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熱浪席捲 歐洲恐破高溫紀錄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8 月 04 日訊】將鏡頭轉到美國。在暑假期間,家長會為孩子安排不少暑期活動。美國的家長們,是如何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的暑假,一起看看。
歐洲新聞台 主播:「歐洲正在熱到發昏!這個夏天充滿了野火、乾旱和破紀錄的高溫。而我們的預報專家指出,歐洲高溫紀錄本週末可能就要被打破!」
歐洲目前的高溫紀錄是西元1977年7月在希臘雅典的48度,在氣溫預報圖上可以看到,代表熱浪的紅點不僅數量增加,頻率也越來越高。
法國氣象部門Meteo-France預報員 喬博德(Francois Jobard):「我們看到熱浪增加、強度增加,還有更多高溫紀錄。比如說,我們在阿爾及利亞有新紀錄,也打破了歐洲的紀錄;還有世界的其它地方最近像是韓國,首爾打破了高溫紀錄;日本,之前才經歷了歷史性的高溫。我們已經看到,在2018年的夏天,地球上的許多地區(氣溫)明顯高於正常水平。」
首爾本週的高溫來到攝氏39.6度,而且已經至少連續15天高溫超過35度,高溫較往年高4到7度。連日高溫導致許多人一時不能適應,不幸有29人喪生。首爾居民紛紛在外面踩水消暑,而消防隊員也四處灑水,幫助房屋降低溫度。
日本上週因為颱風稍稍降溫,但是現在氣溫馬上又回到最高溫的程度,東京市中心上個月就有96人因中暑喪命,比去年增加了4倍,還有上萬人被送急診室急救。許多來避暑的觀光客不禁抱怨,來這裡反而比回家更熱。
然而新的熱量紀錄是究竟高溫的終點,還是下一波熱浪的起點。
法國氣象部門Meteo-France預報員 喬博德:「隨著氣候暖化,我們預計這種現象還會惡化,在接下來幾十年會有更多更強的熱浪,而且熱浪還會發生在比這個季節更早的六月,以及更晚的九月之後。」
按照氣象預報的推測,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最高溫紀錄將還有更高,極端氣候還有更極端,要如何應對做準備?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大難題。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江子揚 編譯
相關新聞
-
外媒曝中共擴增雷達 山寨鋪路爪瞄準台日韓
2022-04-20 14:03:54美國「國防新聞」指出,中共在山東省建立的2座大型雷達,第一座幾乎可以肯定是為了瞄準台灣和附近區域,另一座雷達範圍則很有可能涵蓋北韓、南韓以及日本全境。台灣立委王定宇表示,中共在大陸多地的大型雷達設施,意圖監控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動態,不過,到底性能如何,是不是山寨美軍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還要再觀察。
-
韓「與病毒共存」路難行!疫情反彈 重症率成警訊
2021-11-16 22:13:27歡迎回來,南韓疫苗接種率過七成,11月開始放寬部分防疫規範,採取疫苗護照政策,也被稱做「與COVID-19共存」模式。不過,疫情不降反升,連續7天單日確診破2,000例,重症患者病例也是屢創新高。南韓疾病管理廳正在評估形式,17日將舉行記者會說明因應方式。
-
北韓試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 美國祭出制裁
2022-03-25 13:19:40歡迎回來,北韓24日下午試射洲際彈道飛彈,這枚飛彈最後落入日本專屬的經濟海域,引起日本和南韓政府的警戒。南韓軍方表示,當天稍晚已從陸、海、空發射5枚導彈反制北韓,另外,美國也對那些提供敏感物料給北韓飛彈計畫的實體和公司,祭出新制裁。
-
美日韓外長聯合聲明 強調台海和平重要
2022-02-22 19:44:09烏俄局勢緊張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六抵達夏威夷,與日本、南韓兩國外長會晤,聚焦北韓、中共和烏克蘭問題,在三方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
這些國家都曾遭中共報復 美媒籲別讓立陶宛孤單
2022-01-14 13:06:52立陶宛深化與台灣關係,卻屢遭中共脅迫。美國媒體彭博社在社論中呼籲,西方國家應付出更多努力,協助立陶宛抵禦中共威脅。文章中說,除了立陶宛,捷克聲援台灣以及挪威批評中共侵犯人權之外,瑞典禁止中國5G技術和丹麥接待達賴喇嘛,都引來了北京的怒火。北京也曾經因為領土爭端,切斷對日本的稀土供應,南韓、澳洲、加拿大和菲律賓也曾因各種原因激怒中共,導致數十億美元出口商品遭到封殺。文中指出,目前西方國家的反應,無法遏阻中共的挑戰,建議歐盟應對受影響的企業和工人進行補償,並與美國和其他夥伴一起,幫助立陶宛貨物找到新市場。
-
蕭茲首訪日本 與岸田反對中俄以武力改變現狀
2022-04-29 22:19:34俄烏戰爭牽動世界局勢,印太地區的安全也受到歐洲國家關注。德國總理蕭茲昨天(28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舉行峰會,雙方在俄烏議題上取得共識。另外,有記者提問,德日兩國是否也在中國問題上取得共識,岸田文雄指出,他們反對任何以武力,單方面在東海、南海改變現狀的企圖,也對香港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狀況,表達嚴重關切。
-
韓國加入CPTPP 日經分析:受中共加入影響 產業衝擊待解決
2021-12-14 15:45:31繼英國、台灣和中共之後,韓國也於12月13日宣布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如果成功加入CPTPP,將成為韓國在2022年2月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後,所加入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但是與RCEP相比,CPTPP對市場開放的要求程度更高,韓國政府是否能夠成功說服國內將受衝擊的相關産業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
日韓跟進國際對俄制裁!澳洲再擴大制裁範圍
2022-02-24 22:07:47俄烏開戰,多國發聲跟進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包括澳洲總理莫里森今天(24日)宣布,對俄羅斯制裁進入第二階段,南韓總統文在寅表示,韓國將與其他國家一起,對於俄羅斯在烏克蘭實施軍事行動進行制裁。
-
上任首訪亞洲 拜登5.20訪韓日、四方安全對話
2022-04-28 22:15:3527號,美國白宮發聲明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在5月20號到24號到訪韓國和日本,這是拜登上任一年多以來,首次到訪亞洲。
-
韓國候任總統派代表團訪日 改善關係促合作
2022-04-25 16:30:22為改善韓日關係,韓國候任總統尹錫悅派遣代表團,對日本進行為期五天的訪問,週日代表團已抵達日本。
-
日本政府證實 北韓今早試射疑似彈道飛彈
2022-01-11 09:11:51國際快訊再來看到,南韓合同參謀本部今天(11日)表示,北韓今天在東岸發射不明飛行物體。另外,日本海上保安廳在當地上午7點45分,台北時間6點45分表示,從北韓發射的疑似飛彈的物體已經落下,呼籲航行中的船舶提高警覺。這是北韓今年第二度展示武力。
-
印度.菲律賓入境免隔離 義大利歡慶威尼斯嘉年華
2022-02-14 22:31:42逐步與病毒共存,台灣縮減入境檢疫天數,而亞洲其他國家印度和菲律賓,則是重啟邊境,備妥證明入境就可免隔離。日本也傳出3月有望邊境檢疫再鬆綁。而歐洲更有部分國家,幾乎取消所有防疫限制。
-
拜登5/20訪韓日 外交部:目前無規劃高層互動
2022-05-03 14:41:44美國總統拜登20日將展開首度出訪東亞行,訪問韓國、日本。對於台灣官方是否將藉機安排任何形式溝通或傳達訊息,外交部今天表示,外交部目前沒有相關規劃,目前未安排層峰跟拜登進行相關形式溝通對話。
-
拜登亞洲行 白宮:將重申對台政策不變
2022-04-29 16:45:00白宮發言人莎琪今天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5月下旬前往亞洲出席四方安全對話領袖會談時,將重申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的對台政策不變。
-
烏俄局勢緊張 日本宣布應美要求援歐天然氣
2022-02-22 19:56:58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大軍導致情勢緊張,為避免歐洲天然氣供應遭俄羅斯截斷,日本政府今天宣布,應美國要求,將支援歐洲部分液化天然氣(LNG)。
-
南韓日增超過10萬確診 公眾場所營業時間限制再放寬
2022-02-18 13:16:12新聞開始,先來關心全球疫情動態,全球超過4.1億人確診,超過586萬人病逝。日本單日增加9萬多例,日本演員?雅人的妻子、日本女星菅野美穗確診。另外,南韓日增超過10萬例確診,不過,南韓政府表示,公眾場所營業時間限制將再放寬。另外,以色列確診、重症數明顯減少,將取消防疫「綠色通行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有條件縮減14天隔離期,以無症狀取代篩檢。
-
拜習會後 美日韓關切台海 美商會重申挺台
2021-11-18 13:14:03我們稍後會有更多F-16V成軍相關訊息,而拜習會16日落幕,美國副國務卿雪蔓18日和日本、南韓高層召開3方會議。會後雪蔓獨自舉辦記者會,表示他們進行超過3小時的建設性對話,其中包括維護台海和平的重要性。美國商會今天(18日)也發新聞稿表示,全力支持台灣強化自身國防實力,並樂於和政府定期討論共同製造與開發等議題,協助本土企業進入國際國防供應鏈。
-
本月第六次 北韓疑射2枚飛彈 日相強烈抗議
2022-01-27 13:32:31國際消息來關心,南韓軍方今天表示,北韓上午向東方發射2枚飛行物體,推定為短程彈道飛彈。這是北韓這個月第6次試射飛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也表達強烈抗議。
-
基辛格訪亞洲之際 傳ASML高層赴韓談合作|財經100秒
2022-04-06 12:59:40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再度出訪亞洲之際,南韓媒體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也到訪亞洲,現正在南韓與當地指標廠討論合作事宜。
-
全球連2天確診增逾百萬 美、歐洲染疫創新高
2021-12-29 21:44:29來關心中共肺炎疫情最新情況,全球確診超過2億8千2百88萬例,死亡5百41萬6千多人。但中共、伊朗等政權,被認為嚴重低報數據。全球連續兩天新增確診超過1百萬例。美國單日新增超過51萬2千例確診,是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最高。歐洲方面,包括英國、法國、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土耳其等國家,都創下新高確診紀錄。亞洲部分,日本感染再度快速蔓延,東京、京都新增確診都出現2個多月以來新高,另外,福岡、山口、沖繩等至少5縣相繼通報新的Omicron個案。南韓新增1百09例Omicron確診病例,創下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