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局長提名人:我不用華為 中公然竊美科技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5 月 10 日訊】美國川普政府準備依「301調查報告」,對中國600億美元產品,課最高25%關稅,今天,美國CIA局長提名人,也被問到相關問題。
美國中央情報局長提名人 哈斯柏:「中共公然及非法竊取美國科技,還有關鍵技術,以及,知識產權。我沒有社群網站的帳號,我也不會使用華為產品。」
好,哈斯柏強調美國需要採取更多行動應對,加強打擊中共的剽竊問題。如果參議院同意任命,哈斯柏將成為CIA史上首位女局長。
相關新聞
-
最後招數?王毅傳今宣布制定「全球數據安全標準」
2020-09-08 08:36:12美國持續告誡國際,防範中共科技,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將啟動一項自己的倡議,制定關於數據安全的全球標準,意圖對抗美國上月提出的「潔淨網路」Clean Network計劃。報導指出,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預定今天(8日),在北京關於全球數位治理的研討會上宣布這項倡議,報導稱,中共外交官已經接觸若干外國政府,爭取他們支持倡議,但未知反應如何。美國的「潔淨網路」計畫,要在應用程式、應用商店、雲端、海底電纜等五大網絡關鍵領域,掃清不可信的中國企業,根據美國國務院資料,截至上月初,超過30國家與地區參與「淨網」計劃。
-
英最大電信商禁華為 2年內移除所有設備
2018-12-07 15:14:11繼美國、澳洲和紐西蘭後,英國企業也加入了禁止華為5G設備的行列。英國最大電信營運商,英國電信,日前宣布,將把華為排除在5G網絡設備供應商,競標名單之外,還將在兩年內,移除核心3G及4G網絡中的華為設備。
-
挨川普連續重拳 中共被迫回應:繼續談
2019-05-22 20:10:18好,川普政府突然加徵關稅,打得中共七葷八素後,持續窮追猛打,制裁中共的間諜公司華為,同時也對中國製造的無人機,發出警報,面對川普連續重拳,北京在今天,被迫回應說,已準備好與華府繼續就貿易進行磋商。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今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訪問時說:北京當局已準備好持續赴華府與美方進行談判以達成協議。至於未來的談判會有哪些可能?目前有分析認為,中共用來加徵報復性關稅的貿易額度已經用完,其它方面的所謂「反制措施」,也都被認為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中共恐怕已經徹底落入全
-
五眼聯盟三國禁華為 英官員拋警告
2018-12-05 22:10:27英國軍情六處(MI6)處長楊格爾(Alex Younger)近期在一場演講中表示,在盟國相繼禁用中國電信製造商「華為」的5G設備後,英國政府必須決定是否禁用。他表示,「中國有著不同的法律與道德框架」,加上全球政治與資金向亞洲的快速移轉,造成更具挑戰的威脅。
-
川普延長禁令一年!華為Q1海外出貨摔35%
2020-05-14 07:07:26另一個焦點話題,美國總統川普13日將去年5月簽署的行政命令延長一年,這項命令宣告為了因應國家緊急狀態,禁止美國企業使用對國安構成風險的公司所生產的電信設備,劍指華為、中興等陸企。調研機構Canalys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華為智慧手機在大陸以外市場的出貨量下降了35%,降幅是三星電子的兩倍多,是蘋果手機的四倍。
-
川普宣布延長3/1貿易戰休兵期限 華為將被列協議?
2019-02-25 08:24:59美中貿易第七輪談判仍在持續,雙方努力在3月1日午夜前,達成協議,美國總統川普週日最新推文說,談判「非常富有成效」。而川普在美中貿易代表面前,開門見山的說,「諒解備忘錄」對他來說沒有意義,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份具體的「協議」。另外華為與中興也有可能被列入協議之中。川普在台北時間週一早上發文指出,基於美中貿易談判在重要結構性問題取得實質進展,他將推遲原本於3月1日對中國大陸商品提高關稅稅率的計畫。
-
歐美限制技術出口!中共天網工程危機了
2018-10-01 21:33:40近來有媒體報導稱,隨著美中貿易戰的不斷升級,歐美國家已經加強限制敏感技術和設備出口中國,這也讓中共監控13億人民的「天網」工程,面臨巨大挑戰。
-
中共間諜不只華為 美國緊盯騰訊阿里百度
2019-09-16 20:54:39上週美國國務院舉辦了「有關敏感技術的多邊行動」會議,指出除了被美國封殺的華為之外,也應該要注意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等等中國科技公司,因為它們沒有辦法向中共說「不」只能成為中共的武器。早在2017年的《國家情報法》等一系列政策,就已經規定中國公民,已至於公私營企業都必須向中共提供情報,這也是美國密切注意中國企業的原因。
-
日媒:日本政府合約將禁華為、中興通訊
2018-12-07 13:55:55再來看到,日本讀賣新聞今天 報導,因為擔心情報外洩以及網路攻擊,日本將禁止政府向中國華為和中興購買電信設備。報導指出,日本政府最早下週一 ,就會修改內部採購規則,雖然,擔心激怒北京,不太可能明文列出華為和中興兩家公司,但是,華為和中興的電信設備將被禁用。目前,美國、澳洲、紐西蘭政府,已經禁止華為 5G 設備。英國國營的英國電信 也表示,正在將華為設備從現有的 3G 和 4G 核心行動業務中移除,之後也不會在核心部分,使用華為設備。
-
最快下個月 川普擬全面禁美企用華為中興
2019-01-25 16:18:08再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華為和中興可能又有新動作。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川普考慮在新年發布一道行政命令,藉由宣布國家緊急狀況,禁止美國企業使用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生產的電信設備。美國聲稱,華為與中興聽命於中共,他們的設備可能被用來監視美國人。另外,英國國防大臣(韋廉信)表明,對於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表達極大疑慮」,英國電訊集團BT也證實,正在從英國國內緊急部門核心架構中,撤走華為設備。
-
美日韓倒數衝刺5G商用 華為巴紐鋪網恐遭封
2018-10-12 21:05:39全球5G商轉進入倒數計時,美國、日本、南韓紛紛將在今明年啟用服務。而5G除了帶來龐大商機,也攸關國安。繼美國之後,澳洲和日本政府都封殺中國電信商,中興和華為,參與國家網路建設。華為日前傳出,將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競標互聯網基礎設施,而美國正聯手日本和澳洲擬定方案,以阻止華為得標。
-
孟晚舟丈夫不具擔保資格 明開第三回聽證會
2018-12-11 20:10:56新聞一開始,帶您關心焦點話題,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在第二次的保釋聽證會上,誰能成為孟晚舟的保釋擔保人成為焦點,由於她的丈夫不具保釋資格,最後是沒有結論,明天(11日)早上十點,將繼續進行。隨著事件發酵,孟晚舟的神祕家庭狀況也被曝光。
-
財經趨勢4.0|關稅戰從中國到土耳其 風暴中台廠泰然?
2018-08-18 16:45:41首先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國防授權法案,產業面的衝擊,引起關注,像是國內光通訊業者,聯亞、穩懋,以及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可能受到波及。不過專家指出,產業界其實在訂單來源上,布局分散,可能加速拓展其他客源,降低風險,經濟部方面則認為,短期或有衝擊,但 影響不大。
-
美企傳全面禁用華為 專家:台廠三策略因應
2019-01-25 16:17:05外媒報導,美國考慮全面禁止企業,使用華為、中興通訊電信設備,引起國際討論,加拿大、甚至英國方面,也在衡量評估,台灣供應鏈業者,由於跟中國企業關係緊密下,專家也提醒,勢必得進行因應布局。
-
日本政府將華為與中興產品排除出採購清單
2018-12-10 14:22:35新聞首先來看到,中國通信設備公司華為,在全球接連碰壁。今天,日本繼美國、澳洲、紐西蘭之後,日本政府也確定,將華為與中興的通訊產品,排除出政府採購清單。日本媒體《共同社》報導了這一消息。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在會議上表示:「不採購被植入竊取、破壞信息和讓信息系統停止等惡意功能的設備,極其重要。」
-
川普要「協議」不要備忘錄 華為中興或被列入
2019-02-23 20:19:38好,美中貿易第七輪談判,中方拋出願意購買1.2兆美元的美國商品,雙方週末繼續「加班」在華府繼續談判。美國總統川普在美中貿易代表面前,開門見山的說,「諒解備忘錄」對他來說沒有意義,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份具體的「協議」。另外華為與中興也有可能被列入協議之中,但是美國依然不排除使用行政手段封殺華為5G。
-
白宮或發行政令 禁美企買華為中興設備
2019-01-25 16:18:24再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華為和中興可能又有新動作。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川普考慮在新年發布一道行政命令,藉由宣布國家緊急狀況,禁止美國企業使用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生產的電信設備。美國聲稱,華為與中興聽命於中共,他們的設備可能被用來監視美國人。另外,英國國防大臣(韋廉信)表明,對與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表達極大疑慮」,英國電訊集團BT也證實,正在從英國國內緊急部門核心架構中,撤走華為設備。
-
5G安全性受質疑 華為在英國、紐西蘭受挫
2018-11-07 16:27:50帶您關心,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英國政府已警告電信公司,在建構5G網路時應慎選供應商,此舉被視為針對中國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而來。
-
美中代表熱線!傳下週訪中 華為禁令成關鍵
2019-07-10 07:04:14早安新唐人,來看美中貿易戰最新消息,美國官員透露,美國財長梅努欽、貿易代表萊特海澤,已經在星期二和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進行通話;這是大阪川習會後,雙方首度正式接觸。另外,還有外媒指出,美國的談判代表,下個禮拜將出訪北京,進行貿易磋商,華為的禁令,將成為一大關鍵。
-
美封殺中興華為 台廠受衝擊利空?
2018-08-18 17:01:00關鍵時刻,帶您迅速掌握潮流趨勢,歡迎您收看財經趨勢4.0,我是趙庭譽。首先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國防授權法案,產業面的衝擊,引起關注,像是國內光通訊業者,聯亞、穩懋,以及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可能受到波及。不過專家指出,產業界其實在訂單來源上,布局分散,可能加速拓展其他客源,降低風險,經濟部方面則認為,短期或有衝擊,但 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