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七號啟航準備赴美 預計6/22發射升空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4 月 14 日訊】好的,來看到,台灣跟美國雙邊最大型的科技合作計畫,福衛七號,昨天(14日)在總統蔡英文跟科技部長陳良基等人的目送下,運送到了桃園機場旁的華儲公司。而今天(15日)將啟程運送前往美國,預計6/22就會發射升空。
福衛七號六顆衛星,裝在運送箱,由大型氣墊車送往華儲公司的倉庫。
記者 趙庭譽:「目前福衛七號已經抵達了桃園機場旁的華儲公司進行打盤,明天15號即將啟程運送前往美國佛州的發射基地。」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將福衛七號順利送進溫控庫裡頭,搬運加上打盤,全程花費近2個小時才完工。福衛七號,未來將取代2006年就升空的福衛三號,而福七每日蒐集資料量比福三多了一倍,有效提升台灣天氣預測準確度至少一成,還可增加包含台灣在內的低緯度地區氣象及電離層觀測資料量3到4倍;颱風路徑的預測,更能夠改進10%,成為太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2.0版。
科技部長 陳良基:「六顆衛星,它要擺在正確的位置,每一顆都要花大概100多天,108天左右,所以它真正佈建到全部把中低軌道都涵蓋,大概要經過19個月。」
1991年,台灣開始投入太空科技發展,成功發射福衛一號、二號、三號以及五號,太空科技實力獲得國際肯定。這次,福衛七號送往美國後,預計6/22將由 SpaceX獵鷹重型火箭搭載發射升空,成了台美雙邊最大型的科技合作計畫。
總統 蔡英文:「福衛七號也是拓展台灣科技外交的里程碑。台灣人的太空夢,台灣的太空科技實力,也一定會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今年初,行政院也核定了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從今年開始到2028年,將投入251億元,結合國內產學界能量,預計建置十顆衛星。這樣看來,台灣發展太空產業,不再只是夢想,更將進入產業化的階段。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趙庭譽 台灣新竹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福衛七號將於六月發射
2019-04-22 22:13:54再來看到,台灣跟美國雙邊最大型的科技合作計畫,福衛七號,已經運送前往美國,預計6月22日就會發射升空,福七首度使用台灣自主研發的衛星操控系統。蔡英文致詞時強調,福七是拓展台灣科技外交的重要里程碑。未來颱風路徑、梅雨及豪大雨預測更準確,將有效守護台灣安全。
-
福衛七號精準預測氣象 賴清德:台灣驕傲
2018-08-03 20:56:00歡迎回來。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來到新竹的國家太空研究中心,視察福衛七號運送前的準備作業,他說福衛七號,是台灣的驕傲,同時也透露,行政院已經核定編列259億的經費,要發展第三期太空計畫。
-
國研院攜手國際大廠 助頂尖大學AI研發
2018-06-04 21:16:18再來看到,國研院晶片中心攜手國際半導體設計軟體廠商,簽署AI研發合作意向書,期盼結合頂尖大學的研發能量,帶動台灣成為全球AI研發創新基地。
-
國家太空中心 衛星操控系統自主發展成功
2020-09-15 13:38:01國家太空中心近年來致力於自主發展衛星操控系統,透過一年多福衛七號衛星操控任務的執行,已大有斬獲。今天(15日)上午在新竹舉行「福七翱翔 衛星操控系統自主發展成功領航記者會」,來聽聽太空中心怎麼說。
-
福衛七號翱翔太空 衛星操控系統百分百MIT
2020-09-15 21:34:45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台灣要進軍國際太空產業,被蔡總統列為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去年(2019年)和美國合作的氣象衛星「福衛七號」順利發射升空後,國研院太空中心,又成功開發自主衛星操控系統,顯示台灣在衛星操作與控制的技術能力,又向前邁進一大步。
-
台航太史新里程碑! 國產福衛七號發射升空
2019-06-25 21:15:00新聞頭條,馬上帶您看到,台灣航太史邁入新的里程碑!台灣自主製造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搭乘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在台灣時間(6月25日)下午14時30分,順利在美國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這是台美近10年來最大的科技合作計畫,總統蔡英文、AIT處長酈英傑,也都到新竹太空中心觀看發射轉播,酈英傑更稱讚,台灣的尖端技術已延伸到地球之外!
-
清大AI中心揭牌 劉德音:年培養300人才
2018-03-07 13:09:41清華大學 人工智慧製造系統 研究中心,今天在清華大學舉行揭牌儀式,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台積電執行長劉德音等人,都到場參加。劉德音說,預計每年要培養300位深度學習工程師,應付產業變動。
-
台灣自製椎體撐開器 骨折傷患福音
2019-06-20 01:17:37骨質疏鬆症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以往都是採用灌注骨水泥的保守治療方式,雖然能減輕疼痛,但是脊椎無法復位。現在,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輔導新創公司,開發出「椎體撐開器」,今年(2019)5月,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率先採用,成功完成第一例國產品椎體重建手術治療,幫助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達到脊椎復位、緩解長期疼痛 。
-
迎向國際AI戰場 清大人工智慧中心揭牌
2018-03-07 21:28:04科技部以5年為期,投入50億元,分別在清華、交通、台灣、成功四所大學,成立四大AI創新中心。其中,清華大學人工智慧製造系統(AIMS)研究中心今天(7日)揭牌,希望以台灣製造技術為基礎,發展為國際級智慧製造研究中心。
-
太空中最精準溫度計 台灣福衛七號今年發射
2019-02-21 20:39:51再來把焦點轉回台灣,台美一起合作的福衛七號衛星,今天通過認證,已經做好完整準備,總統蔡英文今天也特地到新竹進行視察,尤其這顆衛星,未來將接替福衛三號的任務,蒐集氣象資料,性能比起先前,大幅提高,未來台灣氣象預報不只更快,颱風路徑預測,也會比現在更加精準。
-
國產福衛七號 今搭乘地表最強火箭升空
2019-06-26 14:51:16台灣自主製造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即將在台北時間今天中午11點發射!發射地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國研院24日深夜發布兩張 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直立在發射台的照片,顯示火箭已就緒,這次發射任務包含福七的6顆衛星在內,共有24顆衛星一起升空,這是台灣與美國雙邊最大型的科技合作計畫,使用了 全程參與台灣衛星計畫的本土品牌天線元件,更首度使用完全由台灣自主研發的衛星操控系統,今天順利升空後,將正式開創台灣太空產業新契機。
-
A世代半導體技術專案計畫 18項前瞻技術亮眼
2022-03-12 21:36:12科技部在109年開始推動「A世代前瞻半導體技術專案計畫」,希望替台灣未來的半導體產業開發更多創新技術。11日在新竹舉行成果發表及交流會,針對前瞻半導體元件、材料、檢測等技術,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
清大開發智慧機器人 透過便宜鏡頭看世界
2018-06-02 22:01:54清華大學資工系師生團隊,打造一款智慧型機器人,只靠一個幾百元的鏡頭,再透過深度神經網路分析,就能讓機器人行動自如。有了這套系統,可望大量節省訓練機器人的時間及成本 。
-
台灣半導體中心揭牌!全球唯一垂直整合
2019-02-02 15:55:09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在本週正式揭牌,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期待半導體中心,可以發揮垂直整合的功效,為台灣科技產業,培育更多專業的人才。
-
「竹科X計畫」擴充廠房 科技部:全力支持
2018-11-16 21:23:31歡迎回來。美中貿易戰台商回流,竹科面臨用地不足,新竹市力推「竹科X」計畫,擴充廠房,打造嶄新的科技廊帶,規畫設置軟體園區。科技部長陳良基視察預定地,表示會全力支持,讓台商以及竹科廠商放手投資。
-
台美合作福衛七號 學者:颱風預測更準確
2018-10-16 21:01:10近期天氣變化劇烈,強降雨在台灣釀成重大災情,中央大學指出,將福衛三號數據搭配台灣雷達資料,以資料同化技術進行分析,可有效提高氣象預報的精準度,未來台美合作的福衛七號升空,有更龐大的觀測資料,分析颱風的形成以及路徑,將更準確。
-
台灣半導體中心揭牌 產官學研共組國家隊
2019-01-30 21:26:10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今天(1/30)正式揭牌,科技部長陳良基現場表示,期待半導體中心,可以發揮垂直整合的功效,為台灣科技產業培育更多專業人才。
-
低軌衛星6G起飛 蔡英文:台灣要打造太空國家隊
2021-09-14 14:04:18航太產業,快速進入商業領域,台灣今年通過太空發展法,各國也都積極投資低軌衛星發展,總統蔡英文今天上午前往新竹太空中心視察,她說台灣在航太產業上不會缺席,更要打造台灣自己的太空國家隊。
-
中油搶進研發太空材料 「複材圓筒」精彩亮相
2022-07-09 14:22:24台灣中油近年積極轉型,積極投入太空領域。中油在本週,將旗下研發的太空複合材料元件成果,正式交給國研院太空中心做後續測驗,除了強化台灣太空衛星產業自主化,也進一步推動太空衛星產業及提升技術力。
-
財經趨勢4.0|台灣進攻太空產業供應鏈!低軌道衛星覆蓋率成優勢!
2021-04-24 14:52:35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投資設立的Space X,日前傳出,來台詢問相關法規,尤其旗下的「星鏈計畫 Starlink」,成為焦點,經濟部長王美表示,政府會協助推動太空產業,目標衛星接收的地面設備,80%能夠全面自主化,預估2025年前,相關產值,有望提升到新台幣800億元。