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衣飾顯尊貴 排灣魯凱繡工技法大不同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9 月 04 日訊】一樣是傳統工藝,接下來帶您看到的是,原住民,排灣魯凱族的織布藝術,原來,不同地區,不同時代,都可以在原住民的服飾中,找到痕跡。一起來看看。

已有上百年歷史的南排灣族的繩繡紅色背心,以棉繩纏繞或摺的方式繡出幾何紋飾,這件綠色綴珠的排灣女子連身長衣,彰顯早期身分與社會地位的盛裝。

策展人 阮志軍:「那織布現在其實它算是一個正在復正的一個文化工藝,因為它是一個非常高難度的一個工藝技術,所以它其實曾經斷層過,流失過,對那目前就是正在慢慢找尋它。」

希望找回流失的古老技藝,有「原住民版吳季剛」之稱的阮志軍,是屏東第一位對排灣和魯凱族的原住民服飾,作田野調查的服裝設計師。

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長 伍麗華:「那我們透過各種不同的一個圖騰的去呈現,去讓各位知道說我的身分你的身分是甚麼,他就是透過一個服飾的圖騰的展現。」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長 吳錦發:「對一個族群來講就是它文化的美學裡面最深層的東西,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排灣魯凱的最深層的美學的東西,讓大家來欣賞。」

透過展覽讓人了解排灣魯凱衣飾工藝文化的變遷與差異。排灣族的服飾,因為要彰顯階級尊貴,向來以華麗著稱,鄰近的魯凱族也不遑多讓,個個服飾鮮艷奪目,一整排的模特兒,呈現這兩個原住民族的近代服飾,其中頭飾、肩帶、配件,都因北中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

策展人 阮志軍:「目前北區有的就是北排灣族跟魯凱族,他們在使用的工藝上目前的發展會比較偏向珠繡,中區目前的工藝發展,中區就是中排灣族。那中區目前的發展的工藝也是以珠繡為主,然後再來還有一個織布,就是那在南區會比較以貼布繡為類主。」

由原鄉跨域合作,六座微型博物館,展出北中南不同地區的排灣和魯凱族,獨特的衣飾工藝與時代變遷,展期一直到10月底,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走一趟美術館,細細品味原住民服飾之美。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金菊 林美華 台灣屏東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