧問或資源來協助所有企業轉型成功。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在資訊應用領先同業的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蔡裕慶董事長就「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經驗談」分享。一、製造業回流趨勢及美國再工業化對台灣的商機;二、車王運用關鍵五力策略打造新商機跟上工業4.0包含跨組織合作產學研合作、保持創新動能、善用物聯網、分享支援來達到創新服務量能,運用商業務模式變革掌握通路落地服務等五力策略;三、車王推動工業4.0的作法與作為包括A.整合銷售、製造與服務一體化、B.智慧製造系統、C.精實物聯網智慧平台、D.CPS 流程作業模擬;四、創新商業模式A.電動中巴結合車聯網科技建構、B.精實物聯網智慧平台等主題與大家分享車王如何運用智慧製造、物聯網IoT雲端運算全球聯網架構提升企業流程效率、管理透明化、整合價值璉以及全球服務即時化等寶貴之經驗。

 

最後由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游明德董事長以「透過併購提升機械產業之技術力及競爭力」為題,游明德於開場即提到併購在這兩年已經升級成為經濟戰爭,因此PwC併購顧問也可能將成為企業戰爭很重要的軍事配備。游明德表示目前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所面臨困境是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業者陷入缺乏人才、資金、關鍵零組件及整合能力等,在這些問題中如生態圈及共享經濟等議題,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契機,或許製造業典範移轉(如工業4.0)可能可以為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帶來新商機企業。

 

游明德提到今天想提出一個另類的思考可以就是運用併購這個手段跳脫至另一個競爭型態,企業如何整合跨界的供應鏈形成智能製造生態圈應為機械產業思索轉型升級之首要課題,而企業要透過策略聯盟及投資併購打造跨界整合的產業生態圈,而其中併購較策略聯盟更可深化合作關係與資源整合,為快速且有效的策略加速器,如透過海外併購、合資等模式,取得通路、進入市場(如航太與汽車產業佈局),可降低區域經濟整合衝擊,善用併購、授權、合資等,取得關鍵技術,投資佈局新創事業,達到連結未來成長新動能,配合少量多樣之客製化需求,須倚賴高度軟硬體整合及自動化來提高生產效能,以快速有效掌握終端消費者多變之需求及智能製造之商機來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

 

就分析數據顯示台灣近年精密機械及智能製造併購案例看好智能製造商機,精密機械、工業電腦、及系統廠商均透過併購佈局相關領域,進而從中國近年精密機械及智能製造併購案例,然而中國同業透過併購以龐大的市場資源結盟換取德國的優異技術,未來恐成為台灣業者最大的競爭對手,甚至是最大的客戶,台灣與中國業者均以併購強化自身實力,唯在規模及積極度上台灣難望其項背,對台灣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警訊及危機。

 

面對這樣的競爭及警訊企業該如何因應?游明德表示我們提出了幾項可能的對策,而併購是企業一定需要思考的方向之一,不過企業該如何進行併購,參考2016年PwC發表的併購白皮書,企業在考量併購時可從以下三個面向考量:1.國內產業整併利用;如產業控股架構整合台灣產業同質性高的領域及以互相參股或合資的方式增加跨界合作的強度與效果、2.外資來台投資除評估自建生態圈外,亦可選擇與國外既有生態圈結盟,保持股權的投資彈性,吸引陸資與日資企業投資,扮演中日台間的關鍵整合性要角、3.海外併購,透過海外併購取得關鍵性資源達到轉型升級之目的,政府及民間支持企業海外併購,透過多元籌資管道增加併購胃納量,善用近期日幣及歐元貶值之際以較低的成本收購海外業務與資源。

 

游明德最後表示,併購可能是大家未來要善用的資源,我們其他臨近國家也都在積極的運用併購工具壯大自己,因此台灣企業宜以更開放的胸襟進行合作與投資,透過併購提升機/械產業之技術力及競爭力的策略思維面對現有產業競爭與商機,將產業做大,產品做精,在產業生態圈中扮演關鍵的要角。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