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隱形冠軍材料業 工研院攻循環經濟商機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10 月 05 日訊】循環經濟浪潮快速興起,國內工研院今天舉辦,「低碳循環高功能新材料」論壇及產品展示會,現場展出最新技術,包括輕量化碳纖機械手臂,還有電池安全保護材料,可以說直接切入最新趨勢。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研究員 劉時州:「因為它是採用碳纖維的複合材料,所以它的臂件的部分,會比一般的金屬物件,大概重量會輕一半,所以它在馬達的驅動上,它的能耗會更省電。機器手臂的整合,我們是有上下游,再幫台灣本土上下游的廠商,都把它整合在一起。」

機械手臂快速運作,卻聽不到太大雜音,原來材料採用輕量化碳纖維,整體重量遠小於鋁合金,耗能減少40%以上,一年足以省下7-10萬電費,設計到零組件來自台灣,即將正式量產上市。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研究主任 陳世明:「我們在圓筒型的18650的電池外面,放了一個防延燒的套管,那這樣子它本身在燃燒的時候,它就可以把火焰抑制下來,所以我們這個研究目的呢,就是要防止電池的一個爆炸。」

充電電池組,最怕遇到碰撞、高溫燃燒,添加了玻璃纖維的複合材料,製作成圓柱狀,阻絕蔓延降低傷害,可望利用在電動機車電池、還有充電站上。高導熱性

防止阻燃]

台灣隱形冠軍產業,就在材料科學,產值僅次於電子業!像是導入可見光的光觸媒粉體,讓傳統遮陽簾,具備除臭、空氣清淨效果。還有看似不起眼的包裝瓶,用的是低碳PEF生質材料,有別寶特瓶,可以100%自然分解。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所長 陳哲陽:「那這整個台灣這個材料跟石化產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應該是台灣第二大的產業,它整個產值規模到6兆以上。所以我們就針對目前,台灣這些新的材料,新的低碳環保的需求,我們就發展一系列的技術跟產品,那希望這些產品跟技術呢,對國內的產業,給他們一個未來的一個新的機會,那給他們新的市場。」

環保署預估,「循環經濟」可望在2020年前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2025年前為全球整體經濟帶來1兆美元的龐大產值。工研院舉辦論壇及產品展示會,探討產業發展機會,也協助業界強化競爭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