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揚言襲擊關島 美再度強勢回應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8 月 10 日訊】好,美國與北韓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南韓今下午三點,要召開國安會議討論。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再度強烈回應北韓,國務卿提勒森,昨天也在結束亞洲行後,趕到關島短暫停留。
美國總統 川普(2017.08.08 ):「北韓最好不要再恐嚇美國,不然美國會以軍事火力和憤怒回擊,將是世界上從未見過的規模。」
週二,美國總統川普對北韓的「核打擊」威脅言論做出強勢回應。
然而,就在當晚稍後,北韓無視川普警告,竟然揚言「認真考慮襲擊關島的計劃」,而關島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重地。《華爾街日報》分析說,北韓以前威脅打擊美國,目標都很模糊,不像本次這樣明確。
外界認為,北韓這次的恐嚇言論已經跨越紅線。
然而,也是在週二,就在北韓威脅關島之前不久,美國已經與南韓和日本的空軍展開聯合演習,一名參與軍演的飛行員表示:演習目的是為了更好備戰,甚至在「當晚」就能立刻出擊。
美國國務卿 提勒森(2017.08.09):「我不相信有任何迫在眉睫的威脅。美國人晚上應該能安穩睡覺,不該擔心像這幾天(北韓)的這種恐嚇。」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若對北韓採取軍事打擊,美軍或許有3種可能。
1. 摧毀所有已知的核設施以及導彈工廠和發射台
2. 等到北韓導彈已經上台待發的時候,出擊摧毀
3. 使用空中打擊和特種部隊,摧毀北韓國家指揮中心,控制北韓的核設施
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IA)7月的報告,北韓目前擁有最多60件核武器,並已經具備用洲際導彈運載核武的能力。
國防專家表示,北韓若真的用核武器襲擊美國,美國同樣會以核力量反擊。
國家利益中心國防研究主任 哈利‧卡札尼斯:「即便北韓是以某種常規軍力襲擊美國,美國會壓倒性回擊。美國軍隊擁有超級力量,可以在1分鐘內制伏北韓,金正恩知道這一點,他要敢襲擊美國就是個蠢貨。」
週三,川普也發推文表示:我當總統後的第一個行政令,就是翻新和現代化美國的核武器,現在它比以前更強大了。希望我們不要用到它,但美國將永遠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針對川普近日對北韓發表的一系列強硬言論,美國國務卿認為,川普是想告訴北韓,美國有毋庸置疑的能力來保護國家安全。
美國國務卿 提勒森(2017.08.09):「總統所做的是給北韓一個強烈訊號,一種金正恩能聽明白的語言,因為金正恩好像聽不懂外交辭令。」
而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同樣向北韓強硬表態,他說:北韓要停止任何能導致其政權崩塌的行動,美國和其盟友具備強大防禦和攻擊力,北韓的行動將輕而易舉地被我們壓制。
國家利益中心國防研究主任 哈利‧卡札尼斯:「如果北韓敢對關島進行核打擊,那就是北韓政權的末日。」
新唐人記者 李大宇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左派急彈劾清算 矢板:川普反綏靖路線保衛戰
2021-01-13 21:56:02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剩大約一周,左派以1月6日國會事件理由對保守派清算,民主黨發動罷免案、彈劾案;預期彈劾將在任期結束後進行,史無前例。分析指出多重目的;矢板明夫認為,1月6日到20日後,美國面臨的是,川普路線的保衛戰。
-
數十年第一人!川普沒發動戰爭 擺平中共.北韓.中東
2021-01-19 12:55:34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一任期,20號即將結束,副總統彭斯發推文指出,川普是數十年來,首位沒有再讓美國捲入新戰爭的總統,並寫到,這就是用實力取得和平
-
北韓連2天試射遠程巡弋飛彈 金正恩未露面
2021-09-13 21:34:23歡迎回來。北韓官媒報導,北韓國防科學院週末連兩天,成功試射了最新研製的遠程巡航飛彈,宣稱命中目標。這項飛彈研發約兩年,美軍印太司令部表示,對鄰國和國際社會構成的威脅。值得注意的是,北韓高層官員都在場,唯獨金正恩似乎沒有參加這次試驗。
-
美中會談前 美國務卿批中共削弱台灣民主
2021-03-18 07:10:32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東18日,美中兩方將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高級別對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將會離開南韓,昨天他與南韓外長會談時;特別提到台灣與香港議題。
-
金正恩爆遭金與正政變 韓國家情報院:完全不實|寰宇掃描
2021-10-25 22:21:10近年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安危,深被國際媒體關注,他近期現身似乎也變了個模樣,因而引發議論,甚至各種陰謀論隨之而生。日前美國小報《環球周刊Globe》報導稱,金正恩於今年5月至6月期間,已遭到親妹金與正發動政變推翻了,還翻9月舊照,引述美國國防部官員說法稱,經臉部辨識技術證實,這位金正恩跟以前那位不同。對此,韓國情報當局在24日回應,指這類報導完全不屬實。
-
有中共撐腰?北韓射彈後頻罵街 拜登不見金正恩
2021-03-30 20:55:21再來看到,北韓上週發射新型彈道飛彈,升高區域緊張。這次發射飛彈的時間點,就落在習近平和金正恩,中朝領導人互拋口信之後,北韓甚至把美國,南韓,聯合國等全部罵了一輪,南韓青瓦台除了表示遺憾,也擔心北韓的言行,會為拜登政府重新審視北韓政策,帶來不利影響,美國白宮29日就透露,拜登並不打算見金正恩。
-
北韓發射彈道飛彈時機敏感 日相批威脅區域和平
2021-03-25 20:58:08歡迎回來,來關心朝鮮半島局勢,北韓在週日試射了2枚短程飛彈後,今天(25日)又再次發射2枚彈道飛彈,墜落在日本經濟海域。對此,日本首相菅義偉公開譴責,此舉威脅了區域和平。不過時機點正值美中會談剛結束,以及中朝領導人互傳完口信,評論認為此舉釋放出北韓挑釁拜登政府,同時向中共靠攏的信號。
-
南韓軍方:北韓向東岸外海發射不明飛行物體
2021-09-28 14:34:59插播國際快訊,南韓軍方今天(28日)清晨表示,北韓向東岸外海發射了一枚「不明飛行物體」。另外,日本共同社也報導,北韓今晨疑似發射飛彈。
-
美防長:北韓中共挑戰空前 美韓同盟更加重要
2021-03-25 14:52:22國際焦點,來關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今天抵達南韓,下午,分別與韓國外長鄭義溶、防長徐旭對談。奧斯汀表示,面對來自北韓和中共的空前挑戰,美韓同盟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
美國防部2021全球態勢評估 優化關島和澳洲基地抗共
2021-11-30 13:50:18經過幾個月的分析,美國國防部29日公布了2021全球態勢評估,為「國防戰略報告」提供大量參考訊息。新聞稿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將中共視為首要步步進逼的挑戰,印太地區理所當然成為評估的優先地區。評估建議,美國在印太地區與盟國和夥伴進行更多合作,協助區域穩定和阻止中共潛在的軍事侵略和北韓的威脅,包括加強美國在澳洲和關島的軍事基礎設施,以及計畫在澳洲輪流部署所有類型的美國軍用飛機,此外,還將在南韓永久部署一個攻擊直升機中隊和一個炮兵師總部。
-
金正恩執政十年 經濟人權雙重考驗
2021-12-27 21:46:55總部位於美國的人權觀察組織 ,近日採訪了2014年後離開該國或內部仍有聯繫的北韓人,他們表示,儘管金正恩開放了經濟,減少了對貿易商市場的重大打擊,但政府對無償勞動的要求增加,促使北韓人更想脫北。
-
盼入CPTPP!台駐澳代表向澳洲國會爭取支持|寰宇掃描
2021-10-12 22:43:38路透社報導,台灣駐澳洲代表常以立(Elliott Charng)12日)在澳洲國會一個委員會,尋求澳洲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他表示,台灣可以幫助提升科技貿易,以及澳洲礦產的需求。
-
北韓9月四射導彈 頻釋矛盾信號 金正恩意欲為何?
2021-10-02 21:39:06北韓官媒10月1日報導,當局在前一天試射了一枚新型防空導彈,而在此之前金正恩才剛剛表示,願意在10月初恢復兩韓聯絡熱線。這種矛盾的信號代表什麼?我們今天的分析報導。
-
美國務卿會韓外長:批中共提台港、盼北韓無核化
2021-03-17 20:55:32歡迎回來,繼續來看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南韓後,先與南韓外長會談;帶您看到布林肯今天傍晚在會議上的發言。
-
上調駐韓美軍防衛費 雙方達成原則性協議
2021-03-09 20:16:11南韓和美國防衛費談判拍板!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證實,美國和韓國雙方就新《防衛費分擔協定》達成協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這個月訪問韓國,可能正式公佈協議。8日,美韓也展開今年上半期的聯合軍演,不過受到疫情影響,規模縮減,僅採取電腦兵推形式,模擬司令部演習。
-
拒與拜登政府接觸後 金與正揚言撕毀軍事協議
2021-03-16 12:54:33美國本週接連與日本、南韓,舉行二加二會談,北韓在拒絕跟美國拜登政府接觸後,金正恩胞妹金與正15日,批評從8日開始的美韓聯合軍演,還威脅南韓如果繼續挑釁,可能撕毀「北韓軍事協議」;甚至恐嚇拜登政府「若想睡個好覺」,就別來朝鮮半島自找麻煩。
-
北韓胡蘿蔔棍子齊下 專家:意圖透過南韓得好處
2021-10-01 18:29:49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日前表示願在10月初恢復兩韓熱線,釋放善意,沒想到隨即又試射防空飛彈,挑動區域緊張神經。專家猜測,北韓可能意圖透過南韓博得更多好處。
-
朝鮮大外宣惹禍 金正恩遭日本法庭傳喚
2021-09-09 22:04:145名脫北者在日本,將金正恩告上法庭,稱朝鮮共產黨當年欺騙他們從海外回國,等待他們的卻是悽慘生活。
-
台海緊張北韓射彈 美彈道飛彈核潛艦罕見現關島
2022-01-17 19:04:58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美國海軍最強大武器之一彈道飛彈潛艦上週罕見停靠關島。台海局勢不穩、北韓頻繁射彈之際,美軍此舉顯然意在向盟友和敵人發出明確訊息。
-
北韓測試新型潛射飛彈 聯合國安理會急閉門商討
2021-10-20 11:55:04擁核的北韓持續追求更先進的武器,官媒今天(20日)報導,北韓昨天成功試射一枚「新型」潛射彈道飛彈;聯合國安理會今天下午將為此召開緊急閉門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