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乾癬秋冬復發高峰期 生活飲食應節制

慎防乾癬秋冬復發高峰期 生活飲食應節制
文:凌芸斐(健康傳媒)
時序入秋,天氣漸漸從溼熱轉為乾冷,許多皮膚病也開始蠢蠢欲動,像是有乾癬問題的病患,一到秋冬就特別容易發作,中醫師鄭愛蓮指出,秋天是「秋燥」的季節,相對而言皮膚會比較乾燥,到了冬天更是嚴重,皮膚分泌的水與油變少,無法滋潤皮膚,毛隙孔收縮、閉鎖,在皮膚得不到滋潤的情況下,乾癬就容易發作。
治療乾癬,通常以年計算,病患要相當有耐心。鄭愛蓮表示,乾癬通常與身體元氣不足有關,西醫認為是免疫力不好,而西醫常見使用類固醇、抗組織胺藥物治療,中醫則認為是病患體內溼熱無法排出,如果是脾胃溼熱,就要健脾利溼;肝經溼熱,要清肝利溼。此外,乾癬也可能是血虛、腎氣不足的病患,通常會給予補腎滋陰養血的藥物,補充身體元氣。
鄭愛蓮解釋,開始治療後,皮膚上塊狀的乾癬會慢慢退掉,此時皮膚毛隙孔會打開,把身體不要的垃圾排掉,因此,乾癬有可能會大爆發,但這是治療必經的過程,病患不需過於擔心。此外,乾癬退掉的過程中,塊狀的乾癬會擴散開來,感覺好像範圍變大,但只要用手摸,就會發現原本厚厚一層的乾癬變薄了,變薄代表乾癬的增生減少,最後患部會恢復像正常皮膚一樣。
待身體恢復,乾癬漸漸退掉之後,會建議病患服用調養的藥物,讓身體恢復正常,服用時間因人而異,大概是2至3個月。鄭愛蓮說明,要看病患發病的狀況,不是所有的病患都用相同的藥,依照病患的狀況、體質、發病的樣子,會用不同的藥物,到了不同的階段,又會換藥,很少同1種藥從頭吃到尾。
在飲食方面,如果病患乾癬症狀很嚴重,鄭愛蓮會叮嚀病患不沾葷腥,以吃素為主至少維持1個月,因為發得很嚴重的時候,如果還是吃很多葷的食物(如海鮮等),會誘發更多乾癬,吃素能讓病情緩解,不會那麽地搔癢難耐。如果乾癬慢慢地退掉,病患可以嘗試吃一點雞肉和豬肉,海鮮與牛羊則等到乾癬完全退掉後再食用。
最後,鄭愛蓮提醒,乾癬病患要特別注意睡眠時間。11點到1點是膽經的時間,1點到3點是肝經的時間,由於肝膽經可以幫身體排毒,所以最晚11點要上床睡覺,否則肝膽經無法運作,對於乾癬的治療沒有幫助。此外,秋冬保溼不可少,對乾癬病患而言保溼乳液可能不夠,可改擦凡士林、綿羊霜、麻油、橄欖油或椰子油,但要特別注意清潔,需用肥皂徹底清潔皮膚。
相關新聞
-
梅雨季體內代謝失調 溼疹、汗皰疹恐爆發
2019-05-22 14:32:39時序入夏,氣溫逐漸升高,加上梅雨季節報到,空氣潮溼,更加導致體內溼氣不易排除。一旦體內留存過多溼氣,不少過去罹患溼疹和汗皰疹的皮膚病患極易在季節交替之際爆發病症。若體質良好,體內溼氣也許能自行代謝,皮膚症狀較輕微;但也有不少長久累積的不良體質,皮膚病發作嚴重,必須透過治療才能復原。
-
秋天養肺正當時 中醫良方助你保肺強身除病根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8)
2019-09-02 10:59:29節氣進入「立秋」之後,有位陳先生常常覺的嘴巴乾燥,過敏性鼻炎最近也頻頻發作,一吹到冷風就一直打噴嚏,鼻涕流不停.真不知該怎麼辦。常聽中醫師說,秋燥傷肺,不知道秋燥傷肺與過敏性鼻炎有沒有關係。 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內兒科陳星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在秋天如何養肺好生活。
-
『乾癬』『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對症下藥 重回『不痛不癢』的人生 | 談古論今話中醫(492)預告
2020-02-06 09:35:50夏日氣候高溫炎熱,對患有濕疹、異位性皮炎的人來說是相當難熬的時節,冬季寒冷是乾癬號發的季節,乾癬及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如何治療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溫亞中醫診所院長彭溫雅中醫師來探討這個問題。
-
秋老虎來襲!秋天養生教戰守則在這裡!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4)
2018-09-30 16:18:37最近天氣忽冷忽熱,除了皮膚乾癢,也容易傷風感冒。氣候乾燥,流鼻水、過敏、口乾、皮膚癢等症狀漸漸加劇,菜市場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柚子、水梨、柿子等等應景的水果,這種季節的變化就是接近秋天的景象了。 在秋天這個季節,人們要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呢?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鄭為仁醫師來談談如何平安的度過秋天呢?
-
『乾癬』『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對症下藥 重回『不痛不癢』的人生 | 談古論今話中醫(492)
2020-02-20 17:21:40夏日氣候高溫炎熱,對患有濕疹、異位性皮炎的人來說是相當難熬的時節,冬季寒冷是乾癬號發的季節,乾癬及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如何治療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溫亞中醫診所院長彭溫雅中醫師來探討這個問題。
-
皮膚病反覆發作 中醫提飲食調理原則
2019-02-20 17:28:21罹患皮膚病也許不致於要人命,但搔癢難忍的過程卻很煎熬,甚至抓到嚴重出血、流湯水,更是身心俱疲。尤其如溼疹、乾癬等皮膚疾病,常常容易反覆發作,除了遵照醫囑好好治療,作息維持規律正常,飲食的調養更是維持皮膚病不復發的重要環節。
-
富貴手疼痛乾裂 中醫調理改善循環
2018-04-16 17:44:53家政婦們往往雙手一碰到水,可能會導致皮膚病發,紅腫、脫皮,甚至嚴重乾裂疼痛,根本是惡夢。中醫師表示,台灣地處溼熱地帶,體質排溼功能失調的人很容易得富貴手,但若能透過中藥調理改善循環代謝,飲食避免辛辣,加強患部防護,就能有效預防復發。
-
遵循古人『秋天養生之道』潤燥養肺 延年益壽 | 談古論今話中醫(473)
2019-09-28 20:15:07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壓力加大,身體健康承受著各個方面的巨大考驗,卻反而沒有古人那樣懂得養生之法了。古人的很多醫學養生智慧是值得借鑑的,古人養生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順應四時。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詠生中醫診所吳建東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有關古人秋天養生的方法。
-
產後坐月子喝生化湯 自然產與剖腹產喝法不同
2019-01-11 18:49:49婦女產後喝生化湯調養很普遍,但殊不知喝對時間很重要。1名產婦剛坐完月子就來求診,主訴滴滴答答的「月經」仍未停止,直到坐完月子後仍在喝生化湯。對此中醫師表示,這類案例在臨床上時有所聞,許多人認為生化湯有助將惡露排除乾淨,深怕清不乾淨殘留在體內導致種下日後病根,於是服用過量留下惡露排不完、傷及子宮內膜的後遺症。
-
女性生理期後調理 中醫教妳如何喝四物湯
2018-10-31 12:39:16許多婦女在月經結束後,總會到中藥房抓一帖四物,回家煮成四物雞湯或四物排骨湯補補身體,四物湯也被普遍認為是女人月事後調理補身的中藥方。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四物是指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也是以補血著稱的中藥材。
-
遵循古人『秋天養生之道』潤燥養肺 延年益壽 | 談古論今話中醫(473)預告
2019-09-23 16:54:11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壓力加大,身體健康承受著各個方面的巨大考驗,卻反而沒有古人那樣懂得養生之法了。古人的很多醫學養生智慧是值得借鑑的,古人養生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順應四時。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詠生中醫診所吳建東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有關古人秋天養生的方法。
-
姊妹們消暑冰品不忌口 經期血塊痛經難熬
2019-06-26 18:32:17連日的高溫,讓人熱到受不了,冰品冷飲成為消暑的最佳選擇。不過中醫師提醒,容易痛經的女性必須遠離冰品冷飲,連去冰的飲料,也盡量少碰,尤其在月經前1周或是月經當周,更是不能輕易嘗試,以免症狀惡化。
-
秋老虎來襲!秋天養生教戰守則在這裡!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4)預告
2019-09-02 11:20:48最近天氣忽冷忽熱,除了皮膚乾癢,也容易傷風感冒。氣候乾燥,流鼻水、過敏、口乾、皮膚癢等症狀漸漸加劇,菜市場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柚子、水梨、柿子等等應景的水果,這種季節的變化就是接近秋天的景象了。 在秋天這個季節,人們要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呢?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鄭為仁醫師來談談如何平安的度過秋天呢?
-
秋天養肺正當時 中醫良方助你保肺強身除病根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8)預告
2019-09-02 11:21:23節氣進入「立秋」之後,有位陳先生常常覺的嘴巴乾燥,過敏性鼻炎最近也頻頻發作,一吹到冷風就一直打噴嚏,鼻涕流不停.真不知該怎麼辦。常聽中醫師說,秋燥傷肺,不知道秋燥傷肺與過敏性鼻炎有沒有關係。 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內兒科陳星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在秋天如何養肺好生活。
-
用眼過勞飛蚊症 中醫針灸搭配中藥雙管齊下
2020-07-07 17:15:54當眼球內的玻璃體混濁或退化時,會產生一些膠質黏結物或細胞碎屑,而出現一些漂浮的雜物投影在視網膜上,便形成所謂的「飛蚊症」。多數患者也許在飛蚊症初期並未留意,等到察覺眼前漂浮的黑影變多,才想到應該就醫。
-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2020-09-18 15:35:589月開學季,已過處暑,時序進入秋天,雖然盛夏餘熱還未消退,但天氣已不再如以往動輒接近40度的酷熱難耐,且早晚開始逐漸轉涼。有皮膚舊疾的患者,若夏日沒有好好保養,吃了太多冰品、冷飲,當心入秋後皮膚開始發癢、溼疹復發。
-
節氣交替溼疹易復發 排除體內溼氣從飲食下手
2020-04-30 18:31:36梅雨季節來臨全台陰雨連綿,許多民眾肌膚開始產生過敏反應,常見的症狀如:發癢、紅腫、小水泡等,若本身就患有皮膚疾病的民眾,也可能會在此時變得更嚴重。
-
皮膚病症反反覆覆 中醫師:患部清潔很重要!
2020-04-01 18:52:30一說到治療皮膚病,許多人第1個想到的無外乎是外用藥膏與內在調理並重,卻鮮少提及清潔的重要性。但其實維持患部乾淨是治療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許多患者的皮膚狀況之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反反覆覆、時好時壞,多數時候都與清潔不當有關。
-
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養攻略由內而外
2020-08-14 17:53:59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多數因為遺傳過敏性體質引起,後天的飲食、環境、壓力、熬夜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病情。1名年約25歲的男性,自幼時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斷斷續續吃藥、擦藥,並未完全根治,後來身體、背上的患部變得苔癬化,幾乎無法排汗,直到尋求中醫耐心治療多年,如今皮膚已恢復正常、觸感不再粗硬,終於擺脫異位性皮膚炎長久以來的困擾。
-
幼兒皮膚反覆搔癢紅疹脫屑 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
2020-11-27 16:51:40季節漸入冬季,天氣變化劇烈,是許多皮膚症患者的惡夢,尤其是家有異位性皮膚炎幼兒的家長,更是心力交瘁。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有搔癢、紅疹、皮屑、苔癬化(病灶粗糙)等,嚴重發作期還會因搔抓過度而有組織液流出。其實,在中醫的觀點裡,肺主皮毛,若幼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建議即早開始調理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